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弱电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弱电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弱电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本章主要阐述弱电工程的火灾报警与自动灭火系统、共用天线电视、电话通信、广播音响四个分项工程。

一、依据:
1、《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2、《智能化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二、设备检验
1、设备和器材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2、产品的技术文件应齐全,并有合格证和铭牌;
3、器材金属部分应屏蔽接地;
4、设备的外壳、漆层及内部仪表、线路绝缘应完好,附件、备件齐全。

三、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要点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施工应按设计图纸进行,不得随意更改。

2、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管内线槽同一槽孔内,
但电压为50V以下回路,同一台设备的电力线路和无干扰要求的控制线路可除外,但安全超低压回路的导线,必须单独地或集中地按其中存在的最高电压绝缘起来。

3、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应作密封处理。

4、管线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处,应采取补偿措施,导线跨越变形缝两侧应固定,且留有适
当余量。

5、弱电线路的电缆竖井,宜与强电线路的电缆竖井分别设置,若条件限制必须合用时,弱
电与强电线路应分别布置在竖井两侧。

6、布线使用的非金属线材、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不燃或非延燃性材料制成。

7、探测器安装位置:
●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
●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不应大于45°;
●在厨房、开水房、浴室等房间连接的走廊安装,应在其入口边缘1.5m处;
8、探测器的安装:
●探测器的确认灯应面对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若要装外接门灯必须采用专用底座;
●探测器经过调试后方可安装,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措施。

9、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安装:
●报警区域每一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从一个防火分区的任何位置到邻近防火分
区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30m;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安装在墙上距地(楼)面高度1.5m
处,应安装牢固并有明显的标志。

10、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安装:
●控制器应安装牢固,不得倾斜,安装在非承重墙上应采用加固措施;
●引入控制器电缆或导线的端部应标明编号,且与图纸一样;
●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主电源应有明
显标志。

11、警铃安装:
●一般安装在门口、走廊和楼梯人员众多的场所,每一火灾监测区域至少安装一个,应
安装在明显位置,固定螺钉要加强弹簧垫片。

12、共用天线电视的安装:
●天线具体确定位置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选择无线固定方式,应用场强仪实测,选
择无线最佳架设位置;
●电缆架空敷设,距弱电、通信线不宜小于0.4m,与高压线间距不应小于2m,距低压
线路下方不应小于0.75m;
●电缆直埋敷设时,埋深,不应小于1.2m,周围应有沙土垫层,在电缆上部100㎜处应
盖有红砖保护;
●器件金属部分应屏蔽接地
●金属管干线与支线和建筑物防雷接地应有良好的整体接地。

13、电话通信的安装:
●电缆管、用户线管在易受电磁干扰的场所,暗配管应采用镀锌钢管,且做好接地处理;
●暗配管线不宜穿越建筑物的伸缩缝或抗震缝,应改由其他位置(或由基础内通过)上
升楼层电缆供配线,当必须穿越沉降缝时必须做补偿措施;
●暗配管长度超过30m时,中间应加装过路箱,用户电话线暗管中间应加装过路盒;
●电缆竖井可与其他弱电缆线综合考虑设置,但检修距离不得小于1m,若小于1m必须
设安全保护措施;
●电缆管内不得合穿用户线,管内严禁穿放电力线或广播线;
●一个工程必须采用同一型号市话电缆;
●用户线在箱内留有余线长度应绕箱半周或一周,在盒内留有余线长度应为150~200㎜;
●通信箱的接地线与电缆屏蔽层连接应有专用接地螺栓,连接良好。

14、广播音响:
●电缆的终端焊接,应使失去屏蔽部分尽可能的短,一般应在25㎜以下;
●接地导线应尽量使用相同的金属材料;
●系统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