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美工人事迹材料

最美工人事迹材料

最美工人事迹材料【篇一:“劳动我最美”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劳动我最美”职工技能竞赛活动先进个人事迹从他进入公司至今已有5个年头,在这5年时间中,提起**同志,和他共事过的同事都会伸出大拇指。

做为机修技师,他不但精通上海大众多种型号车辆的维修技术,而且熟练地掌握了各型号车辆维修的技能;而他对车辆维护常识的领悟力及车辆维修技术的认真学习和掌握情况更是让人称道,无论是新车磨合和维护,还是车辆换季、轮胎、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车身等维护方面,他都能非常熟悉的掌握其相关技术。

做为一名车间一线工作的维修技师,他把为客户修好每一辆车做为责任和义务,把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当做目标和职责,2012年,仅一年时间,他成功修理5台帕萨特发动机,3台志俊发动机,2台普桑发动机,三台变速箱,一台dsg变速箱,一台途观发动机,以及不计其数的普通修理常规保养。

合计创造约360000元产值,为单位作出了突出贡献。

今年6月份,服务经理通知他有一台帕萨特2.0车,强制降档,走了几家修理厂都没有修好,要到我站来修。

待修车一到,他马上带上仪器与车主进行试车,行驶中发现,时速到100码时,四档自动降为三档,发动机嘈声严重。

车主说:毛病已在三个月前出现了,找了多家修理厂,就是找不到毛病,在维修站修了三次,建议换变速箱,觉得费用太高,所以来我站检修一下再做决定。

他当时判断为发动机动力不足,引起强制降档故障的原因,极可能是三无催化堵塞引起的,车主说已经在别的维修站用短路法检查过,没发现有问题。

试车回来,经过再次详细检查,还是确定为三元催化堵塞。

车主半信半疑,努力说服车主后,拆解三元催化装置后,发现堵塞面积已经达到85以上,更换后,故障顺利排除,不但解除了用户烦恼,也为其节省了大笔费用。

用户满意地说:“困扰我三个月的故障,不到三个小时就搞定,你们维修站技术就是过硬。

”爱岗敬业,满足用户所需。

“用户就是上帝,必须让客户满意”,这是他的工作信条,不论何时何地,只要用户一个电话,他随叫随到。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辛勤的工作、无私的奉献,公司服务站的正常运行才得到了保证,正是有了他们,才使我们坚信公司的明天会更好。

****公司2013年10月23日【篇二:寻找“最美职工”先进事迹材料】寻找“最美职工”先进事迹材料“用语言美、思想美、行为美,以‘美’为时尚,打造高速列车服务新形象!”这是610次高速列车一组列车长王蓉及班组春运以来服务高铁旅客的真实写照。

xx年1月1日,正在值乘当班巡查车厢的列车长王蓉接到一旅客刘建成打来的十分焦急的电话,称刚坐607次不慎将钱包落在11车12b座位上,王蓉立即与乘警赶至现场,经认真查找,在座位附近很不起眼,人们注意不到的角落找到其钱包。

内有现金446元,银行卡两张,身份证两张。

找到钱包的同时,王蓉第一时间联系丢失物品的刘建成不要着急于613次返程,安慰他钱包找到了,将妥善保管,只管认领就是了。

旅客刘建成抵达太原站后,手持感谢信,并当面向王蓉、乘警及班组同志致谢。

王蓉同志原担当k602次列车长,xx年4月,开通首趟太原至北京动车组,她担当列车长;xx年12月,她被选拔为高铁首发列车长。

皆缘于工作标准高,以美为时尚,做“最美职工。

”作为高速列车列车长,她始终秉承这样的服务理念“速度拉近距离,时间拉近你我。

”针对高铁旅客对时间、效率和乘车舒适度要求高的特点,本着“打造高铁精品动车,追求卓越品牌服务”的宗旨,总结出瞬间感动旅客“三要素”:真诚微笑、问侯温馨、手势得体。

以真诚打动人。

今年春运,在班组中积极开展创“五星”活动,即:“服务之星、安全之星;业务之星;感动之星;创新之星。

”在她的影响带动具体帮助下,带过的班组已有四位列车员考上列车长。

王蓉自担任列车长以来,先后被路局评为“五四优秀团干部”“建功立业先进班组”段“先进生产者”“三八红旗手”“金牌列车长”等荣誉称号。

将服务做成超值,传播“晋韵”文化,打造高速列车服务新形象,已成为王蓉新的不懈追求!【篇三:最美职工陈大姐事迹材料】劳动光荣奉献最美———“最美职工”陈大姐事迹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中,都有这样的“最美职工”,她们没有豪情壮语,只有辛勤劳动、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人生的梦想,展示着劳动者的风范。

陈大姐,今年50岁,1984年7月参加工作,担任缫丝设备维修工作,一干就是24年。

2008年企业改制失业,次年就被物业公司聘用。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陈大姐的美到底在哪里?让我们复制她生活、工作的点滴,粘贴在弘扬真、善、美的史册上,保存到“最美职工”的文件夹中。

选择艰辛就必须懂得付出原县丝绸厂80%是女工,500多人的缫丝车间,20多个维修工,就陈大姐一个是女性,所以大家对她非常熟悉。

凿、锉、锯、切,是一名维修工必备的技能。

起初,跟着师傅学,她觉得简单还很新奇。

每天跟锤子、螺丝刀、扳手、锯弓、油污打交道,衣服上弄得黑不溜秋的,指甲壳里全是油污,咋个洗都觉得不干净。

父母、公婆经常劝她换工作,可她说:工作来之不易,工作没有高低,选择了就要珍惜。

一次,师傅有事请了假,怎料缫丝机头变速器坏了,换上一个运行不到1小时又坏了,一组车20多个缫丝工没事做等待修复。

一个多小时还没修好,车台上的蚕茧浸泡时间久了就会增加丝胶溶失率,增大成本,影响缫丝工的工资。

伴着大家的抱怨、叹息、责备,她紧张得大汗淋漓,一锤砸中自己手背,麻木、肿胀、皮破流血。

一时间疼痛、无助、委屈、自责,她的心理五味杂陈,硬是头皮、忍着泪水把机器修复。

不足两小时的停台损失近万元,她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一名维修工,光有热情和干劲还远远不够,必须有过硬的维修技术。

