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原子核与放射性
章末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其中1~4题为单项选择题,5~10题
为多项选择题)
1.放射性同位素钍232经α、β衰变会生成氡,其衰变方程为232 90Th→220 86Rn+xα+yβ,
其中( )
A.x=1,y=3 B.x=2,y=3
C.x=3,y=1 D.x=3,y=2
答案 D
解析 由衰变规律可知,β衰变不影响质量数,所以质量数的变化由α衰变的次数决定,
由232 90Th变为220 86Rn,质量数减少了232-220=12,每一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4,因此α衰
变次数为3次;3次α衰变电荷数减少了3×2=6个,而现在只减少了90-86=4个,所以
有2次β衰变(每次β衰变增加一个电荷数),故x=3,y=2,故选D.
2.14C测年法是利用14C衰变规律对古生物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若以横坐标t表示时间,纵
坐标m表示任意时刻14C的质量,m0为t=0时14C的质量.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14C衰变
规律的是( )
答案 C
解析 衰变过程中每经过一个半衰期,质量减少为原来的一半,故质量减少得越来越慢,选
项C正确.
3.原子核A发生一次α衰变后变为原子核abX,原子核B发生一次β衰变后变为原子核dcY,
已知原子核A和原子核B的中子数相同,则两个生成核X和Y的中子数以及a、b、c、d的关
系可能是( )
A.X的中子数比Y多1
B.X的中子数比Y少3
C.如果a-d=2,则b-c=3
D.如果a-d=2,则b-c=1
答案 C
解析 原子核发生一次α衰变,其质子数和中子数都减少2,发生一次β衰变,其质子数
增加1,而中子数减少1,由A、B中子数相同可得a+4-(b+2)=d-(c-1),即a-b+2=
d-c
+1,故C对,A、B、D错.
4.由中国提供永磁体的阿尔法磁谱仪如图1所示,它曾由航天飞机携带升空,将其安装在阿
尔法国际空间站中,主要使命之一是探索宇宙中的反物质.所谓的反物质即质量与正粒子相
等,带电荷量与正粒子相等但电性相反,例如反质子即为 1-1H,假若使一束质子、反质子、
α粒子和反α粒子组成的射线,以相同速度通过OO′进入匀强磁场B2而形成图1中的4条
径迹,则( )
图1
A.1、2是正粒子径迹 B.3、4为反粒子径迹
C.2为反α粒子径迹 D.4为反α粒子径迹
答案 C
解析 由左手定则判定质子、α粒子受到洛伦兹力向右偏转;反质子、反α粒子向左偏转,
故选项A、B、D错误;进入匀强磁场B2的粒子具有相同的速度,由偏转半径r=mvBq知,反α
粒子、α粒子在磁场中的半径大,故选项C正确.
5.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
史事实的是( )
A.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B.皮埃尔·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
C.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D.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
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
答案 BD
解析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发现了原子中心有一个核,A、
C两项错误;皮埃尔·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和镭两种新元素,并因此获得了诺
贝尔奖,B项正确;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并测出了电子的比荷,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