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团体标准《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

团体标准《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

ICS 91.100.30

Q13 T/ZACA

团体标准 T/ZACA XXXXX—XXXX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 Recycled aggregate permeable cement concrete

(征求意见稿) (2020-04-15)

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 浙江省质量合格评定协会 发布 T/ZACA XXXXX—XXXX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质量合格评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质量合格评定协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XXXX。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XXXX。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T/ZACA XXXXX—XXXX

1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原材料和配合比、质量要求、制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订货与交货。 本标准适用于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以下简称透水水泥混凝土)的生产。 本标准不包括交货后的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养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1346-20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 4111-2013 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 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T 12988 无机地面材料耐磨性能试验方法 GB/T 14902-2012 预拌混凝土 GB/T 18046 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 27690 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 GB/T 50080-2016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2019 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2-2009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CJJ/T 135-2009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CJJ/T 253-2016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B/T 11513 平板振动器 JC/T 539 混凝土和砂浆用颜料及其试验方法 JG/T 237 混凝土试模 JG/T 248 混凝土坍落度仪 JGJ 63 混凝土用水标准 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14902-2012及CJJ/T 135-2009、CJJ/T 253-2016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T/ZACA XXXXX—XXXX 2 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 recycled aggregate permeable cement 再生骨料取代率为30%及以上的透水水泥混凝土。 3.2 连续孔隙率 continuous void 透水水泥混凝土内部存在的连续孔隙的体积与透水水泥混凝土体积之百分比。 3.3 增强料 reinforcer 用于改善集料和胶结料的粘结性能,提高透水水泥混凝土强度的添加剂。

4 分类和标记 4.1 分类 4.1.1 按透水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分为C20、C25、C30。 4.1.2 按透水水泥混凝土的透水等级分为A级、B级和C级。 4.2 标记 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标记按产品代号(ZT)、透水等级、强度等级和执行标准编号顺序编写。 示例:透水等级为C级、强度等级为C30的再生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其标记为: ZT-C-C30 T/ZACA XXX

5 原材料和配合比 5.1 水泥 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GB 175的要求。不同等级、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得混存、混用。

5.2 外加剂 减水剂、缓凝剂应符合GB 8076的规定。 5.3 增强料 增强料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增强料应为成品,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增强料的技术性能

聚合物乳液 含固量(%) 延伸率(%) 极限拉伸强度(MPa) 40~50 ≥150 ≥1.0 活性SiO2 SiO2含量应大于85%

5.4 再生骨料 T/ZACA XXXXX—XXXX 3 应符合CJJ/T 253-2016中4.1的规定。 5.5 其他骨料 应符合CJJ/T 135-2009中3.1.4的规定 5.6 矿物掺合料 粉煤灰应符合GB/T 1596的要求,其等级不宜低于Ⅱ级;磨细矿渣应符合GB/T 18046的要求,其等级不宜低于S95级;硅灰应符合GB/T 27690的要求。

5.7 颜料 颜料应符合JC/T 539的要求。 5.8 水 应符合JGJ 63的规定。 5.9 配合比 应符合CJJ/T 253-2016中5.2的规定。

6 质量要求 6.1 外观 透水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浆体应均匀包裹骨料,不应淌浆;骨料颗粒粘结良好,不应松散,手攥应成团。

6.2 表观密度 表观密度应不小于1850kg/m3。 6.3 凝结时间 凝结时间应满足施工要求。 6.4 耐磨性 耐磨性(磨坑长度)应不大于30mm。 6.5 透水系数(15℃) 透水系数k15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透水系数 单位为mm/s 透水等级 透水系数 A级 k15≥1.0 B级 1.0>k15≥0.8 C级 0.8>k15≥0.5 T/ZACA XXXXX—XXXX 4 6.6 连续孔隙率 连续孔隙率应不小于10%。 6.7 强度 强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强度 单位为MPa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28d) 弯拉强度(28d) C20 ≥20.0 ≥2.5 C25 ≥25.0 ≥3.0 C30 ≥30.0 ≥3.5

6.8 抗冻性能 抗冻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抗冻性能 单位为% 抗冻指标 平均抗压强度损失率 单块质量损失率 D25 ≤20 ≤5

