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导言(新)

1导言(新)


第二节 对几个传统观念的再认识
消费:我们所消费的实际上只是商品的效用, 商品的物质实体依然存在,并没有被消费掉;
稀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社会发展 阶段有着不同的认识;
市场:市场失灵的原因有竞争不充分、外部 性、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
第三节 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包括帕累托的福利经济学 理论、庇古的外部性理论;
第一节 复活节岛的兴衰
朱利安·西蒙写出了《没有极限的增长》对 罗马俱乐部的观点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人 类的潜力是无限的,增长中所遇到的问题 最终都会在增长的过程中得以适当的解决。
研 究 小 组 于 1992 年 发 表 了 新 著 《 超 越 极 限——正视全球性崩溃,展望可持续的未 来》:“增长存在极限,发展却不存在极 限。”(即“零增长发展观”)
chemistry waste
biologic waste
druggery waste radwaste
地球哀鸣威胁人类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一方面,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资源大大 超过其补给和再生增殖能力,造成资源枯竭 和生态环境退化;
另一方面,人类排入环境的废弃物,特别是 其中有害物质的增加,超过了环境的自然净 化能力,干扰了自然界的正常循环,甚至影 响到全球气候的变化。
污染经济学:污染经济学是最早发展起来的 环境经济学部分,也叫公害经济学。它主要 研究环境污染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即经济活 动中的污染破坏环境问题和污染及其防治中 的经济问题。
资源经济学:资源经济学是在研究资源合理 开发利用和保护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资源经 济学是研究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相互关系及 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
生态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是生态学与经济学 交叉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生态经 济学的目的,是根据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 从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结合上来研究人类 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
第五节 环境经济学的特点和作用
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作为传统经济学研究对 象的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和作为自然环境科学研 究对象的自然环境再生产过程的结合部,它研究 的核心问题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关系;
著名历史学家A·汤因比:“人类通过 求生走向毁灭”。
面对违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环境 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的严重情况,国际上曾出现 三种议论:
一是悲观论。认为环境问题是由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 人口爆炸等造成的,并预言这种情况如果继续下去,势 必导致地球毁灭、世界末日。因而提出了原点主义,主 张停止工业、经济、技术等的发展,甚至主张回到原始 的自然状态中去;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 了可持续发展;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节夫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来 研究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80年代后期开始,联合国统计署组织专家研究资源环境核算及 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问题,经过多年探索和多次国际专家 会议研讨,于90年代中期出版了《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 (SEEA)》应用手册,并建议世界各国试/施行;
第一节 复活节岛的兴衰
第一节 复活节岛的兴衰
第一节 复活节岛的兴衰
1722年复活节的下午,荷兰人罗格温率领一批欧洲水手, 首次登上孤悬于太平洋东部智利的波利尼西亚最东的一个 小岛时,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岛上遍布着数以百 计的巨大的石雕像,都长着奇形怪状的长耳朵,一副冷漠 的神情,从正面、侧面以及各个不同的角度瞅着你,使人 不寒而栗……。
(六)土地荒漠化
地球哀鸣威胁人类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七)大气污染
地球哀鸣威胁人类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八)水污染
地球哀鸣威胁人类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九)海洋污染
地球哀鸣威胁人类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十)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glass waste
sharp waste
plastic waste
infectivity waste
地球哀鸣威胁人类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一)全球气候变暖
地球哀鸣威胁人类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地球哀鸣威胁人类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地球哀鸣威胁人类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四)酸雨蔓延
地球哀鸣威胁人类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五)森林锐减
地球哀鸣威胁人类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90年代以来,英国环境经济学大卫·皮尔斯(David W.Pearce), 在围绕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性环境问题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环境经 济问题研究
