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

传统工业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

2.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了解其综合整治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思维等综合能力,并了解相关的区位条件。

2.对比分析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的发展等有何异同,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2.关注全球的、我国的、当地的传统工业和环境现状,增强全球意识、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求变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途径。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和资料对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衰落的原因、及综合整治进行分析。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法、讨论法[教具安排]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大家都知道德国在二战初期战无不胜,除了德国将领先进的闪电战的战术,还有一个条件,使德国横扫欧洲战场,那就是德国的工业,那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素有“德国工业的心脏”之称的鲁尔区,并思考这是一种怎样的工业地域,是新产生的?还是历史比较悠久了。

(播放视频,城市的远见—鲁尔工业区的蜕变节选)同学们迅速阅读教材P65页课文第一段,结合视频,回答什么是传统工业区?传统工业区有什么特征呢?一、传统工业区传统工业区的概念是什么?请同学们在书本上划出来(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从它的概念中,我们可以了解到1、传统工业区的概念2、特征:区位因素: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工业部门:以纺织、钢铁、机械、煤炭、化工为主生产规模:大型化工业分布:高度集中以降低运费和能耗3、课件展示“世界工业分布图”,找出传统工业的代表性地区。

(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和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二、德国鲁尔工业区刚才分析的概念是传统工业区的一般特征。

现在我们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了解一下传统工业区的个别特征。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案例三的第一段,找出鲁尔工业区的位置和地位。

同学们看图4.9的右边这幅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德国的位置在哪里?德国的邻国众多,而且在西欧的中部,加上丰富的水路运输条件,使得它四通八达。

因此德国也被称为欧洲大陆上的十字路口。

【投影图片】阅读案例3“德国鲁尔工业区”,了解并思考:请结合工业的区位因素和传统工业区的工业部门,想一想,主要从那些方面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优势?鲁尔区具备哪些区位优势?从资源、交通、市场等方面思考鲁尔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投影图片】教师讲解,并依次展示鲁尔工业区的区位条件的幻灯片。

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鲁尔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

1、区位优势(板书)(1)煤炭资源丰富(板书):我们看图4.9,鲁尔区的主要矿产是什么?(煤矿)。

数量呢?(丰富)。

这就是鲁尔区的第一个区位优势,煤炭资源丰富。

鲁尔区煤炭占全国总储量的3/4,经济可开采量占全国的90% 。

同学们看图4.10,鲁尔煤田的煤层分布有什么特点?(煤层埋藏浅,鲁尔河流域是露天煤田)。

所以鲁尔煤田的开采条件好。

优质且丰富的煤炭资源,为鲁尔工业生产提供丰富的原料。

1、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煤田是著名的优质煤田,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

(图4.10)鲁尔区是在鲁尔煤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离铁矿区较近:鲁尔区铁矿资源较贫乏(自己没有,别人有啊,可以把别人的买过来啊),但离法国东北部著名的铁矿区(洛林铁矿)较近(教材全解:铁矿石初期来自靠近鲁尔区西南部的法国洛林铁矿,后期来自瑞典,鲁尔区离其都较近。

有利于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3、充沛的水源: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就像你烧饭,只有米,没有水,肯定不行,巧媳妇难为无水之吹啊。

)4、便捷的水陆交通:位于德国中西部,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教材全解:铁路和公路运输便利);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和四条人工运河,不仅联成一体(教材全解:形成区内完整的内河运输网络,并通过莱茵河口的鹿特丹港与海外联系。

),而且都可通航,并直通海洋。

(教材全解:便捷的水陆交通为鲁尔区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提供了基本条件。

)5、广阔的市场:位于德国的中西部(,莱茵河下游,)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邻近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等国的工业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的发展。

(2)离铁矿区较近(板书):从图4.9中,我们可以看到鲁尔工业区有很多钢铁工业。

要发展钢铁工业,除了煤炭,还需要什么原料?(铁矿)鲁尔区有没有铁矿呢?邻近国家有吗?在哪里?(法国洛林铁矿)铁矿石初期来自法国的洛林铁矿区,后期来自瑞典,鲁尔区离它们都很近。

这样有利于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为鲁尔区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水源充足(板书):我们刚才分析了原料,自然方面,还有什么优势吗?鲁尔工业区的水源充足体现在哪里?同学们看书本图4.9,到鲁尔工业区内主要有哪些河流?(鲁尔河,莱茵河,利珀河)。

这三条主要河流的水量都很丰富,这就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4)水陆交通便利(板书):河流的水量丰富,不仅可以供给工业用水,还有什么用处?(提供航运条件)。

