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成分的制备和保存
2012版
全 血 采 集
采
采
采
集
集
集
前
中
后
场 所
工 作 人 员
采 血 器 材
献 血 员
静 脉 选 择
消 毒
穿 刺
采 集
采 集 结 束
注 意 事 项
致 谢
留 标 本
标热 识合
血 液 保 存
标 本 处 理 及 保 存
献 血 现 场 整 理
全血的采集前准备
➢献血场所配置要求
应符合《WS/T 401献血场所配置要求》
2、设施、设备和器具应涵盖场地准备过程、全血采集过程所需 的物品。
3、关键物料应是指采集过程中会对献血员健康产生影响的物品。 其要求应该严格执行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并定期检查有效期。
二、采血人员准备
• 1、心理调适采血人员调整好心理与情绪,进入献血者 服务工作状态,情绪稳定,工作热情,说 话和气,态度和蔼,耐心细致。
三、采血器材准备
• 2 血袋 1)无破损、无渗漏,无污染,抗凝剂和保 养液无变色; 2)处于有效期内; 3)宜采用具有留样袋的血袋。
三、采血器材准备
• 3 标本管 1)带有分离胶用于检测病毒核酸的
标本管; 2)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法(以下简称
ELISA)、ALT和血型检测的标本管。
三、采血器材准备
• 4 消毒剂 1)一般选用含碘消毒剂,对碘过敏者可
选用其他消毒剂; 2)所用消毒剂应当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要求; 3)处于有效期内; 4)标明启用日期。
三、采血器材准备
• 5 采血仪(秤) 开启并检查采血仪(秤),证实正常运
行。 • 6 热合机
开启并检查热合机,证实处于正常状态。
四、献血者身份核对
第九章 血液成分的制备和保存
目录
第一节 全血的采集与保存 第二节 红细胞的制备和保存 第三节 血小板的制备和保存 第四节 血浆的制备和保存 第五节 冷沉淀的制备和保存
血液及血液成分
蛋白 制剂
血小板制剂
血浆 制剂
冷沉淀
红细 胞制 剂
凝血因子
第一节 全血的采集和保存
重点提示
➢全血的定义 ➢全血的采集前准备 ➢全血的采集操作 ➢全血的质量要求 ➢全血的保存
国际输血协会曾经指出:“20世纪70年代是输血史 上发生重大变革的10年,其中最大成就是成分输血代 替全血输血。”
成分输血是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也是输血现代 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成分输血概述
一、成分输血的概念(blood component therapy) 是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把全血分离 制备成各种较浓和较纯的制品,根据不同 病人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二、成分输血的优点 1.一血多用,节省血源,一人献血,多人受益 2.制品的浓度和纯度高,疗效好 3.最大限度地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及疾病的传播 4.便于保存和运输,使用方便
三、血液成分制备方法
利用离心、过滤等物理的方法来分离血液成分,最常用的 是利用各种血液成分相对密度、体积等因素的不同,通过密度梯 度离心法,离心分层而得到浓度、纯度较高的单一成分。
➢采血人员准备
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执行
➢采血器材准备
血袋、标本管、采血秤、热合机快速检测试剂等
➢献血者准备
应符合《GB 18467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
一 献血场所配置
• 献血场所的人员、设施、设备和器具、关 键物料的配备按有关规定执行。
解读 1、 献血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基本包括临床医师、检验技师、采 血护士、和后勤人员几类。人数应按照预采集量配备。
手工制备
血细胞分离机制备
全血(Whole blood)的定义
➢全血:采用特定的方法将符合要求的献血 者体内一定量外周静脉血采集至塑料血袋 内,与一定量的保养液混合而成的血液制 剂。
➢全血可按容量(ml)或单位进行计量,国 外常将450ml全血计量为1单位;我国将 200ml全血计量为1单位。
全血采集
镯(链)等饰物。
二、采血人员准备
• 4、 手卫生 采血人员保持手卫生,具体操作按照
《WS/T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规定执行。
• 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 手消毒剂: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
醇、氯己定、碘伏等。
•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 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
二、采血人员准备
• 2、 技术准备 熟悉采血技术操作规程,尤其应注意关键控
制点和近期变更的操作步骤。
采血环境、设备应严格定期清洁、消毒,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Ⅲ类环境标准执行,每个采血工作位应有独立的采血、留样、记录、 贴标签的操作设施和缜密流程。
配备处理献血不良反应的急救药品与器材,并定期检查,保证在 有效期内。
六、静脉及其穿刺路径评估与选择
• 1、 穿刺部位的选择 应选择无损伤、炎症、皮疹、皮癣、疤
痕的皮肤区域为穿刺部位。
六、静脉及其穿刺路径评估与选择
• 2 穿刺静脉的选择 1)选择上肢肘部清晰可见、粗大、充盈饱满、弹性
• 在静脉穿刺前,应核对献血者身份
五、献血者沟通与评估
• 1 在血液采集过程中应当加强与献血者的沟通, 尤其是进行每一项主要操作之前,应当与献血者 沟通并取得配合。
• 2 询问献血者的既往献血经历、近日休息等情况, 评估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和不适合献血的 情况。
• 3 观察献血者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是否处于紧 张、害怕甚至恐惧状态。如发现这些不利情况, 则不急于采血,做好宽慰工作,待献血者解除思 想顾虑,充分放松后开始准备采血。
基本急救药品包括:强心、升压、呼吸兴奋、抗过敏、镇静、扩 容等药品。
基本急救器材包括:开口器、氧气瓶、输氧套管(面罩)、一次 性无菌静脉输液器及输液针头、无菌注射器及针头。
操作前用消毒剂消毒双手,每接待一位献血者后用消毒剂消毒双 手或更换乳胶手套,并更换止血带和一次性垫巾(纸)。
二、采血人员准备
• 3、 着装与配饰 采血人员着工作制服,不佩带戒指、手
流动水洗手。 • 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 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
手。
三、采血器材准备
• 1、 采血器材清单
建立采血器材卡片,列出采血位所需的全部器材。采 血人员按卡片准备和核查采血器材的种类和数量。采血器 材的数量与预计采血量相适宜。一次性使用物品在有效期 内且包装完好。采血器材准备工作应有专人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