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学习目标】
1、了解工业联系及其类型,并结合实例来认识。
2、了解工业集聚涉及哪些不同类型的工业联系,工业集聚有哪些优势。
3、理解工业地域的概念,工业地域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4、了解工业分散形成条件,带来的结果,工业分散产生的原因;当前工业地域联系日益紧密的条件。
【教学重点】工业的集聚和分散
【基础知识落实】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1)工序上的联系: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
(2)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同一个工业区内,共同利用工业区内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及其它生产、生活,或者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
2、工业集聚
(1)概念: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
(2)作用:可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进而降低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还可以共同利用,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3、工业地域
(1概念:而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
(2)分类
a.按形成因素:分为的工业地域和的工业地域。
b.按性质: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内部工业联系复杂,形成的工业地域、协作企业、生产规模大。
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主要依靠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发展初步的工业;工业联系,规模,工厂。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
(1)为了发挥不同地区的而形成了工业分散。
(2)企业类型: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
可以相距较远;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其零部件生厂可分散在许多地方。
(3)结果:引发工业的地域联系。
2、工业的地域联系
(1)条件:现代化的方式,现代化的和手段。
(2)意义:促进地域之间的、物质和等的流动。
【课堂合作探究】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下列各组布局在一起的工厂之间存在哪种联系
(1)服装厂、纺纱厂、织布厂、印染厂、
(2)玻璃厂、橡胶厂、油漆涂料厂、电子元器件厂、发动机厂、汽车制造厂、齿轮厂(3)服装厂、电器厂、制鞋厂、食品厂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阅读课本64页图4.8福特汽车的全球化生产网络
1、分析图中的现象说明了工业的布局有什么趋势?
2、工业在哪些情况下适合分散?
3、对比分析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课堂达标】
一.选择题
1.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开辟所依据的原理是 ( )
A.开发区劳动力充足
B.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自发地在地理上相互接近
C.把生产上投入—产出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
D.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
2.下列工厂中,哪些宜靠近钢铁厂()
A.电风扇厂 B.机床厂
C.手表厂 D.化工厂
3、下列关于工业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地域都是自发形成的
B、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
C、工业地域都形成工业城市
D、钢铁工业区属于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
4、以下关于工业集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B、可以减少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C、与获得利润的多少无关
D、增大能源消耗
5、体现工业形成逻辑关系顺序的是()
①工业地域②工业城市③工业集聚④工业联系⑤工业地带
A、②①④③⑤
B、①④⑤③②
C、④③①②⑤
D、⑤①③④②
6、下列工业分散现象中,受廉价劳动力因素驱动的是()
A、“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设分厂
B、上海的企业在新疆建纺织厂
C、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铁厂
D、美国的汽车企业在瑞士建齿轮厂
二.非选择题
7.内地某大型铁矿区附近有炼焦煤、石灰石、粘土矿、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该地区接近河流和铁路干线,周围是棉麦产区。
据此完成要求:
(1)随着大型铁矿的开发,该地将建立焦化厂、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
请把这四个工厂的名称填入工业联系图(图4-7)空白框内。
(2)该地的核心工业部门是工业。
(3)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工厂中,哪些应靠近该地的核心工业部门 ( )
A.化工厂B.重型机械厂
C.电视机组装厂D.甘蔗制糖厂
【答案】1D 2B 3B 4A 5C 6A
7.解析: (1)关于工业联系图的填注,关键是要了解这些工厂与原料、燃料的关系。
由铁矿箭头可判断出钢铁厂的位置。
而要炼钢所需辅助材料有:焦炭、石灰石、电力。
而要发电,需有煤炭,并且炼焦过程中需要电力,这样,可确定电厂与焦化厂的位置,即A为发电厂,B为焦化厂,C为钢铁厂。
而钢渣和辅助矿粘土、石灰石一起可生产水泥,故D为水泥厂。
(1)A.发电厂 B.焦化厂 C.钢铁厂 D.水泥厂 (2)钢铁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