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变电站安全设计任务书
第一部分 工程概况
某220kV输变电工程由湖北省电力公司建设,位于湖北省荆门市城北。包括变电站和线路两部分。其
中变电站主变本期规模为1×180MVA(终期2×180MVA),采用三相三绕组有载调压变压器,三侧电压等
级为220/110/10kV。220kV线路终期6回,本期2回(分别至500kV双河变、荆门电厂)。线路部分主要
将220kV荆双Ⅱ回π进220kV南桥变,形成南桥变~双河变约为25km,南桥变~荆门电厂约为15.2km,
新建线路部分全长约5km。工程动态总投资约7045.94万元。以该工程变电站部分为对象进行安全设计。
一、 公司地理位置简介
该变电站站址位于荆门城北,距中心城区约14km,西邻207国道。站址隶属东宝区子陵镇何院村。
二、水文地质条件及气象资料
1、站址地貌
站址属丘陵地貌,地面呈缓坡状起伏。地貌形态表现为南北向山岗与冲沟相间,场地地面自然标高
84.50~109.60m。现山地以旱地为主,局部有数棵杂树;冲沟地段以水田为主。
2、地质条件
本工程站址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s。
站址地基岩土分布有:人工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粘性土;第四系残坡积粘性土及白垩-第三系
紫红色砂岩。场地表层分布耕植土约0.3~0.5m。
站址挖方区为稳定岩石,属Ⅰ类建筑场地;填方区多为中软场地土,以Ⅱ类建筑场地为主。站址挖方
区属抗震有利地段,填方区及半挖半填区属抗震不利地段。
3、水文条件
站址区域附近没有大的天然水体,站址汇水经自然地形汇入小沟小港,并最终排入汉江。
本工程站址地下水分布主要为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等金属具弱腐蚀性。
4、主要建(构)筑物
本变电站站内建筑物包括:主控制楼1幢,10kV屋内配电室1幢。
全站建筑面积指标:主控制楼784m2(包括电缆层),10kV屋内配电室421 m2,总建筑面积1205 m2。
5、气象条件
荆门气象站1958~2000年实测累年各月气象资料统计特征值见表1。
表1 荆门气象站1957~2000年累年气象资料统计特征值
序号 项 目 单位 特征值 出现时间 资料年限
1 多年平均气温 ℃ 16.0
1958~2000
2 多年平均气压 hPa 1003.3
1958~2000
3 多年平均风速 m/s 3.2
1958~2000
4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 74
1958~2000
5 雷暴日数 d 30.6
1958~2000
6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 40.0 1959.08.23
1958~2000
2
7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 -14.0 1977.01.30
1958~2000
8 历年实测最大风速 m/s 20.7 1976.04.22
1958~2000
9 历年最大积雪深度 cm 16 1989.02.24
1958~2000
10 历年最小相对湿度 % 8 1983.0316
1958~2000
11 历年最大冻土深度 cm 7 1979.01.12
1958~2000
12 最多风向N % 32
1958~2000
荆门气象站全年风向频率玫瑰图如图1所示。
图1 荆门气象站全年风向频率玫瑰图
第二部分 设计内容及要求
一、总体布置安全设计
1.1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安全设计(应至少包括站区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管沟布置及站内道路设计
四项内容)
1.2 要求:1、根据相关标准的强制性条文说明总体布置安全的主要设计要求;
2、画出变电站总平面布置简图。
3
二、电气安全设计
2.1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安全设计
2.2绝缘配合与防雷接地安全设计
2.3 站用电与照明安全设计
2.4系统保护配置安全设计
2.5 元件保护安全设计
2.6 其他二次系统设计
2.7要求:1、针对重大事故的安全设计应先用危险分析方法找出事故原因,然后设计;
2、需要计算的项目应给出计算结果。
三、机建安全设计
3.1地基处理方案设计
3.2起重作业安全设计
3.3要求: 1、应有具体的措施;
2、应有相应的计算。
四、其他安全设计
4.1 消防系统设计
4.2 供排水系统设计
4.3 设备维修安全设计
4.5 要求:按相关标准、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五、职业卫生设计
5.1 防工频电磁场设计
5.2 防高低温危害设计
5.3 防噪声设计
5.3 要求:根据相关技术标准进行设计
六、安全管理设计
6.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设计
6.2 日常安全管理制度设计
6.3 应急预案设计
6.4 要求:1、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该化工厂运行的主要安全管理制度;
2、应急预案主要是火灾、设备事故的应急预案。
第三部分 主要参考资料
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2801-91;
2.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变电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电监安全〔2006〕34号
3. 《电力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电监安全〔2007〕38号
4. 《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导则(试行)》电监安全〔2009〕22号
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建设部文件建标〔2006〕102号(2011年修订)
4
6. 《绝缘配合 第一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GB 311.1-2012
7.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8.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158-2006
9.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 14050-2008
10.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GB 26164.1-2011
11.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 19517-2009
12.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GB 26860-2011
1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1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1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16.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
1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18.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2-2008
19.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1998
2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21.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 50260-2013
22. 《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81-2006
2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2003
24. 《绝缘配合 第2部分: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使用导则》GB/T 311.2-2002
25. 《高温作业分级》GB/T 4200-2008
2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9002-2013
27. 《工业民用建筑防雷规范》 GB50057-94;
28.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守则》 GB4064-84;
2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
30.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0;
3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478-2010
32. 《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056-2007
33. 《变电所给水排水设计规程》DL/T 5143-2002
34.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T 5147-2001
35. 《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 5149-2001
36.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 5390-2007
37. 《电力工程地下金属构筑物防腐技术导则》DL/T 5394-2007
38. 《噪声作业分级》LD 80-1995
39. 《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管理规定》国家电网生〔2003〕2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