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ppt课件

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ppt课件


脑卒中患者针刺康复治疗介入时间不论病人 是否度过昏迷期,只要生命体征稳定最好宜早期 针刺,早期针刺介入能够改善脑的的氧代谢和脑 血流的增强、保护中枢神经元、减少脑神经元的 凋亡。 通过针灸的醒脑开窍的促醒作用,使患者 的认知功能得到及早的康复治疗,对日后患者 主动运动的参与十分有利。因此也必须强调针 灸的早期介入。
(一)重视卒中早期康复的介入
在急性脑卒中的治疗中,临床医生往往注重 急性期的药物治疗,有时甚至错误地认为早期康 复治疗会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使许多患者错过 最佳康复时期,导致患者日后生活质量下降。越 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早期康复是指患者在脑卒中 后,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 再恶化48h后进行康复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除 外)。
相册
由 zyylc 创建
相册
由 zyylc 创建
2.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训练主要是在病床上进行良姿 位训练和桥式运动训练,瘫痪期肢体保存 功能位,避免挎篮手,足下垂、内翻。
偏瘫急性期康复治疗所设计的仰卧位、患侧 在上方与患侧在下方的侧卧位姿势,对抑制痉挛 模式、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等 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目的在于保护肩关节、防 止半脱位, 防止骨盆后倾和髋关节外展、外旋, 预防、缓解痉挛,早期诱发分离运动。
脑卒中是我国中老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发病率为(100~300)/10万,死亡率为(50~100)/10万 存活者致残率约80%,复发率41%。具有致残率和致 死率高的特点。 近年来,由于诊断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 中的死亡率有所降低, 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约 80%的存活者尚有不同程 度的功能障碍,给患者 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 重负担。
总之,早期康复可以降低与卧床有关的 并发症。如肺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 挛缩、压疮和直立性低血压问题,同时也 有改善心理状态、增强和维护病人自尊心 和自我价值的作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 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偏瘫肢体 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ADL和生存质 量,有利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使患者以最佳状态回归家庭和社会。
(二)提倡走中西医结合康复之路
传统医学在治疗中风偏瘫中有许多行之 有效的方法,如头针、体针、刺血、拔罐、 按摩推拿、灸法、穴位注射等疗法,但均是 以被动的形式恢复偏瘫的功能,这种康复方 法较之主动训练的方法一定的局限性。因此, 有必要将现代康复学中有关功能障碍的康复 方法补充到中医康复方案中。
另外中医在脑卒中临床表现的描述和疗 效的判定方面则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 若将现代康复学的功能评价的方法引入到中 医康复方案中,是符合中医康复学发展的。 传统针灸疗法虽然促进了偏瘫患者肢体运动 能力的恢复,但若缺少针对性的练习和正确 指导,就很容易产生代偿运动和不正确的运 动模式,而这种代偿运动和异常运动模式很 难纠正。
在进行肢体功能康复锻炼的同时对患者进 行心理指导, 医护人员和家属应关心尊重患者, 并提供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可靠信息,避免刺 激和损伤患者自尊的言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 信心,使其克服悲观、绝望、忧郁等情感障碍, 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心理,随着运动功能的改善, 使患者主动参与功能锻炼,提高自主运动等能力 ,最大限度地降低中风后遗症的致残率。
良姿体位训练
仰卧位良姿位
健侧卧位良姿位
患侧卧位良姿位
肢体被动康复锻炼,按摩及活动患侧 肢体肌肉和关节。通过给予肢体反复适当 的康复锻炼,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建立起新 的运动投射区,并且逐渐具备发放运动神 经冲动的功能从而使原来丧失运动功能的 肢体重新获得正常运动模式得到强化和维 持。
痉挛期按摩痉挛的关节和肌肉,鼓励 患者用健侧帮患侧被动运动,进行坐起及 坐位和站起及站立平衡训练。
所以患者只有通过系统康复训练,分阶段、 有目的性、针对性地进行反复动作强化训练, 而致大脑运动皮质区“动作定型”的完成。因 此,中西医康复应走汇通之路。在不违背各自 的理论原则的前提下,进行康复方法上的合作, 取长补短,建立一套融合两套康复理论体系的 康复方法,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势必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1 针灸的早期介入
目前临床强调的早期康复治疗多指现代康复 医疗的物理疗法,忽视了中医在早期康复治疗中 的作用,认为中医药,特别是针灸、推拿是中风 后期康复中的辅助治疗方法,其实,大量的基础 研究和临床研究证实,中药、针灸、推拿等本身 具有调整脏腑阴阳失调,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的作用、对于脑损伤后功能重塑有积极的作用。
3.心理治疗
多数中风患者对突然肢体偏瘫这一事实 无法接受,极易产生悲观情绪,国外文献 报道:脑卒中后抑郁的总发生率为20%~75% ,加上脑组织受损后导致精神障碍,使患 者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出现违拗,不配合 治疗,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 。故尽早给预心理治疗对日后的下一步治 疗非常重要。

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
古代对此病的认识: 《内经》虽没有明确提出中风病名,但所记述 的“大厥”、“薄厥”、“仆击”、“偏枯”、 “风痱”等病证,与中风病在卒中昏迷期和后 遗症期的一些临床表现相似。对本病的病因病 机也有一定认识,如《灵枢·刺节真邪》: “虚邪偏客于身半,其人深,内居营卫,营卫 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此 外,还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个人的体质、饮食、 精神刺激等有关,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明 确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 也。”
祖国传统医学在康复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 诸如针灸、推拿的传统中医康复治疗技术在脑卒 中康复方面证实有效,显现出优势,如何吸收现 代康复理论和提高中医康复的疗效,是近年脑卒 中中医康复研究的热点。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实践 中总结摸索出了一整套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的 康复治疗方法,即采用中西药物、针灸、推拿、 心理治疗及康复训练等综合疗法,临床上收到满 意疗效,现介绍给大家。
脑卒中的中西 医结合康复治 疗
脑卒中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等为 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发病急骤,病情 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 ,故又名“中风”,是中老年的常见 病、多发病。
பைடு நூலகம் 脑卒中偏瘫的中医综合康复
相当于西医 学的急性脑血管病,
脑栓塞 脑血栓形成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