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大学18秋《0962发动机原理》机考大作业

西南大学18秋《0962发动机原理》机考大作业

------------------------------------------------------------------------------------------------------------------------------ 考试剩余开始计时..答题卡一、判断题1 2 3 4 56二、单项选择题1 2 3 4 56 7 8 9 1011 12 13 14 1516三、解释题1 2四、问答题1已做未做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课程名称:(0962)《发动机原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姓名:周金平学号:一、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道题2.0分,共12.0分)1. 内燃机的换气损失包括:进气损失、排气损失和泵气损失三部分。

对错2. 由于车用发动机的功率和转速独立地在很大范围内变化,故其工况是面工况。

对错3. 国产汽油是以辛烷值来标号的。

对错4. 内燃机的扭矩储备系数指外特性上最大扭矩与标定扭矩之比。

对错5. 柴油机缸内的不均匀混合气是在高温、高压下多点自燃着火燃烧的。

对错6. 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气门定时中,排气提前角对充量系数的影响最大。

对错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道题3.0分,共48.0分)1. 发动机排放中一氧化碳生成的机理中,不包括()。

A.混合器不均匀B.氧的浓度过高C.燃料不完全燃烧D.二氧化碳和水在高温时的裂解------------------------------------------------------------------------------------------------------------------------------ 2. 为了利用气流的运动惯性,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以后,才关闭气门。

从上止点到气门完全关闭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A.排气迟闭角B.进气提前角C.排气提前角D.进气迟闭角3. 为控制柴油机的压力升高率,应减少在着火落后期的()。

A.可燃混合气的量B.压力C.温度D.空气量4. 浓混合气的过量空气系数是()1的。

A.小于B.大于C.等于D.不确定5. 发动机增压就是增加进入发动机气缸的充量密度从而提高(),达到提高发动机功率,改善燃料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的目的。

A.平均有效压力B.排气压力C.燃烧温度D.燃油雾化程度6. 汽油机的着火属于()。

A.同时爆炸燃烧B.扩散燃烧C.低温多阶段D.高温单阶段7. 进气涡流是在进气过程中形成的绕()旋转的有组织的气流运动。

A.气缸轴线B.垂直于气缸轴线C.气门轴线D.气道轴线8. 汽油机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后,带来的主要问题包括()、热负荷增加、反应滞后等。

A.燃烧温度降低B.负荷降低C.爆燃D.排放增加9. 汽油机()是其燃烧的主要时期。

A.后燃期B.着火落后期C.明显燃烧期D.缓燃期10. 废气涡轮增压器中涡轮的功用是将废气所拥有的能量尽可能多地转化为涡轮旋转的------------------------------------------------------------------------------------------------------------------------------ ()。

A.热量B.加速度C.转速D.机械功11. 在初态、加热量和压缩比相同的条件下,三种理想循环中()加热循环的热效率最低。

A.多变加热循环B.混合加热循环C.等压加热循环D.定容加热循环12. 汽油机的供油量是通过节气门的开度变化来调节的,相应地改变了进入气缸的混合气数量,而混合气的浓度变化不大,故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A.量调节B.混合调节C.质调节D.油量调节13. 废气再循环可以抑制燃烧的最高温度,将有利于抑制()的生成。

A.氮氧化物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HC14. 不能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A.指示热效率B.升功率C.有效热效率D.有效燃油消耗率15. 汽油机当混合气的空燃比为()左右时,燃油燃烧完全,这时的空燃比称为经济空燃比。

A.19B.13C.16D.1016. 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A.先放热后吸热B.先吸热后放热C.不吸热不放热D.又吸热又放热三、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道题10.0分,共20.0分)1. 指示热效率2. 喷油提前角四、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道题20.0分,共20.0分)1. 请说明汽油机不规则燃烧的原因。

------------------------------------------------------------------------------------------------------------------------------ 考试剩余开始计时..答题卡一、判断题1 2 3 4 56二、单项选择题1 2 3 4 56 7 8 9 1011 12 13 14 1516三、解释题1 2四、问答题1已做未做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课程名称:(0962)《发动机原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姓名:周金平学号:一、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道题2.0分,共12.0分)1. 内燃机的换气损失包括:进气损失、排气损失和泵气损失三部分。

对错2. 由于车用发动机的功率和转速独立地在很大范围内变化,故其工况是面工况。

对错3. 国产汽油是以辛烷值来标号的。

对错4. 内燃机的扭矩储备系数指外特性上最大扭矩与标定扭矩之比。

对错5. 柴油机缸内的不均匀混合气是在高温、高压下多点自燃着火燃烧的。

对错6. 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气门定时中,排气提前角对充量系数的影响最大。

对错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道题3.0分,共48.0分)1. 发动机排放中一氧化碳生成的机理中,不包括()。

A.混合器不均匀B.氧的浓度过高C.燃料不完全燃烧D.二氧化碳和水在高温时的裂解------------------------------------------------------------------------------------------------------------------------------ 2. 为了利用气流的运动惯性,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以后,才关闭气门。

从上止点到气门完全关闭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A.排气迟闭角B.进气提前角C.排气提前角D.进气迟闭角3. 为控制柴油机的压力升高率,应减少在着火落后期的()。

A.可燃混合气的量B.压力C.温度D.空气量4. 浓混合气的过量空气系数是()1的。

A.小于B.大于C.等于D.不确定5. 发动机增压就是增加进入发动机气缸的充量密度从而提高(),达到提高发动机功率,改善燃料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的目的。

A.平均有效压力B.排气压力C.燃烧温度D.燃油雾化程度6. 汽油机的着火属于()。

A.同时爆炸燃烧B.扩散燃烧C.低温多阶段D.高温单阶段7. 进气涡流是在进气过程中形成的绕()旋转的有组织的气流运动。

A.气缸轴线B.垂直于气缸轴线C.气门轴线D.气道轴线8. 汽油机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后,带来的主要问题包括()、热负荷增加、反应滞后等。

A.燃烧温度降低B.负荷降低C.爆燃D.排放增加9. 汽油机()是其燃烧的主要时期。

A.后燃期B.着火落后期C.明显燃烧期D.缓燃期10. 废气涡轮增压器中涡轮的功用是将废气所拥有的能量尽可能多地转化为涡轮旋转的------------------------------------------------------------------------------------------------------------------------------ ()。

A.热量B.加速度C.转速D.机械功11. 在初态、加热量和压缩比相同的条件下,三种理想循环中()加热循环的热效率最低。

A.多变加热循环B.混合加热循环C.等压加热循环D.定容加热循环12. 汽油机的供油量是通过节气门的开度变化来调节的,相应地改变了进入气缸的混合气数量,而混合气的浓度变化不大,故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A.量调节B.混合调节C.质调节D.油量调节13. 废气再循环可以抑制燃烧的最高温度,将有利于抑制()的生成。

A.氮氧化物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HC14. 不能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A.指示热效率B.升功率C.有效热效率D.有效燃油消耗率15. 汽油机当混合气的空燃比为()左右时,燃油燃烧完全,这时的空燃比称为经济空燃比。

A.19B.13C.16D.1016. 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

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A.先放热后吸热B.先吸热后放热C.不吸热不放热D.又吸热又放热三、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道题10.0分,共20.0分)1. 指示热效率2. 喷油提前角四、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道题20.0分,共20.0分)1. 请说明汽油机不规则燃烧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