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化学竞赛初三教程一、选择题:1、能证明晶莹透明的矿泉水是混合物的实验是………………………………………………………( C )A .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B .将矿泉水同直流电C .把矿泉水滴在玻璃上蒸发D .向矿泉水中滴加石蕊试液2、某微粒最外电子层为M 层(即第三层),该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则它不属于下列微粒中的……( B )A .稀有气体原子B .非金属原子C .阴离子D .阳离子3、最先把氢收集起来并加以研究的科学家是…………………………………………………………( A )A .卡文迪许B .拉瓦锡C .普利斯特里D .戴维4、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磷,家用洗涤剂(含有磷酸钠)就是污水中磷的一个重要来源,处理污水时不要去磷,有以下几种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C )A .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B .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处理C .含磷的污水排放到自然水中能引起藻类增殖,使水变质,必须除去D .磷对人无毒,除去与否无关紧要5、重水的主要用途是在核反应堆中作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重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重氢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B .重氢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2C .重水的式量为20D .重氢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6、右图所示装置中,若由a 处进气,则可以用此装置收集的一组气体是( B )A .O 2、CH 4B .CO 2、CH 4C .CH 4、H 2D .O 2、CO 2 7、KClO 3和KCl 的混合物中,含KCl 为ag ,加热完全分解后,KCl 的质量为2ag3和KCl 的质量比是…………………………………………………………………………………………( C )A .1∶1B .2∶1C .1.64∶1D .1.58、在密闭的二叉试管中,一边放入0.27g 铝粉,另一边放入氧化汞,然后同时加热,如果使铝粉全部氧化而空气组成不变,那么放入氧化汞的质量是………………………………………………………( D )A .2.17gB .6.51gC .325.5gD .3.255g9、一份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质量为A 克,用B 克H 2可完全还原,此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A )A .%8000300AB A -B .%1606A B A -C .%6040BA - D .%160060AB A -10、已知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在常温下能发生下述反应:2H 2S (g )+SO 2(g )→2H 2O (l )+3S (s )。
若在常温下,向5L 真空容器里通入xg 和80gSO 2气体,要使反应后容器内气体密度为14.4g ·L -1,则x 可以是( D )A .85gB .23.8gC .17gD .8.5g11、由乙炔(C 2H 2)和乙醛(C 2H 4O )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2.00%,则氧的质量分数为( C )A .32.00%B .28.65%C .19.56%D .2.14%12、常用泡沫灭火器中的主要药品是…………………………………………………………………( B )A .CaCO 3和稀HClB .Al 2(SO 4)3和NaHCO 3C .浓H 2SO 4和Na 2CO 3D .NaHCO 3和HCl13、O 2和CO 2按m :n 的分子个数比混合后与过量的红热焦炭充分反应,所得气体分子总数是反应前O 2和CO 2分子数总和的………………………………………………………………………………………( D )A .4mn 倍B .2(m+n )倍C .2mn 倍D .2倍14、把ag 铁放入bg 硫酸铜溶液中,铁完全溶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生成(b-a )g 铜B .生成64g 铜C.所得溶液的质量等于(a+b)g D.所得溶液的质量小于(a+b)g15、已知铋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现为+3或+5价。
锗酸铵(简称BGO)是我国研制成功的一种性能优良的闪烁晶体材料,其中锗元素(Ge)为+4价。
BGO可看成由锗和铋两种元素的氧化物所形成的复杂化合物,已知在BGO中两种氧化物所含氧的质量相同,则BGO的化学式可能是……………………………………(D)A.Bi3Ge3O15B.Bi3Ge3O12C.Bi4Ge3O16D.Bi4Ge3O1216、室温下,A、B两物质的溶解度分别为10g和20g。
取50gA和B的混合物溶于100g热水,然后冷却至室温。
若要使A析出而B不析出,则混合物中A的质量分数为……………………………………(D)A.大于10% B.大于20% C.大于40% D.大于60%17、t℃时将NaOH溶液蒸去8.2g水后,恢复至t℃时析出5.8gNaOH·H2O晶体。
再蒸去1.2g水,恢复至t℃时,又析出5.8gNaOH·H2O晶体。
则t℃时无水NaOH的溶解度约为…………………………(C)A.483.3g B.61.5g C.133.3g D.333.3g18、分别取等质量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后,所析出的甲的质量比乙的大(甲和乙均无结晶水)。