1997年,Constanza等人对全球生物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 算。该项研究成果发表之后,在国际上掀起了对生态系统服务价 值研究的热潮。
总之,环境经济学不是一门先验的科学,而是因为问题 而诞生的科学。其学科产生的背景就是导源于环境资源 稀缺性的显现和稀缺程度的迅速提高所产生的环境危展做出了贡献:一是扩展了环境科学的内容,使人 们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增添了经济分析的视角;二是使 经济科学在更为现实和客观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增强了 经济学对于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解释力,而这二者又 都为人类克服环境危机的现实行动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环境经济学虽仅有四、五十年的发展历史,却产生了非 常明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美国联邦环保局成立;
20世纪70年代初期,艾伦·克尼斯等提出了物质平衡模型;
1972年,米都斯等人提出了《增长的极限》;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
1980年起,美国东西方中心环境和政策研究所一直倾力于环 境 经 济 学 研 究 , 其 著 名 环 境 经 济 学 家 梅 纳 德 ·胡 弗 斯 密 特 (Maynard M.Hufschmidt)和约翰·狄克逊(John Dixon), 其代表作有《环境、自然资源与开发:经济评价指南》;
这两个方面的环境问题相互影响,形成复合 效应,不仅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造成危害, 而且形成国与国之间的问题,有的还发展为 全球性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恩格斯指出:人类为了取得近期利益, 违背自然规律从事的经济活动,最终会 遭致自然界无情的报复。它不仅摧毁了 经济继续发展的基础,有的国家和地区 甚至由此而衰落。
环境经济学的特点:边缘性或交叉性、应用性或 实践性;
环境经济学的作用:指导制定环境和经济社会发 展计划、指导政策和项目评估 、指导管理环境和 自然资源等
第六节 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 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 环境资源价值评估及其应用;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国际环境问题
在宏观方面,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着重研究了经济增 长和宏观经济政策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如何将环境污染、 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及解决途径的费用和效益纳入国民 经济核算体系的要求。
在微观方面,研究发现,传统的微观经济学存在着一个严重的缺陷, 就是它在研究厂商的经济行为时,不考虑其外部不经济问题,从而 使厂商产品的价格与其真实的边际社会成本偏离甚远,并因此导致 资源配置发生扭曲,使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质量下降都呈加速之势。
在复活节岛的秘密洞穴里,任何一件石雕品,都足以使考 古学家们兴奋得手舞足蹈。一个露着牙,斜着眼,张大嘴 巴狂吠的狗头;两只正在交配的海龟;一只栩栩如生的太 平洋刺龙虾,虾腿自然蜷缩着,触须平平舒展在虾背上; 还有用石头刻成的复活节岛特有的小船模型。表现各种怪 异动物的雕像也不少,如岛人、蛇人及许多不可名状的怪 物,表明复活节岛祖先们具有何等神秘和奇特的想象力。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理论会引导行动顺利发展;理论上出现 偏差,则会将行动引入岐途。传统的经济学不仅不能解释何以发展 经济的结果,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而且 正是由于传统经济学的缺陷,才造成了令人震惊的环境后果,并反 过来又使经济发展受阻。这就给传统经济学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因 此,从20世纪中后期起,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了环境问题的 经济学研究。
四川富翁:平均年龄39岁。主要分为四类:一是商人,大 部分财产都在企业上;二是高收入人士,包括大型企业集 团、跨国公司的高层人士;三是“炒房者”;四是“职业 股民”。
碧桂园在香港的首次公开募股一共造就了5名亿万富翁。 中国首富杨惠妍——碧桂园创始人之一杨国强26 岁的女
第一章 导 言
第一节 环境问题的经济学意义 第二节 对几个传统观念的再认识 第三节 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 环境经济学的内涵 第五节 环境经济学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第六节 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第七节 环境经济学今后发展的若干重大课题
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四位年轻科学家受罗马俱 乐部的委托撰写了《增长的极限》一书,第一次向人们 展示了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无止境地追求增长所带来的 后果。这本书震惊了世界并畅销全球。
1987年,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 展委员会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长达4年研究、经过充分 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观 念迅速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同,并得到积极响应。仔细分 析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不难发现它就是《增长的极限》 所提出的“均衡发展观”的深化和扩充。可以说,可持 续发展的广泛认同证明了《增长的极限》中所论述的问 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得到了极大的认可。
第四节 环境经济学的涵义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经济问题;
环境经济学既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经济 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环境科学和经济科学发展到 一定阶段相互交叉的产物,是研究人类——环境 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改造和利用的 综合学科;
环境经济学:是研究环境资源合理配置的一门学 问;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把环境经济学 定为一个总的名称,而把污染经济学、资源经济 学和生态经济学作为它的三个分支学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