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企业生产管理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线迹密度:是指规定单位长度线迹的个数,又称针迹密度。
2.面积利用率:是指排料图中衣片的实际面积占用料总面积的百分比。
3.工序同步化处理:按节拍把最简工序组合成与节拍基本相等或整数倍关系,以使各工作地的生产同步化。
4.永久性定型:整烫定型后的效果长久保留,洗涤后一般不需重新整烫的定型。
5.全数检验:将产品逐件地进行检验,将检验结果与标准作比较决定其合格与否。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设计室人员至少应由(款式设计师)、(样板设计师)、(样衣制作师)和(工艺技术制定师)构成。
2.铺料余料的利用方法有(裁单件或换片)、(布匹衔接)和(两个排料图混合铺料)等。
3.线迹分为100级链式线迹、(200级手工线迹)、(300级锁式线迹)、(400级多线链式线迹)、(500级包缝线迹)和(600级绷缝线迹)。
4.成衣半制品的传递方式分为(捆扎式)、(传送带捆扎式)和(吊挂式)三种传递方式。
5.成衣整烫按定型效果保留的时间分为(永久性定型)和(暂时性定型)。
6.成衣条形码所表示的信息内容有(系统特性)、(制造商)、(制造商的特定的产品)、和校验。
三、问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各种铺料方式的优缺点和各自的适用场合。
答:(1)单程单向铺料方式的优点是:各层面料方向一致,适用于各种面料,特别是有方向性的绒毛织物、花纹图案织物和条格织物,必须采用这种铺料方式,才能保证产品达到设计要求。
利用这种铺料方式铺料,裁剪出的衣片,因各层面料方向一致,打号时也方便准确。
缺点是:铺料时,每层布料均需段开,费工费时;操作工人和设备均需走空程,生产效率低。
(2)单程反向铺料的优点与单程单向铺料方式相似,适用于各种布料的裁剪。
并且在排料划样时,对称衣片可只排一次,裁剪后邻近两层布料为一件成衣的两片对称衣片,可以避免排料时两片对称衣片顺向的问题;制样板时,对称衣片可以只裁一片,省时又省纸板;裁剪后衣片是成对出现的,缝制时不容易正反面搞错。
缺点是:排料时,每层铺完段开后,要反转180°,操作麻烦,人工铺料时很容易搞错。
(3)双程双向铺料(又称折叠铺料)的优点是面料可以沿两个方向连续展开,每层之间也不必剪开,
设备和操作人员不走空趟,因此工作效率比单向铺料高;适用于无方向性要求的面料、里料,如素色平纹织物等;由于两层面料是相对的,自然形成两片衣片的左右对称,排料时可以不考虑左右衣片的对称问题,使排料更为灵活,有利于提高面料的利用率。
但由于两端的折叠处布料不平复,铺料长度上需要留出余量,浪费布料;且铺料长度受到限制,因此目前成衣生产中大多用于价格便宜的无纺衬衬料的铺料裁剪。
(4)对折铺料适于对称衣片、条格面料等有对格、对花纹要求面料的铺料裁剪。
2.简述裁剪的工艺技术要求。
(1)保证衣片尺寸的精确度;
(2)保证定位标(3)记准确;
(4)保证切(5)口质量;
(6)保证切(7)口不(8)烫焦熔融。
3.简述成衣缝制流水生产组织的程序。
(一)缝制工序划分与缝制时间确定;
(二)工序流程图绘制;
(三)流水线生产节拍计算;
(四)工序同步化处理;
(五)工作地安排;
(六)编制效率与工序负荷率计算。
4.缝制设备的布置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答:基本方式分横列式和纵列式两种。
横列式排列方式的优点是:机台之间没有空隙,占地面积小,缝制作业符合“左拿前放”的作业要求。
适用于加工产品相对稳定,技术难度不太高的产品和场地面积较小的企业。
纵列式排列方式的优点是机台间隔与放料斗比较宽松,适于生产体积较大的成衣产品,生产管理方便,生产效率较高,被大多数服装厂采用。
按功能分为:(1)按成衣缝制作业流程布置,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2)按机器设备种类布置,缝制车间的设备布置整齐美观、管理方便;(3)集团式布置,按照组成产品的各个部件,如领、袖、前身、后身等分成若干专业加工组,来配置相应的缝纫设备;(4)模块式,适应高附加值、小批量快速生产的需要。
5.简述永久性定型和暂时性定型的定型机理。
答:服装定形效果有暂时与永久之别,其原因在于服装材料不同,也就是说,对于不同材料,由于其结构上的差异,导致其热性能不同,定形机理也不同。
热塑性合成纤维面料整烫时,温度升高到玻璃化温度以上(纤维呈高弹态),当施加一定的作
用力(归、拔、压)时,面料会按外力的方向产生变形。
这时去除外力,并使面料冷却,服装的形态就会稳定下来,达到定形的目的。
这种定形是由于服装材料内部分子排列状态的变化来实现的,而且这种结构上的变化是不可逆的,因此是永久性定形。
天然纤维等非热塑性面料熨烫时,加温加湿只是使非结晶区的大分子发生变形,在外力(归、拔、压)作用下,服装材料按外力方向发生变形,冷却后这种变形被保留下来,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