下列关于甲、乙溶解度的叙述中肯定正确的是………………………………(D)A.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大B.80℃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C.温度对乙的溶解度影响较大D.温度对甲的溶解度影响较大19、密度为0.9g/cm3的氨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A.等于12.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20、下列关于酸性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常温下都呈气态B.都能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C.都能溶于水D.都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21、红药水和碘酒都是常见的外用消毒液,但二者混合涂抹伤口反而会对人造成毒害,这是因为它们相互作用生成了有毒的………………………………………………………………………………………(B)A.AgI B.HgI2C.I2D.HI22、由铁、镁、铝、碳四种元素组成的合金20g,跟足量的稀HCl和稀H2SO4分别反应后,生成的氢气质量可能分别为………………………………………………………………………………………………(D)A.1g、2g B.1g、0.5g C.4g、4g D.2g、2g23、下表表示夏季某湖泊随水深不同,水温和水中溶解氧的变化情况,收集这些数据是为了研究一些问题。
下列问题中,不能属于该项研究的是………………………………………………………………(B)A.鱼有时游到湖面水中将嘴伸出湖面进行呼吸的理由是什么?B.水温和溶解氧与阳光能射入湖水的深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C.浮游植物主要在近水面处生长的原因是什么?D.湖泊中的溶解氧主要来自空气中的氧气吗?二、填空题:1、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新物质D 30g。
若增加A 10g,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只余C。
通过计算回答:⑴第一次反应停止后,剩余B 6g。
⑵第二次反应后,剩余C5g。
⑶反应中B与C的质量比是3∶2。
2、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氮气、二氧化硫和水,反应中化合价升高与化合价降低的原子个数比是2∶3。
3、常温下,A和B是两种常见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B的相对分子质量),混合后经分析知其含碳和氧两种元素,而且无论A和B的分子个数以何种比例混合,氧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总大于8∶3。
由此确定A的化学式为CO2,B的化学式为O2。
若上述混合气体中,氧、碳质量比为8∶1,则混合气体中A 和B 的分子个数比是 1∶2 。
4、有四组物质:①MgO 、CaO 、CO 2、Fe 2O 3;②Zn 、Al 、Fe 、Cu ;③H 3PO 4、H 2O 、HNO 3、H 2SO 4;④NO 、CO 2、O 2、CO 。
上述各组中均有一种物质在性质、类别等方面与众不同。
这四种物质依次是 CO 2 、 Cu 、 H 2O 、 O 2 。
它们相互反应可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O 2+CO 2+H 2O →C u 2(O H )2C O 3 。
5、A 、B 、C 三种物质,由以下阴、阳两种离子中各一种构成(每种离子只能选用一次)。
阳离子:Na +、Cu 2+、Ba 2+,阴离子:OH ―、SO 42―、Cl ―。
现进行实验,结果如下:⑴A 、B 的溶液混合后,无沉淀无气体产生;⑵B 、C 的溶液混合后,出现蓝色沉淀;⑶A 、C 的溶液混合后,出现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静置后上层为无色溶液。
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为:A Na 2SO 4 、B CuCl 2 、C B a (O H )2 。
三、简答题:1、无色气体G ,在通常情况下,密度约是空气的3倍左右,易溶于水。
将该气体通入试管中,因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而变色,写出实验室收集该气体可能的两种合理方案(扼要写出收集原理及简单操作。
每个方案的字数不超过40字)方案一: 向上排A 气法(A 气体是密度下的、不于G 反应的气体) ;方案二: 排B 液体集气法(液体B 不与G 反应,也不溶解B ) 。
2⑴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写各接口的字母)。
(N )接(L )(M )接(J )(K )接(H )(I )接(F )(G )接(D )(E )接(B )(C )接(A )⑵操作中NaHCO 3溶液的作用是 吸收HCl 气体 。
⑶实验中起干燥作用的质量是 浓硫酸和无水硫酸铜 。
⑷实验中NaOH 溶液的作用是 吸收CO 2气体 。
Ca(OH)2溶液的作用是 证明氧化产物是CO 2气体 。
⑸实验中生成CO 的化学方程式是 C+CO 2−−→−高温2CO 。
3、实验设计:自然界矿物中一种重晶石矿的主要成分是BaSO 4,它不溶于任何酸、碱和水。
纯净的硫酸钡可供医疗等方面应用。
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用重晶石和焦炭为原料,制取纯净硫酸钡。
(设矿物中杂质不与焦炭反应,也不溶于水)部分流程如图:` `按要求填空:⑴在步骤①中,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哪些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答: C 、S 。
⑵写出步骤②中A 中的溶质的化学式: BaCl 2 。
⑶写出利用A 溶液制硫酸钡的化学方程式: BaCl 2+Na 2SO 4→BaSO 4↓+2Na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