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的重要性

初二的重要性

班会、家长会材料——初二的重要性

人说“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从这句话 中就充分体现出
了初二的重要性。
初二是一个平稳的发展时期, 没有了初一对中学生活的新奇和暂时压力, 也
没有初三面临毕业升学,择业的两难选择的压力,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 时期,这一
时期是潜心努力学习的时期,也是一个产生剧烈变化的时期, 更是一个危险的时
期,也是一个爬坡的时期,是一个分水岭。
初二是一个起到承上启下、衔接和扭转作用的关键学期。初二是一个很 好的过
渡期,既能把初一的学习进行巩固与复习,又能为初三繁重复杂的 课业打下良好的
知识基础。
初二年级是分化的年级, 能将成绩优秀的学生与相对成绩较差的学生逐 渐区
分开的一个学年。很多同学在这个时期一落千丈,有的同学在这个时 期后来者居
上。 有很多在学习上失败的人都是在初二这个阶段滑下来的。
总之,初二是竞争开始激烈的学年, 要使自己能够不落后并且进入领先 的行
列,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承 上启下的好作
用,为迎接中考打下稳固基础,从而取得好成绩!
初二的特点 青春期学生的变化
1. 身体上开始出现变化: 12-16 岁年龄段,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 期,
心理和生理变化比较迅速。男生开始出现声音变粗,长出胡须等生理 上的变化;女
生开始出现相应的身体发育上的变化,因此家长有必要对学 生进行一些谈话,让他
们克服对这些变化的恐惧感,以稳定他们因为身体 上的变化而形成的心理上的波
动。
2. 独立性开始增强: 孩子的独立性增强了, 总想摆脱对老师和家长的依赖, 总认
为自己不是孩子了,有事不愿意和父母及老师交流。所以希望各位家 长能因势利导
地为学生安排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一方面满足学生 要求独立的心理变化,
另外一方面又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一个人责任感 的培养在他未来的一生中发挥巨
大的作用。
3. 好奇心增强:在心理上这一时期的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强(包括对异 性的好
奇),任何事总想试一试。心理上的表现是容易兴奋和冲动,神经 敏感, 产生了朦
胧的感觉, 大多数早恋的孩子发生在这一时期, 这一时期, 家长要高度重视,决
不能有不良的刺激对孩子产生影响,要注意从家庭生 活到电影、电视剧、网络,一
定要有适度的选择。所以希望家长不要给孩 子配备手机,其次要注意孩子与别人通
话的方式与时间。
4. 好奇心增强:这个时期学生逆反心理比较重,而逆反心理的增强一部分 原因来自
学生独立性的增强,另外因为学生被要求、被限制的东西太多, 从这个阶段开始,
各位家长的教育模式应该向与他们讨论,与他就一些问 题建立一些约法三章,并且
由学生自己讲出他们自己错误的地方,由学生 自己来规定自己要接受的惩罚。
初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其教育对策
初中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其中初二学生尤为明显,美国心理学家 霍林沃
斯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还有人认为初二是整个中学阶段“最 危险”的阶段,
初二学生最难管理,被称之为“初二现象”。当一种情况 被人们重视并冠之以“现
象”时,一定有它的特殊性,其背后的根源值得 我们研究和探讨。
人们之所以特别关注初二的学生,与近年来初二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 种种表现
密切相关。如: 叛逆、盲目追求自由平等、追星、易受外界影响、情绪情感偏激、
易激动 暴躁、情绪两极波动、凭感情行事的特征,但同时又具有可塑性大、主动 尝
试、追求独立等特点。 从大量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来看, 14岁的孩子(相
当于初中二年级学生)是青少年犯罪的易发期。种种状况表明,初二的学 生是成长
发展的转折点,也是教育的关键期。
究其原因,可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现状三个方面来追踪这一“现象”的 根源。
一、生理原因。初二学生多为 13 — 14岁。普查资料表明,这个年龄是青少
年生理迅猛发育时期中的最高峰,男生身体体格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突增期, 他们的
呼吸、消化、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功日趋完善,内脏机能不断增强, 第二性征如浪
潮般汹涌袭来。
二、心理原因。由于生理的发育带来的青春期心理的巨大变化,初二学 生是由少
年向青年初期发展过渡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情感情绪激易动暴躁 并向两极波动,爱
凭感情行事;自尊心、自信心、争强好胜心急剧增强; 具有独立意向、成人感,自
