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百鸟朝凤观后感

百鸟朝凤观后感

百鸟朝凤观后感
《百鸟朝凤》这部电影,给每个中国人留下了一个问题,
在新时代背景下,民间艺术、民族文化如何传承。这是个很
重要的课题,亦是一项大工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民艺
代表着一个民族的风骨,把根留住,把风骨保存,是每个炎
黄子孙共同的责任和使命。有继承才有传承,有传承才有文
明。下面本人为大家带来了百鸟朝凤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百鸟朝凤观后感范文1 《百鸟朝凤》,一个很不错的
电影,其中讲到了两代唢呐匠为了唢呐艺术的传承而进行孜
孜不倦的努力。其中,诸多画面令人难以忘怀。
第一个是,主人公焦班主选拔接班人。他看的不是一个
人才的能力和天分如何,而是看他的内心和做事的态度。看
到父亲摔倒会流泪,练习吸气时的卖力,割麦子时的脚踏实
地,为了守护唢呐险些被烧着等细节,这些经历也为游天鸣
练就一身好本领打下了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做
事情稳扎稳打,才能步步突破。在年轻时,选择了好老师,
就选择了榜样和事业。在年老时,选择了好学生,就选择了
未来与传承。焦班主用慧眼选择了好的继承人。在当今迷乱
复杂的社会里,我们要学会选择。
第二个是,焦班主对艺术的追求。爱到骨子缝里去,爱
到心里去,爱到自己为了唢呐流血,用生命在追求和守护着
艺术。他说,时刻记住,唢呐是为自己吹的,不是为别人吹
的。他用一生在坚守着对唢呐艺术的追求。看到焦班主在喝
完酒后,吹起唢呐时的如痴如醉,炽热的心在守护着自己所
爱的事业。我想,他们虽不是物质的真正富有者,但是确实
是精神上的真正富有者。追求唢呐艺术之路也是一种事业。
他们为了这份事业,用一生的时间在追求,在呵护,在进行
最后的奋力拼搏,直到生命的终结。甚至,在最后要离开时,
还想到为下一代人的事业发展添砖加瓦,献计献策。试想,
我们任何人不都在追求着自己的事业吗?我们对于我们现
在从事的事业能不能爱到骨子缝里面去呢?为了事业,不顾
一切苦难和阻挠,放下个人的成败得失,能够耐得住寂寞,
抵得住诱惑。用一颗匠心精神,去做一份事业,将来又有何
事不可为之?
第三个是,中西文化的对抗。电影里的唢呐,代表的不
止是唢呐,更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尤其是土
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当西方文化冲击传统思想,当现实的压
力不断袭来,我们又该如何思考?是坚守,还是放弃?随着
一代又一代老人撒手人寰,我们民间优秀的艺术又将何处去
安放。等上一代人都逐渐离去,发现我们成为社会真正主力
的时候,我们生活中的艺术又能见到多少?中华文化的精华
又能留下多少?如果不去继承,那将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痛,
也会成为代代人的痛。没有继承,就没有传承。没有传承,
就没有文明。我们这一代人需要把握好当下美好的艺术,让
其在现在以及将来发挥他们璀璨的光芒。一个人去拼命守护
事业,生命会枯竭。一群人去拼命守护事业,生命会鲜活。
我希望,将来会有更多热爱艺术的人民,凝聚起来,众志成
城,为了艺术的继承,为了艺术的发展,共同奉献和努力。
希望将来有一天,生态长城建设起来了,在长城沿线的大讲
堂里和大剧院里,我们都能听到这些民间艺术家们的悠扬美
妙、无与伦比的演出。
百鸟朝凤观后感范文2 一部片子的质量,不是只看
票房,它更取决于观看者的质量。没看之前,媒体的所谓炒
作,票房低的《百鸟朝凤》到底值不值得一看,可以说众说
纷纭。站在个人喜好角度,谁都可以发言;倘若站在民族的
高度,人文的角度,其价值又有多少人能够估量得了?"感
动,回味无穷"是观后最大的感受。影片中那些朴实的话,
让我收获很多。
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
打开百宝箱,师傅对徒弟游天鸣说,"唢呐不是吹给别
人听的,而是吹给自己听的"。随即,拿起一根唢呐兴致勃
勃地演奏了一段,忽地栽个跟头倒地酣睡,嘴角露出甜甜的
笑。有人说,师傅是为找到了传承人开心开怀;也有人说,
师傅是在言传身教,真正的秘诀是发自骨子里的热爱。不管
何种理解,最重要的是灵魂深处发出的一种声音,与外在无
关。纯粹到,没有一丁点杂质,是忠于选择,对生命认真负
责。师傅焦三爷,传授的不仅是唢呐这么技艺,更是一种生
命的态度、做人做事的态度。正如,师傅选中天分并不高的
天鸣是因为,"你看见你父亲摔倒,扶他起来的那滴泪"。
厚德才能载物,人无所成时该问问自己修炼了多少德行。
我们永远成为不了别人,要成为最好的。
百鸟朝凤观后感范文3 那天下着雨,看完电影之后
觉得下雨的气氛很契合电影的主题。有些许失落,但无可奈
何。关于电影讲的什么已经无须赘述了。我想说的是一个一
百多年以来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中国文化在面对西方文化强
势冲击后该何去何从?我想,这也是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最
深层次的内涵吧。
中国文化几千年来一直统治者中国大地,正如唢呐以前
在无双镇有着绝对的统治权威。在各种仪式中,人们对唢呐
匠毕恭毕敬,要行拜师礼,唢呐匠要坐在太师椅上,底下黑
压压跪倒一片,我认为这象征了中国文化在传统中的绝对统
治地位。唢呐匠有四台,有八台,最高的就是百鸟朝凤。不
同的人所享受的规格不同,根据的就是事主的德行。这也是
中国文化的内核“礼”的反映。“礼”是准则,是秩序,是
有等级的。中国文化重德行,德行不高的人,哪怕再有钱有
势,不配享有“百鸟朝凤”。这两点集中反映了中国文化的
特点。
但世道变了,人心不古,无双镇来了西洋音乐,裹挟着
电子、娱乐、性感等耀眼因素,西洋音乐来势汹汹。人们不
由自主的被吸引过去,感到新鲜,为之喝彩鼓掌。老祖宗的
东西眼看着就要保不住了,唢呐匠报之以更猛烈的吹奏,发
出声嘶力竭的呐喊,但无济于事,人们反而嫌其吵闹,引来
了小镇青年的群殴。更可甚者,与之前崇高的地位相比,唢
呐匠已经沦落成街头卖艺人,靠别人的接济过活。死守着唢
呐还有什么用?能赚钱吗?能养家吗?现在谁还听这些东
西?焦师傅临终遗言:无双镇不能没有唢呐!又说,自己死
后吹四台就足够了,但可悲的是,最后在自己坟前竟然连四
个人都凑不齐了!只有徒弟一人在悲凉地吹着曲高和寡的百
鸟朝凤……
西洋音乐对无双镇唢呐的冲击是毁灭性的,正如西方文
化一来,中国文化节节败退,几乎不能自保。这真是“两千
年一来未有之变局”。中国文化将何去何从?中国文化会复
兴吗?电影《百鸟朝凤》没有给出最后的答案。但影片中的
最后一个镜头,焦师傅迈着坚毅的步伐走去,我想电影导演
是有这个信心的,我们,做为中国人,也要有这个信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