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起电精选作文
摩擦起电
今天,教师教我们做一个试验,叫做“摩擦起电”,教师先把白纸撕成碎纸片,接着拿一支塑料圆珠笔在头上轻轻地摩擦了二十下,再把笔放在纸屑中间,只见纸屑们争先恐后地跳到笔上来,真有趣。
看了教师的示范,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做起实验。
我认真地观察了一下,每人的笔都不一样,我的笔是圆柱形的,我把笔放在头发里使劲摩擦了二十下,再把笔放在纸屑中间,纸屑们也争先恐后地跳到我的笔上来,一上去跳了一个舞就掉下来了,有的在笔上待了二三秒,有的干脆粘住笔不下来了。
我看得目瞪口呆,真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最后,教师告诉我们:塑料能吸起细小的纸屑,是因为它摩擦后带上了静电。
摩擦起电,这试验可真有趣。
【扩展阅读:中小学精选作文起步,学写动物的“三个要”】
一般地说,中小学生比较喜欢动物,像常见的鸡猫狗鸭,图书电视中认识的鸟兽鱼虫。
但假如让他们去说、写这些动物,就会感到困难,就不乐意了。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一种动物呢?
一、观察要认真认真
观察是写好动物的前提。
只有认真认真地观察,才能对这种动物的样子、习性等全面了解。
一是要有顺序地写观察,比如从头到脚,从整体到部分,从静态到动态。
《翠鸟》一文在介绍翠鸟外形时,先总述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然后分述头上、背上和腹部的羽毛,最后写它“小巧玲珑”。
二是要抓住动物的特点观察,对它的大小、外形、毛色、叫声及生活习性了解清楚。
《鲸》一文中对鲸的生活习性印象就比较深刻。
三是要反复观察,因为一次观察有可能了解不深入,不全面,就需要屡次观察比较,发现其与众不同的地方。
即便是同一种动物的不同个体,也有差异。
如:公鸡和母鸡,公鸡羽毛较鲜艳,会打鸣,喜欢抢食,会欺负母鸡;母鸡羽毛不如公鸡鲜艳,性情比较温和,下蛋时会咯咯叫。
二、描写要详细生动
有了认真观察的基础,精选作文时就有话可写了。
教师指导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得当描写,用丰富的语言写出这种动物的有关动作和神态。
比如《翠鸟》一文中翠鸟捕鱼是这样写的: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只有苇秆还在摇摆,水波还在荡漾。
这段传神的文字,充分表现了翠鸟动作的迅速、敏捷。
二是动静搭配。
对动物大小、形状、毛色的描写属于动态描写。
假如仅仅写动物的静态,就显得刻板、单调、缺少生趣。
假如光写动态,交代不完整,读者了解就不充分。
《翠鸟》一文重点介绍翠鸟的外形和活动这两个方面的特点,动静搭配,描写详细,使人如见其貌,如闻其声。
三是展开联想。
没有联想,句子就显得干巴巴的,没味道。
比如写翠鸟的羽毛,假如写成:“它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就比原文大为逊色。
当然,教师要强调联想不是凭空瞎想。
三、平常要善于学习
指导学生写好一种动物,还要使学生懂得仅仅要靠观察和精选作文基本功还不够,学习有关知识也很重要。
可以向别人请教,也可以广泛阅读,搜集有关资料。
比如《鲸》一文,作者对鲸的大小、属性、分类等掌握得非常清楚,假如不学习,作者就不会举例,就不知道那些详细数字,就不懂得鲸的进化过程。
因此,学习对于写好一种动物是非常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