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答题1.机会成本相关答: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放弃其他东西。
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
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当把一定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用于其他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2.劣等品和低档品的逻辑推导(P78)答:低档品或劣等品(inferior goods):指消费量随收入的上升而下降的物品。
对于正常商品,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因此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对于低档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同向变动,但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的作用,总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吉芬商品,替代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通向变动,收入效应极大地大于替代效应,使总效应与价格同向变动,其需求线向右上方倾斜。
二.计算题1.生产理论:已知企业的生产函数要素价格需求函数企业生产量求:市场长期均衡的产品价格和企业数量EG A: 已知生产函数为Q=KL-0.5L2—0.32K2,其中Q表示产量,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若K=10,求:(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
(2)分别计算出当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佣的劳动量。
(3)证明当APL 达到最大值时,APL=MPL=2AN A: (1)TP=Q=10L-0.5L^2-30 把K=10带进去边际产量(MPL )函数 就是上式对L 求导。
MPL=10-L平均产量(APL )函数 就是总产量除以投入的劳动。
APL=TP/L=10-0.5L-30/L(2)当TP 最大时,MPL=0。
令MPL=10-L=0 ,解得L=10,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10时,劳动的总产量TP 达到极大值。
当APL 最大时,是APL 与MPL 相交的时候。
令APL 的导数=0,解得L=2倍根号15(负值舍去),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2倍根号15 时,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
当MPL 最大时,是TP 以递减的速度增加。
由MPL=10-L 可知,边际产量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
考虑到劳动投入量总是非负的,所以劳动投入量L=0时,劳动的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
(3)当劳动的平均产量APL 达到极大值时,一定有APL=MPL 。
由(2)可知,当L=2倍根号15 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L 达到极大值,即相应的极大值为 APLmax=10-0.5 * 2倍根号15-30/2倍根号15 =10-2倍根号15又因为APL 达到极大值,有APL=MPL所以 边际产量函数MPL=10-2倍根号15很显然,当APL 一定有极大值时,APL=MPL=10-2倍根号15EN B: 5.某完全竞争行业中每个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为。
假设市场需求函数是。
试求市场的均衡价格,数量和厂商数目.解:已知LTC q q q =-+3248,则LAC q q =-+248,欲求LAC 的最小值,只要令d d LAC q =0,即q -=240,q=2。
当每个厂商的产量为q=2时,长期平均成本最低,其长期平均成本为:224284LAC =-⨯+=。
当价格p 等于长期平均成本4时,厂商既不进入,也不退出,即整个行业处于均衡状态。
故行业长期供给函数即供给曲线是水平的,行业的长期供给函数为p=4。
需求曲线为d Q p =-2000100,而行业的供给函数为p=4。
所以行业需求量d Q =-⨯=200010041600。
由于每个厂商长期均衡产量为2,若有n 个厂商,则供给量QS=2n 。
行业均衡时,Qd=QS ,即1600=2n ,n=800。
故整业行个均衡价格为4,均衡产量为1600,厂商有800家。
EN C . 某竞争 行业所有厂商的规模都相等,都是在产量达到500单位时达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4元,当用最优的企业规模生产600单位产量时,每一个企业的短期平均成本为4.5元,市场需求函数为,供给函数为Q =40000+2500P ,求解下列问题:(1)市场均衡价格是多少?该行业处于短期均衡还是长期均衡?(2)当处于长期均衡时,该行业有多少厂商?(3)如果市场需求变化为,求行业与厂商新的短期均衡价格与产量,在新的均衡点,厂商盈利还是亏损?(北大1997研)(答案)解:(1)由均衡条件知:P P -=+ 700005000400002500解得:P=4,Q=50000均衡价格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相等,故处于长期均衡。
(2)n=50000/500=100所以当处于长期均衡时,该行业有100个厂商。
(3)由均衡条件知:1000005000400002500P P -=+得均衡价格P=8元,Q=60000每个厂商q=60000/100=600此时厂商的成本为4.5元。
所以厂商盈利(8>4.5)。
2.价格理论:已知需求和供给函数(包括国内和国外厂商)分析:无外贸和有外贸(政府通过关税从量税和自己配额干预)后的均衡价格产量(P 243) (一)贸易小国征收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如果征收关税的国家是一贸易小国,则该国进口需求量的变化对国际市场价格没有影响。
