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八年级物理试题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 考生必须把所有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项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选项框,不要填涂和勾划无关选项。
其他试题用黑色碳素笔作答,答案不要超出给定的答题框。
4. 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5.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 .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B .拉引体向上时,在手上涂防滑粉C .给车轴加润滑油D .骑自行车时,用力捏刹车 2.下列叙述中的“影”,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立竿见“影”B .湖光倒“影”C .毕业合“影”D .形“影”不离 3.下列不能..通过实验验证的是( ) A .大气压的存在B .牛顿第一定律C .阿基米德原理D .连通器原理4.如图1所示,下列生活事例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5.体育课上,同学们正在踢足球。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踢足球时,脚感到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在地面滚动的足球最终停了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作用D .在地面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6.2017年4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
在“天舟一号”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是( ) A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B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C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D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7.一个重为6N 的小球,将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8N ,放手后小球将( )A .上浮B .下沉C .漂浮D .悬浮8.如图2所示,对“做功与时间”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 A .时间相同时,W 甲>W 乙 B .做功相等时,t 甲=t 乙 C .P 甲>P 乙 D .P 甲<P 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空1分,满分20分) 9.蝙蝠、海豚和大象的发声、听觉频率范围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能听到140000Hz 的声;声在生产生活中的利用很广泛,例如:①通过分析次声波信息判断地震方位;②利用超声波排出人体内的结石;③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等;以上实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填序号)。
10.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该透镜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11.随着2016年云桂高铁建成通车,高速列车驶入文山。
小明跟爸爸乘坐高铁从丘北到昆明,途中看到窗外的树木向后飞快退去,这是以 为参照物的;他又发现所携带的冰冻矿泉水瓶外壁有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
12.如图4所示,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它从虚线处截开,并将右边部分拿走,则 木块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对桌面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413.文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落差较大,最高的薄竹山主峰海拔为2991.2m 。
在山顶,水的沸点较低,其原因是山顶海拔高,大气压 ;连通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你举出一个应用连通器的实例: 。
14.工程师把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河水越D .载重汽车安装有很多车轮图1A .书包带做得 比较宽B .铁轨铺在 枕木上C .切苹果器的 刀片做得很 锋利图2W/J甲乙发声频率听觉频率深,压强越 ;建筑工人砌墙时,需要用 到如图5所示的工具——铅垂线,它利用了重力的方向 总是 的来确定墙壁是否竖直。
15.飞机能够在空中飞行,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机翼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 ,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如果突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将 。
16.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在 的作用下进入口中;用力一捏,饮料瓶变瘪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7.如图6所示,热气球能够携带重物升空,是因为热气球内的空气比外界空气的温度高,密度 ;一个热气球的体积是1000m 3,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是 N 。
(空气的密度为1.29kg/m 3,g 取10N/kg ) 18.在水平地面上,用100N 的力沿水平方向拉着重为1500N 的小车前进5m ,拉力做的功为 J ,重力做的功为 J 。
三、作图、实验及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满分31分) 19. (每小题3分,共9分)(1)如图7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2)如图8所示,请根据入射光线将光路图补充完整;(3)一位同学用100N 的力F 水平向右推箱子,请在图9中画出这个推力的示意图。
图6图8图9图7101020. (7分)小敏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使用如图10所示的实验装置,用细线分别跨过定滑轮a 和b ,细线一端系在卡片上,另一端挂上钩码。
请你根据小敏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0(A )所示,在实验中使用了定滑轮,是因为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 。
(2)如图10(B )所示,卡片受到的两个拉力大小 ,此时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3)如图10(C )所示,为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小敏应将卡片 后释放,观察卡片是否平衡。
(4)如图10(D )所示,用剪刀沿虚线将卡片剪开,此时卡片不能保持平衡。
说明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要平衡,还必须作用在 。
(5)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受到的重力为100N ,则木箱受到的支持力为 N ,方向 。
21. (7分)如图11所示,小勇同学利用完全相同的两块砖、海绵、木板等器材来探究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观察甲、乙两次实验后,小勇决定选择海绵来完成后续的实验操作,请你分析小勇选择海绵的理由是: ;在甲、乙两次实验中,木板所受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海绵所受压强;(2)分析乙、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当海绵所受压力相等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3)分析 两次实验可知: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4)通过以上实验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和 有关。
(5)实验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下列实验用到这种方法的是: (填序号)。
①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②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22. (8分)如图12所示,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在悬挂钩码前,晓月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她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实验过程中,便于 。
(2)在杠杆两边悬挂钩码后,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再次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重新平衡。
(3)每个钩码重1N ,杠杆上每格长度是4cm 。
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次数 F 1/N L 1/cm F 2/N L 2/cm 1 1 8 2 4 2 2 8 1 16 321238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
(4)图乙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状态。
(5)如图丙所示,晓月在实验过程中,将左侧钩码取下,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对杠杆施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丁所示,为 N ,请你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该力是作用在 (选填 “A ”或“B ”)点,方向是竖直向 (选填“上”或“下”)。
图12 甲 乙 丙 丁 A B121 2图10ABCDababab ab图11 木板海绵海绵海绵甲 乙 丙 丁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满分25分)要求:(1)语言表述要简练、准确;(2)写出必要的运算和推理过程;(3)带单位计算;(4)计算结果若有近似,均保留两位小数。
23. (8分)李明的质量为60Kg ,其百米赛跑的成绩为15s ,他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受力面积为300cm 2(g 取10N/kg )。
求: (1)他受到的重力; (2)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 (3)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24. (8分)如图13(甲)所示,有一个棱长为0.1m ,质量为0.6Kg ,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不吸水), 将其放入水中时,物块漂浮在水面(g 取10N/kg )。
求:(1)物块所受浮力; (2)物块的密度;(3)如图乙所示,用力缓慢向下压物块,使其恰好 浸没在水中,求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25. (9分)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14所示的装置在10s 内将重为600N 的物体匀速向上提升了3m ,他对绳的拉力为400N 。
求: (1)他做的有用功; (2)拉力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F图14图13甲 乙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