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闻出版法律制度概要
法律制度是人类用来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
务的一种主要方式; 法律制度是通过立法确定下来并通过法律文 件表现出来的强制性规范体系; 不同社会、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与其文化传 统、统治模式、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紧密结 合在一起。
我国新闻出版法律制度的规范对象
以新闻出版单位、新闻出版活动和作为大众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1955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处理违法的图书杂志的决定》 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有《出版管理条例》、《音 像制品管理条例》 、《印刷业管理条例》三大条例 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制定的规章:有《期刊出版管理 规定》、《音像出版管理规定》等近三十个 省级和较大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 地方性法规,省级和较大市的人民政府制定地方规章
三、新闻出版法规体系
从其规定的内容来分
一、新闻出版专门法规,以规定新闻出版为主体 内容,如《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 规定》;
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中涉及新闻出版 或者从事新闻出版活动必须遵循的法律规定, 如《保密法》、《广告法》、《未成年人保护 法》等。
从其效力等级体系来分
我国新闻出版 法律制度概要
新闻出版总署政策法规司 于慈珂
讲课 内容
一、我国新闻出版法律制度基本问题 二、我国新闻出版立法进程 三、我国新闻出版法规体系 四、出版法规对出版事业的根本规定 五、关于公民出版自由的规定 六、设立出版单位的审批制度 七、合法出版物与违法出版物的界定 八、出版物内容监管制度 九、出版单位主办主管制度 十、印刷复制管理制度 十一、出版物发行管理制度 十二、新闻出版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 十三、新闻出版其他具体制度和规定
追惩制为辅的体制或者模式。 预防制方面,在进入新闻出版业的主体资格 准入方面实行审查批准即审批制度,在内容 管理方面实行重大选题备案等制度; 追惩制方面,实行出版物审读、样本送交等 制度。
我国新闻出版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一)
新闻出版法律制度的特点与新闻出版的性质紧密相
连。 新闻出版是大众传媒,又是舆论宣传工具,具有强 烈的意识形态属性。 党和国家特别强调对新闻出版监管的有效性和控制 力。 政策操控性、调适性比较强,是一种柔性调控管理 方式 。 法律具有稳定性、强制性,是一种刚性调控管理方 式。
主体资格准入制度、出版物内容监管制度、出版单 位主办主管制度、新闻出版行政管理体制、公民出 版自由法律规定、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新闻出 版法律责任制度等; 第二类属于涉及新闻出版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包 括制作管理制度、出版管理制度、印刷复制管理制 度和发行管理制度; 第三类是规定各类出版物的出版制度,包括图书出 版制度、报纸出版制度、期刊出版制度、音像制品 出版制度、电子出版物出版制度、网络出版制度等。
预防制可分为两大类
针对设立新闻出版主体、许可从事新闻出版
活动的制度,也就是主体资格准入制度,主 要是注册登记制、审查批准制、保证金制等; 针对报刊、图书等出版物的出版管理制度, 主要是从内容控制出发而规定的各种检查、 备案、批准制度。
我国新闻出版法律制度的模式
我国新闻出版法律制度是一种以预防制为主、
我国新闻出版法律制度的宏观估价
新闻出版法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越来越
健全,新闻出版法律制度越来越完善,出版 活动和出版管理基本上有法可依。 新闻出版法律制度起到了日益重要的确认、 规范、保障和促进作用。 完善新闻出版法律制度还任重道远。
确认、规范、保障和促进作用
对新闻出版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和强化监
我国新闻出版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二)
现阶段我国新闻出版法律制度尚不健全,还在不断
完善当中,对新闻出版活动的作用或者效力还比较 有限,还需要与政策手段相辅相成,“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 。 一方面,要与政策密切结合,及时通过立法程序反 映有效的政策,使政策法制化; 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法律在制度上的完善和实施 上的有效,使法制成为法治,使这种刚性手段真正 发挥其应有的效力。
我国新闻出版法律制度基本问题
我国新闻出版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国新闻出版法律制度的基本模式 我国新闻出版法律制度的总体特点
我国新闻出版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关于法律制度
我国新闻出版法律制度的规范对象
我国新闻出版法律制度的大致分类
我国新闻出版法律制度的宏观估价
什么是法律制度
传播媒体的出版物为规范对象,主要是规定 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及人员的权利与义务、 新闻出版行政机关的权力与责任,使新闻出 版企事业单位依法经营、新闻出版有关人员 依法开展活动、新闻出版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我国新闻出版法律制度的大致分类
第一类属于贯穿整个新闻出版业的基本制度,包括
管 对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出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出版方向 对新闻出版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和新闻出版单 位依法经营 对公民依法行使出版自由的权利
预防制与追惩制
预防制是一种事先管理制度,主要是指不经
过审查批准,不得从事新闻出版活动,不得 出版报刊、图书等各种出版物,否则依法予 以惩处。 追惩制是一种事后管理制度,主要是指无需 审查批准,便可以从事新闻出版活动,出版 报刊、图书等出版物,产生了违法行为,才 依法予以惩处。
《出版管理条例》的由来
从1985年开始,原国家出版局等部门就开始研 究起草《出版法》 1987年新闻出版署成立,94年8月将《出版法 (送审稿)》报送了国务院 《出版法(草案)》经过国务院常务会和党中 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通过 94年10月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 《出版法(草案)》 《出版法(草案)》修改为《出版管理条例》, 自1997年2月1日实施 新修订《出版管理条例》,自2002年2月1日实 施
二、 我国新闻出版立法进程
《出版管理条例》的地位与作用
《出版管理条例》规定了出版活动和出 版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是新闻出版业 目前最主要的行政法规,在《出版法》 尚不能出台的情况下,实际上起着出版 活动和出版管理基本法律规范的作用。 《出版管理条例》的制定和修改,比较 集中地反映了我国新闻出版立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