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万有引力与航天单元检测附答案(3)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万有引力与航天单元检测附答案(3)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万有引力与航天单元检测附答案(3)一、选择题1.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0,在赤道的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数为G,则地球的密度为:A.023g gGT gπ-B.023gGT g gπ-C.23GTπD.023gGT gπρ=2.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等间距布置三颗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就可以让地球赤道上任意两位置间实现无线电通讯,现在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6倍。

假设将来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但仍要仅用三颗地球同步卫星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的最小周期约为A.5小时B.4小时C.6小时D.3小时3.图甲为“中星9A”在定位过程中所进行的10次调整轨道的示意图,其中的三条轨道如图乙所示,曲线Ⅰ是最初发射的椭圆轨道,曲线Ⅱ是第5次调整后的椭圆轨道,曲线Ⅲ是第10次调整后的最终预定圆轨道;轨道Ⅰ与Ⅱ在近地点A相切,轨道Ⅱ与Ⅲ在远地点B 相切。

卫星在变轨的过程中质量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轨道Ⅲ上运行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卫星在轨道Ⅱ上经过B点时的速度小于卫星在轨道Ⅲ上经过B点时的速度C.卫星在轨道Ⅰ上经过A点时的机械能大于卫星在轨道Ⅲ上经过B点时的机械能D.卫星在轨道Ⅱ上经过B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卫星在轨道Ⅲ上经过B点时的加速度4.如图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形象标志,象征着探测月球的终极梦想。

假想人类不断向月球“移民”,经过较长时间后,月球和地球仍可视为均匀球体,地球的总质量仍大于月球的总质量,月球仍按原轨道运行,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月地之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大B.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小C.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将变大D.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将变小5.如图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将卫星送入椭圆轨道2,然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2、3相切于P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大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6.一探月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 81,月球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4,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A.0.4km/s B.1.8km/sC.11km/s D.36km/s7.“太空涂鸦”技术就是使低轨运行的攻击卫星在接近高轨侦查卫星时,准确计算轨道向其发射“漆雾”弹,并在临近侦查卫星时,压爆弹囊,让“漆雾”散开并喷向侦查卫星,喷散后强力吸附在侦查卫星的侦察镜头、太阳能板、电子侦察传感器等关键设备上,使之暂时失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攻击卫星在轨运行速率大于7.9 km/sB.攻击卫星进攻前的速度比侦查卫星的速度小C.攻击卫星完成“太空涂鸦”后应减速才能返回低轨道上D.若攻击卫星周期已知,结合万有引力常量就可计算出地球质量8.如图为人造地球卫星轨道的示意图,则卫星()A.在a轨道运行的周期为24 hB.在b轨道运行的速度始终不变C.在c轨道运行的速度大小始终不变D.在c轨道运行时受到的地球引力大小是变化的9.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

