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国工匠李万君先进事迹材料

大国工匠李万君先进事迹材料

大国工匠李万君先进事迹材料
【大国工匠李万君先进事迹材料】 焊工是最平凡的
工匠。被誉为“没有翅膀的飞机”的高铁,却离不开他们非
凡的双手。
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焊工李万君看来,工匠精神有两种。一种是创新发明开拓,
攻克非凡的难题;另一种是始终如一日,把平凡的工作做到
极致。
用世俗的眼光打量李培斌,是一个无解的方程。他让人
在驱驱行役中,抽出心思,低头凝想,再举目远望。他让人
意识到,在五光十色的世界中,还有这样一种纯粹的活法:
在金钱与声色之外,在付出与奉献之中。在日复一日的付出
中,他已经拥有了无比的充实和满满的快乐。这快乐是那样
醉人,那样纯粹,让他心甘抛却其他的一切欲望。也许,唯
其纯粹,才这样无我,这般恒久。
每一天,工作了29年、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的李
万君,都在手握焊枪、踏踏实实地做着这两件事。
“入了党,就要发挥更大作用”
1987年初入职场,李万君披挂着厚重的帆布工作服,扣
着封闭的焊帽,和工友们在电焊车间水箱工段的烟熏火燎中
淬炼意志。
李培斌同志的大境界,体现在他淡泊名利、严于律己的
道德情操上。"为官之德在于清廉",保持品格和信念上一个"
净"字是每一名党员干部时刻牢记的准则,因为只有在内心
干干净净、坦坦荡荡,才能在对待名利、荣辱、是非上清清
白白、清清楚楚。李培斌同志一生清贫:工作三十年来,他
一直租房度日,而且租的还是窑洞,只为价格便宜;四年前,
在家人和朋友的劝说下,李培斌才借了5万元盖起了四间砖
房;上级给他配的一辆轿车,他不但自己很少用,"他的妻子
唯一坐过一次他的小车,竟是从市里接他的骨灰盒"…… 李
培斌同志正是用这些点滴小事、小节,树立了守纪律、讲规
矩,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这样的精神,正是全省上下值得学习倡导的精神。农业
系统干部要学习姜仕坤同志议大事谋大事的工作方法,身体
力行的工作作风,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多为百姓找出路,念
好农字真经。”
的更加有尊严、更加幸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人名
服务才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和责任。时刻与人名群众在一起,
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局各项工作每年都有新发展和新局面。其中很重要的原
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开拓创新,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
题,提出新思路,创造新经验,以观念更新促进国土管理各
项工作的创新。目标是方向,制度是保障。局党支部出台了
X多个规章制度,从机关干部日常行为规范、卫生管理到工
作纪律,做到自我约束,相互监督,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执行,
增强了自我约束。
焊枪喷射着2300摄氏度的烈焰,瞬间将钢铁融化。炎
热的盛夏,车间里火星四溅,烟雾弥漫;声音刺耳,味道呛
鼻。一年后,一起入厂的28个小伙伴有25个离职。李万君
留了下来。焊工是非常苦非常累的工作,但是李万君热爱它,
钻研它。
厂里要求每人每月焊100个水箱,他总会多焊20个;厂
里两年发一套工作服,可他一年得磨破四五套。师傅们都说
这孩子黏人,问问题问得太细。1997年,他首次代表长客公
司参加长春市焊工大赛,虽然是最年轻的选手,三种焊法、
三个焊件、三个第一轻松收入囊中。
学习李保国同志,就要学习他大胆探索、用科技之手点
石成金的创新意识。全省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
对照“八破八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定地走
创新、创业、创造之路,努力打开各项工作新局面。
1995年,工作了8年的李万君终于如愿成为一名党员。
“当时工作条件艰苦,我就想好好干活,加入党组织好发挥
更大作用。”
XX年6月28日早晨,西江村遭受特大洪水袭击。村文
书、青龙组组长胡万春在去救援屋内进水的村民途中,发现
蔡家河桥涵洞堵塞,洪水即将冲毁桥梁、道路,立即跳下桥
清理。涵洞疏通了,胡万春却被洪水卷走,至今下落不明。
成为党员,李万君更加不讲条件地带头干活。厂里的尖