如图所示,S和D分别为该贸易小国某商品的国内供给曲线和国内需求曲线,E为国内供求均衡点。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当不计运费时,该商品的国内价格等于国际市场价格,均为P1。
在该价格条件下,国内需求总量为OQ4,国内供给总量为OQ1,进口总量为Q1Q4。
如果该国对该商品征收关税P1P2,税率为P1P2/OP1。
(二)贸易大国征收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贸易大国与贸易小国征收关税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贸易大国征收关税可以影响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
如果征收进口关税的国家是贸易大国,那么,征收关税后,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上涨,使进口需求减少,导致国际市场价格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关税负担实际上由国内消费者和国外出口商共同承担,征收关税后消费者所消费的产品的税后价格必然提高,但提高的幅度小于关税幅度,税后的国内价格等于征收关税后的世界市场价格加上关税。
假设某国为贸易大国,图左右两图分别为商品X的国内和世界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状况。
在PW价格水平上,国内消费量为Q4,国内供给量为Q1,进口量为Q1-Q4。
如果贸易大国对商品X征收进口关税,由于征税国是贸易大国,其需求量减少使世界市场需求曲线DF移动到D’F,供给曲线不变,世界市场X商品的均衡价格下降到P’W,而征税国国内价格上升为Pt,进口数量为Q2-Q3。
综合分析贸易大国征收关税的经济效应为:(1)价格效应:征税后国内价格升至Pt,国内价格上升的幅度小于关税的幅度,Pt和P’w的差额正好等于关税的幅度。
(2)消费效应:消费者损失了面积为(a+b+c+d)的经济利益。
(3)生产效应:国内生产者获得面积为a的经济利益。
(4)税收效应:政府得到了(c'+c)的关税收入。
(5)净经济效应:征收关税后,本国消费者剩余损失了面积a+b+c+d,国内厂商获得了生产剩余a,政府的关税收入为c+c’。
所以,净经济效应=(c+c’+a)-(a+b+c+d)=c’ -(b+d)。
En b: 一个小国以世界市场价格每袋10元进口花生。
它的需求曲线是D=400-l0P,供给曲线是S=50+5P。
(1)计算自由贸易时它的进口量。
(2)如果它征收每袋50%的进口关税,它的国内价格和进口量各为多少?(3)如果它与邻国结成关税同盟,相互取消关税,但对外关税不变,其邻国以每袋12元的价格向它出口花生,它的国内价格和进口量各为多少?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的效应有多大?AN :1.当价格为10元时,D-S=(400-100)-(50+50)=200答;进口量为200袋2.征收每袋50%的进口关税后,进口价为15元,由于在没有进口时,该国的国内价格为(400-10P)=(50+5P)。
p=70/3>15,因此进口后国内价格为15元,此时的进口(400-150)-(50+75)=1253.结成关税同盟后,该国市场会完全由其邻国占领,此时,国内价格为12元,进口量为170袋,由于进口量从125增加到170,贸易扩大效应为(170-125)x3除以2=135/2,贸易转移效应为负的125x2,净福利损失为125x2-135/2=365/2EN C: 小国市场上,汽车的供给与需求如下:这里,数量以百万为单位,价格以千美元为单位。
1.该国汽车在封闭状态下的价格pA 是多少?2.假设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是pW=9。
在这一价格下该国的产量是多少,需求量是多少,进口量又是多少?3.假设该国对汽车进口实施配额,政府规定进口配额数量为 1 百万量。
在这一政策下汽车供给和需求各是多少?4.在问题3的条件下,求出能达到同样限制目的关税。
关税按每辆车征收 t 美元计算。
5.画图表示自给自足下的均衡、自由贸易下的均衡及这两个限制条件下的贸易均衡。
6. 假设政府不拍卖关税而是随机的将他们分配给外国,计算在自由贸易、进口配额和征收关税三种情况下的福利状况。
计算在三种体制下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政府的收入, 然后比较两种贸易限制所导致的福利损失。
3. 消费者行为理论: 已知需求函数 价格变化求: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等相关问题(P110-115)EN B : 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有U=XY 4,他会把收入的多少用于商品Y 上?AN Q: 假设商品X 的价格为P x ,商品Y 的价格为P y ,收入为M 。
由U=xy 4得:4U y x∂=∂,34U xy y ∂=∂。
他对x 和y 的最佳购买的条件是,MU x /P x =MU y /P y 即为:43x y 4y xy P P =变形得,x P ·y 14x P =·y 把x P ·y 14x P =·y 代入预算方程P x ·x+P y ·y=M y P 14·y y P +·y M = y P ·=y M 45 这就是说,他收入中有45用于购买商品Y 。
EN B: Luke 只喜欢两片奶酪(X )+三片面包(Y )的三明治。
(1)用X 、Y 定义这种效用函数,并求Luke 对X 、Y 的需求函数。
(2)若价格P X =P Y =2,并且Luke 能花在食品的收入为72,求Luke 的最优选择。
(3)若P X上涨P′X=4,求Luke 最优决策。
(4)X 的变化多少是由于收入效应、多少是由于替代效应的?用图形表示。
(5)求Luke 的支出方程。
AN B:三.论述题市场竞争理论和四种市场结构的本质区别相关(厂商多少,进入门槛)完全竞争寡头竞争垄断1.市场竞争理论市场竞争 (Market Competition) 是市场经济中同类经济行为主体为着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排斥同类经济行为主体的相同行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