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莫桑比克的风土人情docx

莫桑比克的风土人情docx

莫桑比克的风土人情
莫桑比克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Mozambique),曾译作莫
三鼻给,非洲南部国家,
国土面积为80.16万平方
公里,人口总数为2450
万,主要民族为马库阿人、
聪加人、马拉维人等,主要信奉的宗教为天主教和原始宗教。

莫桑比克以葡萄牙语作为官方语言,1975年脱离葡萄牙殖民地身份而独立。

作为与英国并无宪制关系的国家,在1995年以特殊例子加入英联邦。

莫桑比克的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

靠旗杆一侧为红色等腰三角形,其中有一颗黄色五角星、一本打开的书和交叉着的步枪和锄头。

旗面右侧为绿、黑、黄三色的平行宽条,黑色宽条上下各有一白色细条。

绿色象征农业和财富,黑色代表非洲大陆,黄色象征地下资源,白色象征人民斗争的正义性及所要建立的和平事业,红色象征争取民族解放的武装斗争和革命。

黄色五角星代表国际主义精神,书本象征文化教育,AK47步枪和锄头象征广大劳动者和武装部队的团结及其共同保卫、建设祖国。

莫桑比克的社交礼仪:
同许多非洲国家相似,莫桑
比克人在公务场合或者商务活
动中,多请客人到饭店、宾馆参
加正式的宴请,品尝西餐,采用
自助方式,饮料和饭菜由各人自
取,客人吃与不吃,或者吃多吃
少,完全由客人自己决定。

莫桑
比克人同外国客人接触多次成为朋友之后,他们十分高兴请客人到家中做客,而且要拿出家中最好的食品款待。

莫桑比克人待人热情,注重见面的问候礼仪。

在莫桑比克,人们相见大多行握手礼。

男女初次见面时,一般是点头示意,如果女士主动伸出手,男士也可与女士握手。

比较亲近的同事或朋友之间则习惯互吻两腮。

见到外国客人时,总是主动热情问候,握手致意。

在外交场合采用国际通用的称谓。

在一般的情况下,人们很少称呼对方的名字,而是称呼其姓。

如果知道对方的头衔、职务的话,就应该称呼他们的职称。

在莫桑比克,同一政党内或友好党之间,他们往往称“同志”。

莫桑比克社会有敬老的习惯,年轻人遇见上了年纪的人,即使是陌生者,也称对方为“老爷爷”“老奶奶”,对于那些比自己年长的人可以称之为“大叔”或者“大妈”等。

到莫桑比克人家中拜访,要准时赴约,提前或迟到都是不合适的,违约更是不礼貌的举动。

如果要留下吃饭,最好带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礼物送给主人。

在莫桑比克,待客的饮料通常有桔子汁、木瓜汁、
腰果汁、矿泉水、腰果酒、香蕉酒、木瓜酒、芒果酒、凉开水等。

在待客的水果中,除香蕉、桔子、木瓜、芒果、西瓜等热带水果外,几乎家家是少不了腰果的,这是因为莫桑比克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腰果生产国和出口国,腰果是国家的重要出口物资,使用腰果汁、腰果酒、腰果仁招待客人是重要的礼仪。

他们待客的传统饭菜:主食有大米、玉米、木薯等,副食有牛肉、羊肉、鸡肉、海鱼、海虾、西红柿、豆角等蔬菜。

他们待客的特色饭菜是用牛肉西红柿汁做成的盖浇饭,另一种是米饭焖肉丁,均色香味独特。

莫桑比克的饮食习俗:
莫桑比克人吃饭时喜欢就着水或其他软饮料,如:橘子汁、腰果汁、木瓜汁、矿泉水、啤酒等。

白酒以及进口的红、白葡萄酒、威士忌、马丁尼等饮品,则大多在过年或重大节日时享用。

城市里的人就餐时大多用刀叉、盘子,而在农村,人们依旧保留用手抓饭的习惯。

莫桑比克的服饰礼仪:
莫桑比克人很重视社交礼仪,无论天气多么炎热,凡遇正式场合男人都要穿上西装,打上领带,条件不好的也要穿上最好的衣服,女子则要佩戴上各式各样的金属饰物,穿上颜色艳丽的漂亮衣服。

莫桑比克的特色习俗:
莫桑比克作为“腰果王国”,他们的生活处处与腰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莫桑比克大小商店里,腰果制品琳琅满目,比比皆是。

人们
喜爱腰果,因为腰果树通体都是宝:木材可制上等家具,树叶和树根可以用来制成药茶,树皮中的乳状汁液可制成具防腐功能的涂料,从果壳里榨出来的油,还可以制成绝缘油漆,果仁中榨出的油是一种高级食用油,它的果柄还可酿酒,以腰果树为图案的书刊、商标更是随处可见。

在莫桑比克流行以白为美的传统,因此这里的姑娘们总是想方设法使自己显得白一些。

于是每天都会用香粉擦脸。

他们相信借助自然物质中的神力可以使自己变得更美丽,因此她们不像其他国家的姑娘们使用化学化妆品,而是使用一种用当地的猴面包树制成的白色粉末,这种特殊的美容品在每家都储藏得很多。

莫桑比克的房屋建造的形式具有部族特色,城市建筑通常都被刷成白色,设计美观极具现代化气息。

在首都马普托不仅有葡萄牙殖民者留下的痕迹——“铁房子”,其大街小巷还充满了“革命”气息。

漫步在马普托的街头,你随处可以看到以非洲或世界革命家命名的街道,如卢蒙巴大街、恩克鲁玛大街、毛泽东大街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