主、自立意识急剧增强;认识能力显著落后于 独立意向和行动能力、相互爱慕心理
增强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落后。在与 异性交往、对性知识的相对矛盾心理和心理焦
虑程度三个方面上表现突出:
1、有研究发现 :“12 —13岁的男女生表现出极端的社会隔离,彼此之
间抵触很大”。他们在异性同伴面前表露出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或者在 言行中表现
出对异性同伴的轻视; 或以一种不友好的方式攻击对方。 因此,
初二阶段的学生在异性同伴的交往中存在较严重的障碍,男女生之间抵触 很大,他们
更重视与同性同伴之间的交往。
2、 同时,初二学生由于对性知识的一知半解,他们心理萌动着一些从没有 过的新
的体验与感受,开始产生神秘的骚动,这使他们既感到好奇,又迷 惑和害怕,不敢
接近对方。他们关于异性同伴在什么场合可以呆在一起的 社会允许程度仍然很敏
感。因此,表面上看,他们并不互相接近,而是互 相排斥,但是由于对异性的好奇
和渴望,内心又有对异性的追求的心理矛 盾。
3、 另外,据对初中生的有关调查表明:焦虑、抑郁、敌对、恐惧这四个等 级,初
二年级均位于最高水平。这说明,初二年级学生在生理、心理等方
面及在特殊情绪方面有明显的表现, 他们不仅处于学习分化阶段, 且焦虑、
抑郁、敌对、恐惧感高。
因此,初二年级在心理变化上是初中阶段的一个转折点,是一个关键发展 阶段,应
受到特别关注。
三、现状分析。初二学生在小学毕业后,经历初一年级的过渡学习后,
逐步适应了中学的环境, 也没有初三的升学压力, 开始步入“青春叛逆期” 这时
期的学生不信任父母,却易受朋友影响;独立意识的大大增强,使他 们对外面世界
怀有强烈的好奇感,同时也开始尝试一些未知的 领域。加上目前流行文化的影响,
容易出现感情困惑, 个别学生出现早恋, 他们往往是在类似这种尝试中获得一种肯
定或证明:我独立了。
生理上的日趋成熟带来了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同时心理发育成熟度显著落 后于身体
发育,使得他们的“成人感”往往与现实世界发生矛盾,因此为 了使自己得到内心
真正的满足,他们往往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获取同龄同 伴的认可,一是追求流行文
化,甚至是盲目的追星。在这两种方式中,前 者属于不太成熟的小团体,后者部分
的使他们的身心受到社会文化的负面 影响。于是简单追随、模仿、尝试,带来哥们
义气、盲目强调个性等等不 良习性。与此相对的,作为主流文化代表的学校与家
庭, 与他们追求流行、
崇尚绝对自由、要求独立的内心世界恰恰是相对抗的。于是,反感、敌对、 叛逆、
孤独、焦虑、偏激等等敌对行为和心理状态就产生了,与上一代人 之间的代沟也由
此形成。
针对以上原因,对于初二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应加强对他们的认 识,投入
更多的关注。人们仅仅只是意识到他们的特殊性是远远不够的, 应该采取切实可行
的措施帮助他们度过人生的“危险期”。
首先,与孩子融洽相处。 家长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处理与孩子之间的 紧张
关系:
1、尊重孩子,采取鼓励为主的教育方式。
把孩子当成人来对待,将言论权还给孩子,把选择权、决策权部分的交给 孩子。家
庭中的一些重要事情让孩子参与讨论与决策。对孩子的优点和取 得的成绩及时肯
定,在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多鼓励、少批评。
2、转变固定的思维模式。
试图从当今时代的角度来理解孩子。对某些现象和观念家长可以保留
自己的看法,但不一定为了让孩子服从而坚决反对。
3、防止出现两个极端。
一是过渡纵容,一是一味压制。两者都不会有好的教育结果。因此, 教育自己
的孩子方面,家长必须坚守基本的道德原则,以此来教育孩子掌 握一定的度,防止
偏离正确的人生轨迹。
4、 要注意把握教育孩子的时机与环境。
不要在饭桌上教育孩子,不要在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当着客人的面批评训斥 孩子。
5、 家长本身的自律意识要强。
家长在孩子目前要树立榜样作用和模范形象,在孩子目前要做到言必信, 行必果。
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否则反而会引起孩 子的极度反感,甚
至强烈叛逆。其次,学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授知识、 加强管理的层面上,应该
关注每一个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特别是心理的健 康成长。可针对初二年级的特点广
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内容 侧重从青春期性知识、人际交往、学习适应
性、学习方法、如何正确认识 和评价自己等方面入手。 通过提供给一种了解他人、
沟通社会的正确途径,
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他们能更好的面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困惑,帮 助他们解
决成长中出现的种种烦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