探测器在着陆过程从轨道3,到轨道2,再到轨道1。

设探测器在轨道3与轨道2经过Q点的速度分别为v3Q与v2Q,加速度分别为a3Q与a2Q;探测器在轨道2与轨道1经过P点的速度分别为v2P与v1P,加速度分别为a2P与a1P,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v 2P =v 1PB .a 2P =a 1PC .v 3Q >v 2PD .a 3Q >a 1P10.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 ( ) A .周期变大B .速率变大C .动能变大D .向心加速度变大11.2018年12月8日凌晨2点24分,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起飞,把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嫦娥四号”经过地月转移轨道的P 点时实施一次近月调控后进入环月圆形轨道I ,再经过系列调控使之进人准备落月”的椭圆轨道Ⅱ,于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若绕月运行时只考虑月球引力作用,下列关于“嫦娥四号的说法正确的是A .“嫦娥四号”的发射速度必须大于11.2km/sB .沿轨道I 运行的速度大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C .沿轨道I 运行至P 点的加速度小于沿轨道Ⅱ运行至P 点的加速度D .经过地月转移轨道的P 点时必须进行减速后才能进入环月圆形轨道I12.设宇宙中某一小行星自转较快,但仍可近似看作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半径为R .宇航员用弹簧测力计称量一个相对自己静止的小物体的重量,第一次在极点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 1=F 0;第二次在赤道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 2=02F .假设第三次在赤道平面内深度为2R的隧道底部,示数为F 3;第四次在距行星表面高度为R 处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中,示数为F 4.已知均匀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F 3=04F ,F 4=04FB .F 3=04F ,F 4=0 C .F 3=154F ,F 4=0 D .F 3=04F ,F 4=4F 13.2018年2月,我国500 m 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 =5.19 ms ,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11226.6710N m /kg -⨯⋅.以周期T 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 )A .93510kg /m ⨯B .123510kg /m ⨯C .153510kg /m ⨯D .183510kg /m ⨯14.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宮1号”飞船内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一些完全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若飞船质量为m ,距地面高度为h ,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则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A .0B .2()GMR h +C .2()GMmR h +D .2GMh 15.若在某行星和地球上相对于各自的水平地面附近相同的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平抛一物体,它们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之比为2:7.已知该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7倍,地球的半径为R .由此可知,该行星的半径约为( ) A .12R B .72R C .2RD .7R 16.有a 、b 、c 、d 四颗地球卫星,a 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b 处于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动,c 是地球同步卫星,d 是高空探测卫星,设地球自转周期为24 h ,所有卫星均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则有( )A .a 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B .b 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C .c 在4 h 内转过的圆心角是6π D .d 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3 h17.如图所示,有关地球人造卫星轨道的正确说法有( )A.a、b、c 均可能是卫星轨道B.卫星轨道只可能是 aC.a、b 均可能是卫星轨道D.b 可能是同步卫星的轨道18.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及公转轨道半径分别为T和R,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和公转轨道半径分别为t和r,则太阳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A.3232R Tr tB.3232R tr TC.3223R tr TD.2323R Tr t19.经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双星系统”.“双星系统”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个恒星的线度远小于两个星体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如图所示,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 O 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 L,质量之比为m1:m2=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1、m2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 3:2B.m1、m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 3:2C.m1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 5 LD.m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 5 L20.人类以发射速度v1发射地球同步卫星,以发射速度v2发射火星探测器,以发射速度v3发射飞出太阳系外的空间探测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v1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小于第二宇宙B.v2大于第二宇宙速度,小于第三宇宙速度C.v3大于第三宇宙速度D.地球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小于第二宇宙速度21.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轨系统,预计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如图所示是北斗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a、b、c三颗卫星均做匀速圆周运动,a是地球同步卫星,则( )A .卫星b 的周期大于24hB .卫星a 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 .卫星b 的运行速度小于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速度D .卫星a 的角速度小于c 的角速度22.一物体静置在平均密度为ρ的球形天体表面的赤道上.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若由于天体自转使物体对天体表面压力恰好为零,则天体自转周期为 A .124π3G ρ⎛⎫ ⎪⎝⎭B .1234πG ρ⎛⎫ ⎪⎝⎭C .12πG ρ⎛⎫ ⎪⎝⎭D .123πG ρ⎛⎫ ⎪⎝⎭23.星球上的物体脱离该星球引力所需要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 2与第一宇宙速度v 1的关系是v 22v 1.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r ,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的16.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 ) A 3gr B 6gr C .3gr D gr24.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倍的情况下,需要验证( ) A .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2160 B .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2160 C .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6 D .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16025.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创举之一是开拓了太空的全新领域.现有一艘远离星球在太空中直线飞行的宇宙飞船,为了测量自身质量,启动推进器,测出飞船在短时间Δt 内速度的改变为Δv ,和飞船受到的推力F (其它星球对它的引力可忽略).飞船在某次航行中,当它飞近一个孤立的星球时,飞船能以速度v ,在离星球的较高轨道上绕星球做周期为T 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星球的半径为R ,引力常量用G 表示.则宇宙飞船和星球的质量分别是( )A .F v t ,2v R GB .F v t ,32v T G πC .F t v ,2v R GD .F t v ,32v T Gπ【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试题分析: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02MmGmg R =,在地球的赤道上:222()Mm Gmg m R R T π-=,地球的质量:343M R πρ=,联立三式可得:0203g GT g gπρ=-,选项B 正确;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牛顿定律的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