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纪念白求恩教案

纪念白求恩教案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

2.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3.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4.学习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
重点: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

难点: 1 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2 理解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教学方法:
读——品——悟(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词句,结构,写法,感悟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用多媒体展示有关白求恩的图片,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白求恩。

白求恩,国际主义战士。

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一九三六年德意法西斯
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时,曾随加拿大志愿军到前线,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务。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
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月到达延安,不久又
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

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
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终年49岁
二、预习检测:
字词检测(一):
派遣( ) 狭隘( ) 满腔热忱( ) 拈轻怕重( ) 以身殉职( ) 鄙视( ) 晋察冀( )
(二)用成语表达下列几句话的含义。

⒈心里充满真诚和热情。

( ) ⒉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 )
⒊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 )
⒋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 )
⒌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对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 )
三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 文章介绍了白求恩哪些方面的情况,用“()”标出。

2 哪些是作者对白求恩的评价,用“【】”标出。

3找出每一段的重点句。

请用“~~~”标出。

教师引导总结:下面我们就来感知一下课文对白求恩事迹的介绍、叙说。

首先看第1段,
大家把介绍白求恩的内容一起朗读出来。

这里介绍了白求恩在中国的经历。

看第2段,读
出文中叙述的部分。

老师提示一下,就是从“从前线回来的人”到“无不为之感动”。

读出3、4节叙议层次。

刚才读的段落很明显由两个层次组成——叙和议。

由叙到议,表现
了作者通过白求恩的事实发表自己的见解加以评论的思路。

我们刚读的三个段落都是先叙后议,这样我们就对课文的写法有了明确的了解。

——叙议结合。

叙是基础,议表现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下面我们就来概括各段的主要意思,学习通过找段落中的重点句来概括把握内容要点。

(请同学们找到各段重点句,然后用一句最简洁的话概括内容要点。

)并用“这一段赞扬了……的精神”的句式把它表达出来,来概括第1、2、3段的意思。

第4段换个说法:“作者想怎么样?”第四段是对前三段的总结,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由此可见,这四段结构上是先分后总。

四小组合作讨论:
以第2段为例,赏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提示:品词语,品句子,品写法,品结构)
1 品词语:
作者在这一段话里,在两处用了这样很有感情力度的词语来限定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用了很多贬义词来形容一些人的不纯粹,如:
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喜欢自吹
2 品句子:本段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⑴设问句,如:“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引起读者的注意。

⑵双重否定句,如:“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他,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加强肯定的语气。

3 品写法:文章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作者在这一段里面将白求恩医生的表现和另外一些人的表现进行——对比。

这个对比就很有力量。

一正一反地说就使我们更加深刻地,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白求恩精神。

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

4、品结构
通过刚才的品读,我们很容易把握文章的层次,这段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从正面说,第二层从反面说,第三层从侧面说。

“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极端的热忱”是正面介绍;
“从前线回来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是侧面介绍。

侧面介绍是为补充正面介绍的不足,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写,增强了事实的可信度,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五拓展提升:
当代社会,还有没有像白求恩这样的人,试举例说明。

(1)特别奖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
何东旭、陈及时、方招等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大学生群体荣获特别奖。

颁奖辞: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

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2)萨布利亚·坦贝肯光明心生
颁奖辞:她看不到世界,偏要给盲人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她从地球的另一边来,为一群不相识的孩子而来,不企盼神迹,全凭心血付出,她带来了光明。

她的双眼如此明亮,健全的人也能从中找到方向。

六当堂检测:
一《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心论点是( )
A.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B.学习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C.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

D.学习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二把下面句子改成肯定句,比较一下,那个表达效果更好些: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三背诵末段最后一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