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基础过关测试题第12章无答案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班
级姓名
一、杠杆
1.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的力,所以作用点在上;动
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
反。
2.力臂画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①找支
点O;②画线;③过支点作
线(虚线);④标上大括号和字母。
3.研究杠杆平衡(是指静止或匀速转动)条件:
⑴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使杠杆在
平衡。
这样做目的是:便于。
⑵结论:杠杆的平衡条
件。
公式
⑶要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需要做到:①
在找的点,②过该点作这个点与
连线的。
4.应用:当需要较大的力时,应选择杠杆;为了使用方便,
省距离时,应选杠杆;任何机械(杠杆、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轮轴、斜面)都遵循一个共同规律:省力时,费力时。
二、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的滑轮。
1.定滑轮②实质: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但是
能。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2.动滑轮②实质:
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但不
能。
吊重物:拉力F= (不计轴
间摩擦和滑轮重)
吊重物:拉力F= (只忽略
轮轴间的摩擦)
拉重物:拉力F=f/2
距离S绳= S物速度v绳= v物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3.滑轮组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又能
③组装:首先根据n= 求出绳子段数。
然后根
据“动定”的原则组装。
吊重物:拉力 F= (不计轮轴间的
摩擦和滑轮重)
吊重物:拉力F= (只忽略
轮轴间的摩擦)
拉重物:拉力F=
距离S绳= S物速度v绳= v
物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的功。
w有用=(提升重物)=
2.额外功:的功。
w额= = (忽略轮轴摩擦的滑轮)
3.总功:有用功加额外功或所做的功。
w总= w有用+w额= = w有用/η
4.机械效率:的比值。
公式:
机械效率总是 1;机械效率越高,不能表示做功
越,而是表示的比值
越。
5.斜面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有关,其关系
是:
6.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和
有关,与绳子的绕法关。
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
机械效率越;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越多(越
重),机械效率越。
练一练
1.用一个动滑轮把重为200 N的砂子在4 s内提到6 m高的脚手架上,
所用的拉力F=120 N,那么做的有用功是,拉力的功率是,机械效率是
2.一台起重机将重5.0×104 N的货物匀速提高了4 m,起重机做的
有用功是J,若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80%,起重机所做的
额外功是J.
3.一个人用动滑轮把重力为400 N的货物提高4 m,人对绳的拉力
是240 N,则有用功是_________,总功是_________,动滑轮的机
械效率是_________.
4.如果使用撬棒的动力臂是100 cm,阻力臂是30 cm,当用60 N的动力时,能撬动重______ N的物体.
5.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100 N,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5∶1,
那么杠杆平衡时,阻力是_____N
6.分别用杠杆、动滑轮和滑轮组将同一物体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
A.杠杆最多
B.动滑轮最多
C.滑轮组最多
D.一样多
7.一个杠杆已经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这个杠杆上再施加一个作用力,则()
A.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动力一边
B.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阻力一边
C.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
D.杠杆不可能平衡,因为多了一个力
8.有一不等臂天平,把物体放在左盘测得m1=350 g,放在右盘测得m2=360 g,则物体的质量是 ( )
A.710 g B.10 g C.355 g D.300 g
9.用力F通过滑轮组提高重物.下述几种方法中能够提高机械效率
的是()
A.改变绳子的缠绕方法
B.增加重物提升高度
C.减少重物提升高度
D.增加重物质量
10.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越大,表示机械做功越多
B.功率越小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低
C.机械效率越高,一定越省力
D.无论机械效率高低,机械都不能省功
11.如图所示,把一根均匀的米尺,在中点O支起,两端各挂四个钩码
和两个钩码,恰好使米尺平衡,按下列方式增减钩码或移动钩码,下列几种方式仍能保持米尺平衡的是()
A.两边各加一个钩码
B.两边钩码各向外移动一格
C.左边增加一个钩码,右边向外移动一格
D.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减少一个
12.在下面两个图中,画出各力的力臂.
13.如图所示,杠杆的B端挂一重物,在A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
杆平衡在图中所示的位置上,试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14.重2540 N的货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它提升1.7 m.若不计摩擦阻力,也不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则:
(1)绳端拉力F是多少?
(2)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3)若考虑摩擦及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在绳端所施拉力F为800 N时,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5.沿着长1000 m、高250 m的斜坡,将一辆重6×103 N的矿车以2 m/s 的速度由坡底拉到坡顶,如果拉力是2×103 N,求:
(1)由坡底到达坡顶所用的时间;
(2)拉力做的有用功;
(3)拉力做功的功率;
(4)利用此斜面做功的机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