自此,她边干边学,理论联系实际,虚心向同事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1988年9月,孩子的降生,身为人母的幸福和喜悦对陈大姐来说总是那样的短暂。

产假结束回到岗位,很快被车间繁重的工作任务、孩子繁琐的饮食起居压得透不过气来,生产与生活的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

会想起孩子小的时候,陈大姐总是说对不住孩子。

记得孩子岁半时,她刚下班到家,一时雷雨交加,进家门就听到孩子钻心的哭闹声,一摸额头“糟糕、孩子发烧了,赶紧找大夫”。

她撑着伞迎着风雨背着孩子朝医院方向奔去。

雨很大,到医院后她就变成了落汤鸡。

孩子哭得凶,急诊室的患者见她很着急,就让她先看。

医生也慌忙接过孩子说:我抱着给你看吧,你赶紧扭扭衣服上的水,别把孩子弄湿了。

量了体温39.5度,医生斥责道“为什么把孩子放得这么重?你会当母亲吗?要输液,赶快办住院手续”。

她听着孩子插针时的哭声泪往肚里咽:孩子,妈工作太忙了,我不是个好妈妈,对不起啊,让你受这个罪。

孩子感冒三天了,由于最近市场好,生产任务紧,经常要加班,所以就把病给耽误下来了。

搞维修工作,没有哪个能避免磕磕碰碰、擦破皮流点血是常有的事。

可对一名女性来说,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水、洗涤剂啊什么的,手上的伤口总是那样的疼痛难忍、铭心刻骨,但她不畏不缩依旧奋战在生产第一线。

小荷才露尖尖角陈大姐经过自己坚持不懈但的努力和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从一名普通的维修工迅速成长为班组的技术骨干。

1994年后,分厂任命她为车间维修班班长。

为了保证设备运转,晚上、周末、节假日加班加点的时间更普遍、更多了。

1996年,在企业掀起tqm(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她把提高设备的运转率和完好率作为班组的攻关课题。

机设备的检修工作中:“望”就是对运转设备要多查看,特别是结合部位、润滑部位、受力部位;“闻”就是要用耳朵听设备运行的声音,用鼻子嗅设备运转发出的气味;“问”就是要了解、记录、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切”就是及时查出问题并消除设备隐患。

当年,车间12组缫丝机,运转率和完好率分别提高了5%、6%,并对提高生丝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分厂增加经济效益10余万元,被分厂评为“突出贡献一等奖”,被丝厂党总支、工会评为“突出贡献三等奖”。

身为班长,她以身作则带头学习,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组织班组成员学习了《钳工基础知识》,《钣金工基础知识》、《管道工基础知识》、《焊工基本操作》、《机械制图》等一系列技术书籍,提高理论水平。

1998年,企业掀起“五小”(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科技活动,她的班组针对索绪装置经常被毛丝卡住,影响有绪茧供给,降低生产效率。

她们反复测量,用纸板制图,剪切出模型,再用镀锌铁皮制作,上机验证,最后用一组机台进行试用。

通过一周测定,缩短了失添时间,生丝清洁度有所提高,三度变化减少,大大降低了维修工的劳动强度。

一个简单实用的“索绪器防护罩”就这样诞生了,得到了同行的充分肯定并受到企业表彰奖励。

在她的带动下,大家都践行着良好的节俭习惯,爱护公物,严格控制“跑、冒、滴、漏”,长流水、长明灯现象。

她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把“高高兴兴上班,安安全全工作,平平安安回家”张贴在维修室,做到警钟长鸣。

切实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细处,强化班组人员现场安全意识,提高人、机安全运行水平,她们的班组没有出现一例伤亡事故。

在丝厂24年的设备维修工作中,越是节假日,越是维修人员最忙最辛苦的日子。

每年春节初二的就要开始加班检修设备,20多年就没有好好的陪家人过一个完整的春节,母亲经常调侃她:人家过年买一套新衣服要穿几天,你就只能穿一天。

巾帼不让须眉2008年对她来说是惨淡、痛心、眷念的一年,她把青春和热血倾注了24年的事业结束了,企业改制,夫妻同在一个企业双双下岗。

屋漏偏逢连夜雨。

67岁的婆婆又检查患卵巢癌,这个结果无疑使她的生活雪上加霜。

在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中,让这个从未遇到过这样厄运的温暖家庭变得慌乱不及。

她老公是独子,公公去世的早,本就孤独的婆婆现在又患上这个“烧钱”的病,亲人都替她们小两口担心着。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面对接踵而至的困难,她没有把悲伤写在脸上。

古人道:百善孝为先。

生活上,她对婆婆更加关心备至,婆婆在昆明肿瘤医病治疗期间都是她陪护。

化疗很痛苦,人躺久了身上到处疼。

她就用热毛巾给婆婆插身子,帮老人家按摩手脚增加关节活动,勤换洗衣服;给老人最吃可口的饭菜;换纸尿裤、端尿端屎、洗脚剪指甲等。

回家期间,她陪婆婆逛街,跟婆婆聊天,逗婆婆开心。

婆婆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患病3年,陈大姐体重掉了5公斤。

看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