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

方法选取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分析讨论。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的方法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效果临床
急性脑卒中,中医称之为中风。

急性脑卒中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其不仅具有高发病率,在患者中还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并且治疗后的复发率较高,是一种多合并症和治愈率较低的疾病[1]。

此疾病对于患者和其家庭以及社会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

本文研究中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方法,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6月26日~2013年6月26日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

治疗组中女28例,男32例,年龄38~82岁,平均年龄(61.11±9.42)岁,患者平均体重(56.82±9.56)kg。

初中学历及以下20例,高中学历25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5例。

既往高血压病史40例,糖尿病病史20例。

对照组中女30例,男30例,年龄37~83岁,平均年龄(60.77±8.45)岁,患者平均体重(53.23±9.32)kg。

初中学历及以下25例,高中学历25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0例。

既往高血压病史33例,糖尿病病史27例。

在本文研究实验进行之前,以上患者均对本次实验有足够了解,均属自愿参与,并签署自愿协议,患者可在研究过程中随时退出,贯彻伦理学理念。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包括进行核磁检查、药物溶栓和抗血小板的治疗以及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的治疗。

患者将由医生每星期进行一次查房,并对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讨论,制定深入的治疗方法,评定治疗后的效果。

具体治疗方法为中医药辨证施治和康复治疗以及针灸治疗,同时开通脑血管病绿色通道,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最后,在治疗期间,医生每天查房,2周时间后将治疗组和对照组急性脑卒中患者在不同方法治疗的每周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比较,并分析讨论。

1. 3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明显改善。

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均有好转。

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无明显改善,甚至出现恶化。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以95%作为可信区间,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两组NIHSS评分结果比较治疗组治疗前(12.2±6.1)分,治疗后(4.7±1.3)分,对照组治疗前(11.8±7.6)分、治疗后(6.2±4.3)分。

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脑卒中疾病的特点为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可能性大、病死率高。

卒中单元的治疗方法是一种综合病房管理模式,采取多学科、多专业人员的团队工作方式,强调早期康复治疗,不仅为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提供急救药物,还包括患者的肢体康复,患者的语言能力也需要得到训练,以及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是一种集多方面为一体的方法,是目前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疗急性脑卒疾病患者的最佳方法。

在本研究项目中,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是一种在卒中单元基础上,将中医药、针灸、中医康复与西方治疗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2],如微创、溶栓、抗血小板等治疗手段是急脑卒中患者常使用的综合治疗方法。

在患者患病初期介入针灸治疗、微波针灸和推拿,并进行心理语言训练和现代神经康复等方法进行早期治疗,在此过程中结合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使用中医药对患者醒脑开窍和活血化瘀,将中医学的内容与治疗与治疗过程相结合,可使患者的临床疗效取得较好成果,同时减少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

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够减轻患者功能上的残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加速脑卒中的康复进程,降低潜在的护理费用,节约社会资源[4]。

在本研究项目结果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使用的治疗方法中,早期康复和针灸治疗可以对患者的侧肢循环加速建立,同时促进患者病灶周围组织重组运作或患者健侧脑细胞代偿运作[3],对患者脑的可塑性方面有着极大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治疗方法,可使患者运动功能有大幅度的提高,可加速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

急性脑卒中疾病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不但可使患者减少治疗后
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还能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的方法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良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姜海华,郑逸华,周爱新,等.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180例.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8):1848-1850.
[2] 于莉,张会永,张哲,等.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系统评价.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1):49-56.
[3] 于莉.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期脑卒中疗效的系统评价. 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
[4] 蒋娟,封爱婷.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护理干预.西部中医药,2011,24(9):86-8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