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淀粉检验操作规程

淀粉检验操作规程

淀粉检验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淀粉检验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淀粉的检验操作。

3 职责: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 规程:
4.1 编制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P1228。

4.2 质量指标:见《淀粉质量标准》。

4.3 仪器与用具:显微镜、偏光显微镜、p H计、电热恒温干燥箱、高温箱形电阻炉、具塞锥形瓶、具塞离心管、碘量瓶、电子天平。

4.4 试药与试液:碘试液、稀盐酸、过硫酸胺、标准铁溶液、淀粉指示液、碘滴定液(0.005mol/L)、冰醋酸、碘化钾、硫代硫酸钠(0.002/mol/L)、甘油、醋酸。

4.5 操作方法
4.5.1 性状:本品为白色粉末;无臭,无味。

本品在冷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解。

4.5.2 鉴别
4.5.2.1 物理反应:取本品约1g,加水15ml,煮沸,放冷,即成类白色半透明的凝胶状物。

4.5.2.2 化学反应:取本品约0.1g,加水20ml混匀,加碘试液数滴,即显蓝色或蓝黑色,加热后逐渐褪色,放冷,蓝色复现。

4.5.2.3 显微鉴别:取本品,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置,在显微镜下观察。

玉蜀黍淀粉均为单粒,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为5-30µm;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木薯淀粉多为单粒,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5-35µm,旁边
有一凹处,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不得有其他品种的淀粉颗粒。

4.5.2.4显微鉴别:取本品,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

玉蜀黍淀粉和木薯淀粉均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4.5.3 检查
4.5.3.1 酸度:取本品20.0g,加水100ml,振摇5分钟使混匀,立即按《p H值测定操作规程》检验,pH值应为4.5-7.0。

4.5.3.2 干燥失重:取本品,按《干燥失重测定操作规程》在105℃干燥5小时,减失的重量,玉薯黍淀粉不得过14.0%,木薯淀粉不得过15.0%。

4.5.3.3 灰分:取本品约1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
精密称定,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后,逐渐升高温度至600-700℃,使完全灰化并恒重,遗留的灰分,玉蜀黍淀粉不得过0.2%,木薯淀粉不得过0.3%。

4.5.3.4 铁盐:取本品0.50g,加稀盐酸4ml与水16ml,振摇5分钟,滤过,用水少量洗涤,合并滤液与洗液,加过硫酸胺50mg,用水稀释成35ml后,按《铁盐检查操作规程》检验,与标准铁溶液1.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2%)。

4.5.3.5 二氧化硫:取本品20.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200ml,充分振摇,滤过,取滤液100ml,加淀粉指示液2ml,用碘滴定液(0.005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消耗的碘滴定液(0.005mol/L)不得过1.25ml (0.004%)。

4.5.3.6 氧化物质:取本品4.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50.0ml,密塞,振摇5分钟,转入50ml具塞离心管中,离心至澄清,取上清液30.0ml,置碘量瓶中,加冰醋酸1ml 与碘化钾1.0g,密塞,摇匀,置暗处放置30分钟,加淀粉指示液1ml,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相当于34µg的氧化物质(以过氧化氢H2O2计),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不得过1.4ml(0.002%)。

4.5.4 微生物限度:按《微生物限度检查操作规程》检验,应符合规定。

4.6 结果判定:全部符合上述项目范围为符合规定,若有一项不符合上述范围,则判为不符合规定。

淀粉批检验记录见附件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