我们看图4.9的左边这幅【图】,运河,与河流相互沟通,形成完整的内河运输网络。

我们再看陆上交通,稠密的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使得鲁尔区的水陆交通都非常便利。

(5)市场广阔(板书):除了这四点,还有什么优势呢?为什么说它市场广阔?{板书} 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鲁尔区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的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正是由于鲁尔区的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区较近、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这些条件,所以鲁尔区在德国甚至世界的重工业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鲁尔区经历了约一个世纪的繁荣。

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后,它经济开始衰落。

请同学们阅读66页的文字以及图4.11和4.12,找出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从它自身以及外部,两个方面考虑。

2、衰落原因(板书):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有哪些?我们把这些原因归纳一下。

(1)生产结构单一(板书):我们看鲁尔区的【主要工业部门联系图】。

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产品原料)鲁尔区的工业生产长期依赖于这些重工业部门,所以,整个工业区的生产结构是非常单一的。

20世界50年代以后,鲁尔区在经历了约一个世纪的繁荣之后,经济开始衰落。

(花无百日红啊,迎来人生中的转折点,开始走下坡路了。

)其中以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衰落最为明显。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师:(板书)(二)衰落的主要原因1.衰落最明显的部门:煤炭、钢铁工业。

2.原因:(1)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的工业生产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五大传统工业部门。

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的经济基础。

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并高度集中于少数重工业部门。

在这样的生产结构中,如果某一工业部门生产衰落,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

(多米诺骨牌一样,轰然倒下。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①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逐渐降低;②技术的发展使炼钢的耗煤量逐渐下降。

③采矿区由鲁尔河流域的露天煤田转向北部的地下煤田,开采成本上升。

鲁尔区的煤炭产量也逐步减少。

(教参:分析1965年后大量停用矿井的深层次原因。

图4.12还反映了对煤炭工业的综合整治措施和结果,煤炭工业的厂矿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每个厂矿的生产规模扩大,,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不断提高。

)(教参:鲁尔区的衰落由煤炭工业开始,随后是钢铁工业。

煤炭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直接导致煤炭市场需求量的下降;炼钢耗煤量的降低相对来说是次要原因。

)钢铁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则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市场需求量下降的综合结果,表现为世界性钢铁过剩。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板书)①我们看屏幕上的【世界能源构成变化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板书} 煤炭的比重下降,由20世纪50年代的一半以上,下降到20世纪70年代的30%左右;石油、天然气比重上升;同时,在20世纪80年代后水电、核电的比重也在迅速增加。

所以,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降低了。

②我们再看【产钢所需原料的变化图】。

炼钢所需煤和铁矿石的消耗量有什么变化?(都下降。

到了1985,焦煤的消耗量甚至低于铁矿石的消耗量)。

正是由于冶金技术的改进,特别是冶炼钢铁所需焦煤量大幅度下降,对煤炭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板书)①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

二战后,日本、印度、中国等国钢铁工业的兴起,生产钢铁的国家和出口钢铁的国家都增多了。

②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以及钢产品的替代品广泛应用,比如钢化合金等这些材料,这就使得世界钢材消耗量减少。

从而导致了世界性钢铁过剩。

(4)环境问题严重(板书)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土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

(5)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板书)这些都是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内部原因,还有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这是外部原因。

也是,导致鲁尔工业区衰落的根本原因。

(3)世界性钢铁生产过剩:①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钢铁生产国和出口国越来越多,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②20世纪70年代的全球经济危机;③钢产品的替代品广泛应用。

都使世界钢铁市场需求急剧减少。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新技术革命既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比如:电子、石油化工、汽车、机械等部门;你鲁尔区那老一套不行了。

),也改变了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

鲁尔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别人可能都用机器来挖煤了,它还在用双手挖煤);(①产生了一大批新兴的工业部门;②改变了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

)新技术革命对传统工业区的冲击,这是传统工业区衰落的根本原因。

说明技术进步对传统工业区方方面面的影响。

(5)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严重、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迫使许多企业的经济活动纷纷转向德国南部地区转移,也使鲁尔区的工业发展难以为继。

4、综合整治(板书):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德国鲁尔区经济衰退,许多企业倒闭,工人失业。

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到了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对症下药进行综合整治。

同学们看67页的内容。

鲁尔区的整顿措施有哪些呢?分组讨论:分三组,每组扮演一种角色,从本组角色角度出发,结合出现的问题,逐条对应,思考如何对鲁尔区进行综合治理,使其适应时代发展(开放性思考),思考过后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并上台在白板上写出关键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