端活、关键活都找他,他的作用越来越大。有一年,工厂水
管冻裂了,水哗哗地流,生产无法进行。可带压焊接一焊就
噗噗冒气儿,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没了主意。李万君仔细观
察,反复琢磨,在裂口处焊上了一个带螺纹的管座,让气体
从中排出,难题迎刃而解。
“党员,要带头攻克难题”
我局党支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XX
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建设方面成果显著,在XXXX
年经县委批准成立了XX县国土资源局党组,地区党组也于
XXXX年X月调整了XX县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增加了两名
优秀党员进入了局党组。我局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顺利,
XXXX年全年,我局始终保持有一名领导、一名干部在县保持
共产党员先进行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定乡镇开展工作,取得了
圆满的结果。
在她的带领下,行后二支部的各项工作能够按照上级有
关要求和标准认真执行,在今年半年的支部工作督查中,行
后二支部的工作得到了党委书记、院长王泽恩的点名表扬,
支部工作得到了99分的高分。支部在七一前夕被卫生和计
划生育局党组表彰为先进党支部。
多年的勤学苦练下来,李万君把焊枪使得出神入化。两
根直径仅有毫米的不锈钢焊条,可以被分毫不差地对焊在一
起,不留一丝痕迹;20米外,只要听到焊接声,李万君就能
判断出电流电压的大小、焊缝的宽窄、焊接质量如何。
技艺越来越高的他自然走上了攻克技术难题之路。XX年,
作为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主力车型,时速250公里动车
组在长客公司试制生产。列车转向架横梁与侧梁间的接触环
口,是承载整车约50吨重量的关键受力点,按常规焊法焊
接段数多,接头易出缺陷,质量无法保证,成为阻碍生产的
拦路虎。
“能否一枪把这个环口焊下来呢?”李万君提出这个想
法,来自阿尔斯通的法国专家认为不可能。经过1个月的反
复钻研摸索,李万君总结出“构架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
一枪焊完整个环口。这连最先进的焊接机械手也无法完成的
操作,让倨傲的法国专家对中国工人竖起了大拇指。
随着我国高铁产业不断升级,技术难题也越来越“高精
尖”。“既要保证生产任务,又要攻克难题,党员自然要加班
加点带头干。”今年,李万君又带领团队攻克了美国纽约地
铁列车转向架焊接难题,通过32道焊接把4厘米厚的钢板
严丝合缝地焊在一起,用超探、射线技术检测也看不到任何
缺陷。
“技能,传承下去才有价值”
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的电焊弧光四面散射,为了看清徒
弟孙维鹏的操作手法,李万君一个晚上都没有带护具。“后
来我看到师傅的眼睛开始红肿、淌眼泪,就为了教我焊试验
片,我是又感动又自责啊。”在26岁的年轻技工孙维鹏心中,
师傅李万君是他最敬佩的人。
在传授技能这件事情上,李万君的确毫不含糊。他利用
业余时间举办高级电焊工培训班,一招一式地传,手把手地
教,经常跪在地上指导操作。他还会根据大家的不同特点量
身定做训练方案。XX年,长春市焊工比赛的前三名都出自李
万君门下。
xxx同学自入学以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校园文化
活动,遵守校规校纪,乐于帮助同学,关心他人,在各方面
表现突出,事事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是学院管理工程系学
生干部的骨干力量,学习成绩在本专业一直名列前茅,是同
学们心中的好同学,好干部,也是老师心目中的一名优秀学
生。
随之设立的“李万君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既是传承
技术的培训站,也是解决企业生产难题的攻关站。不仅培训
企业内部和吉林省内其他企业的焊工,李万君还赴新疆阿勒
泰地区对400多名技术工人进行培训,把自己的技能变成社
会财富。“我的技能不能留给自己,传给企业和社会才更有
价值。”李万君说。
XX年以来,李万君带头完成国家发明专利21项,革新
70多项,重大技术创新10多项,取得五小成果150多项,
获奖104项。而在短短6年时间里,中国高铁也完成了时速
250公里、350公里、380公里的“三级跳”。大国工匠正助
力“中国梦”提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