6.9 软化系数 软化系数应不小于0.80。 6.10 干燥收缩率 干燥收缩率应不大于0.05%。

7 制备 应符合CJJ/T 253-2016中7.2的规定。 8 试验方法

8.1 样品制备 8.1.1 设备 8.1.1.1 试模 应符合JG/T 237的规定。 8.1.1.2 捣棒 应符合JG/T 248的规定。 T/ZACA XXXXX—XXXX 5 8.1.1.3 平板振动器 应符合JB/T 11513的规定,平板振动器为单机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使用电压220V,功率1.lkW,振动底板规格为360mm×440mm。

8.1.1.4 面板 为覆膜多层胶合木模板,尺寸为600mm×600mm。 8.1.2 试样尺寸及数量 试样的尺寸及数量见表5。 表5 试样尺寸及数量 试验项目 试样尺寸 数量 耐磨性 100mm×100mm×100mm 5块 透水系数 150mm×150mm×150mm 6块 连续孔隙率 150mm×150mm×150mm 3块

强度 抗压强度 150mm×150mm×150mm 3块 弯拉强度 100mm×100mm×400mm或150mm×150mm×600mm(或550mm) 3块 抗冻性能 150mm×150mm×150mm 9块 软化系数 150mm×150mm×150mm 6块 干燥收缩率 100mm×100mm×515mm 3块

8.1.3 试样制作 8.1.3.1 透水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分两层装入模内,第一层的厚度约为试模高度的2/3,第二层高出试模约20mm。

8.1.3.2 成型时,试样每层插捣次数分布如表7所示,在侧面和平面内部插捣次数要求等距离和均匀分布。

表6 试样每层插捣次数分布 插捣次数 四角(次) 侧面(次) 平面内部(次) 各1 各3 立方体:9,棱柱体:36

8.1.3.3 在插捣第一层透水水泥混凝土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部;插捣第二层时,捣棒应贯穿第二层后插入下层20mm~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第二层插捣完毕后,用抹刀将表面抹平并高出试模约20mm。

8.1.3.4 分别将成型的1组立方体试样按“品”字形(棱柱体试样按“川”字形)放于水平地面上,把面板压在试样上,平板振动器放于面板中间。

8.1.3.5 启动平板振动器振动30s。然后用抹刀将试样表面抹平。 8.1.4 养护 T/ZACA XXXXX—XXXX 6 成型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试样表面,在(20±5)℃的环境中静置48h后编号、拆模,放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至28d。

8.2 外观 采用目测和手感进行试验。 8.3 表观密度 按GB/T 50080-2016第14章的规定进行。其中透水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试样在装料时应分层装填,直至高出容量筒筒口约20mm,每层装料高度不超过100mm,用捣棒均匀插捣25次,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开启振动台,振动时间不宜超过20s。振动完成后,将筒口多余的透水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刮去,使表面凹陷与凸起部分体积大致相同,将容量筒外壁擦净,称出混凝土拌合物试样与容量筒总质量,精确至10g。

8.4 凝结时间 按GB/T 1346-2011第8章的规定进行,在试验中应按生产商提供的透水水泥混凝土配合比(不包括透水水泥混凝土中的集料)进行试样的制备。

8.5 耐磨性 试样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养护28d后取出,放入(105±5)℃的干燥箱,干燥24h后按GB/T 12988的规定进行试验。

8.6 透水系数(15℃) 按CJJ/T 135-2009中附录A的规定进行。 8.7 连续孔隙率 按CJJ/T 253-2016中附录A的规定进行。 8.8 强度 8.8.1 抗压强度 按GB/T 50081-2019第5章的规定进行。 8.8.2 弯拉强度 按JTG E30-2005标准中“T0558-2005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进行。 8.9 抗冻性能 按GB/T 50082-2009中4.1的规定进行。 8.10 软化系数 样品中3块为浸水试验的试样,另外3块为对比试样。其中浸水试样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养护24d后将其取出,浸入(15~25)℃的水中,水面高出试样20mm以上,浸泡4d后取出,在铁丝网架上滴水1min,再用拧干的湿布拭去表面的水。另外3块对比试样在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