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上承式箱梁移动模架施工指导书
上承式箱梁移动模架施工指导书
• (2)实行定期目标检查考核、评定,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专项QC小组,严格 按照PDCA循环,扎实、有效地开展活动。加强班组建设,加强全员(管理人员和操作 人员)对本项目工程质量认识,加强对施工人员各项技能培训。对施工全过程、全方 位进行检查、监督和控制。
• (3)建立四级检查制度:班组自检、施工员复检、质检工程师复检、监理工程师检查。 自检、复检穿梭于每道工序作业中,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上承式箱梁移动模架施工
指导老师:章韵老师 组员:何潮雷 王苏毅 穆亚锐
李航 李明 李韬 蒋鑫
• 工程概况 • 编制依据 • 施工工艺 • 施工组织安排 • 质量保证措施
目录
h
2
一、工程概况
• 渭河特大桥桥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境内,跨越渭河渭河双线大桥全长290.117m,中心里 程DK293+130.5,桥梁跨度型式为2×24+7×32m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简支箱 梁,全桥位于曲线上.空心桥台,钻孔桩承台基础,桥墩为圆端型桥墩实心墩.
h
7
• 步骤三: 1、悬臂拼装第9墩前方第3主梁,接头螺栓上满拧紧; 2、悬臂拼装第4主梁、5第主梁,接头螺栓上满拧紧;
步骤四: 1、安装前后支腿液压系统,拆除前支腿斜拉机构、斜拉钢丝绳及锚固结构; 2、前后支腿油缸顶升30mm,拆除拼装支架1; 3、从造桥机后端向前端逐节拼装挑梁、吊臂; 4、在主梁相应位置安装贝雷梁提升装置,并与主梁锚固,逐节拼装侧模架及底模架,利用
度、强度和稳定性。 b、通过模拟施工中加载过程,分析观测结果来计算移动模架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值,
根据箱梁设计的反拱度与弹性变形值组合计算出底模的预拱度,以此来确定施工时底 模应设置的预拱度,为后续施工模板的拱度设置提供依据。 c、实测移动模架承受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与理论计算进行比较,验证计算模式。
支座安装
•
h
17
底腹板钢筋绑扎及波纹管安装
•
h
18
端模安装
h
19
内膜安装
21
三、混凝土浇筑
• 梁体混凝土浇筑顺序:
先浇筑腹板与地板结合处的混凝土,用两台输送泵从箱梁两端向跨中分层依次流水 布料,浇筑时左右对称,腹板混凝土浇筑时,每层厚度控制在30mm以内。
h
22
预应力张拉
h
27
• (4)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加强对原材料、半成品使用、施工工艺的控制,对材料 质量状况、机具设备状况、施工程序、关键操作、安全条件、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常见 质量通病、包括操作者的行为等影响因素列为控制点,作为重点检查项目进行预控。
• (5)加强移动模架材料控制、移动模架安装控制、施工要点及技术要求和对移动模架安 装人员的要求:
h
13
2、预压步骤
• 本次移动模架预压共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 第一步:预压准备(技术交底、人员、机械、材料等)对已完成拼装的移动模架进行
检查验收,全面检查移动模架的各个受力部位,确保移动模架的每一个受力构件均处 于正确的受力状态; • 第二步:将移动模架主梁和模板调整到箱梁施工时的设计标准及平面位置; • 第三步:在移动模架主梁顶面上标记观测点,测量各点预压前的标高值,并填写测量 记录; • 第四步:分级加载,测量各点标高,并随时观察移动模架各部位有无异常变形,并填写 好测量记录;
h
5
三、施工工艺
• 移动模架组拼 → 调整检查及预压 → 支座安装 ↓
内膜安装 ← 端模安装←箱梁底腹板板筋及预应力管道安装 ↓
箱梁顶板钢筋及预埋件安装 → 检查验收 → 混凝土浇筑 ↓
终张拉 ← 模架脱模及横移 ← 初张拉 ← 梁体养护 ↓
注浆 → 养护 → 模架前移就位
h
6
移动模架拼装 移动模架拼装步骤
h
23
压浆 封锚
h
24
模架前移就位
h
25
四、施工组织安排
• 工期计划 根据工期要求,渭河双线大桥简支梁共9跨,配置上行式移动模架一套,定型钢模
板一套,移动模架安拆两个月,正常每孔梁18天,计划工期11.5个月。
h
26
五、质量保证措施
• (1)明确质量目标: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批、分 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100%。
h
3
工程水文地质特征
• 该桥跨越渭河,河水流量大,且随季节变化.本桥线路地下水只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基岩 裂隙水,含水量丰富,取地下水化验:水对混凝土具酸性侵蚀,腐蚀等级为H1。7~9 月份为洪水期,12~3月份为枯水期。
h
4
二、编制依据
• (1)渭河双线大桥施工图 •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 (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 (4)《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 (5)《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铁建设【2005】160号) • (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 步骤一 1、按照预先设计位置搭设移动模架主梁拼装支架; 2、在墩顶安装前、后支腿并与预埋件锁定; 3、在前支腿后方安装支腿斜拉机构,前方拉设钢丝绳并可靠锚固;
步骤二 1、预先安装主梁牛腿在第2、3主梁相应位置; 2、逐节拼装第1、2、3主梁并将接头螺栓上满拧紧; 3、拼装第6主梁并将接头螺栓上紧,在第6主梁相应位置安装纵移辅助支腿 4、在墩中心线位置安装移动模架主梁锚固结构;
h
14
• 第五步:满载后,仔细检查移动模架各个受力部位,并静置至少24小时,每4小时观测一 次各点标高,累计变形值不大于2mm,即可认为稳定,此时可以卸载,并填写测量记录;
• 第六步:分级卸载,并填写好测量记录; • 第七步:整理、分析测量的数据,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模板标高。
h
15
模架预压
•
h
16
(1)材料控制
贝雷梁提升装置起吊到位,并与吊臂连接;
h
8
5、安装模板系统及吊杆并调整,安装防护栏杆及走道等附属设施; 6、主梁接头螺栓全面检查复拧,预压,检查验收签证准备投入。
挑梁吊装
h
9
底模安装
h
10
安装好的侧模架
h
11
拼装成型的模架
h
12
预压实验
• 1、预压目的 a、为确保成品箱梁外观线性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过程的安全,通过预压来检验移动模架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