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兴建祠堂倡议书

兴建祠堂倡议书

1 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兴建祠堂倡议书

篇一:重修张氏祠堂募捐倡议书 重修**祠堂募捐倡议书 尊敬的**族亲: 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始祖来我村立基发源已有400余年的历史,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兴旺。前辈已建**宗祠一座,前辈们的义举和功德,光耀后人。只可惜现在**祠堂年久失修,历经风雨,已成千疮百孔,破烂不堪,急需修缮。 “衣食足而知荣辱”,逢盛世百废俱兴,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敬仰先人,光宗耀祖乃天经地义,无可厚非,我们的热血族人寝室难宁,尤以族人***、等同志身体力行,积极动员和组织。“**祠堂重修组委会”已经成立并开始工作,全面的集资动员工作正式启动!通过组委会多次合议,预计修缮工程款达7()余万元。

2 30 族人***、同志千里迢迢回到家乡,号召我**族亲的创业者们伸出援手,共创善举。族人张光建捐款40万,族人张玉亮也捐款10万元,其他善举如一些打工者,也慷慨解囊,你一千,他八百,暂不一一细举,这都是我**族亲的骄傲。在此,我们组委会代表**的父老乡亲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但即便如此,我们修缮工程的资金仍有缺额。为解决资金缺口,完成义举,经组委会商议,再次向族人发出全面倡议:恳切希望**子弟积极行动起米,能力不分大小,让我们齐心协力,慷慨解囊。应广大族人的提议,凡我**族人,不分年龄大小,捐款额高低不限;超过100元者,刻碑留名,以告后人。有我们的共同努力,众志成城,完成修缮宗祠礼堂之大业将指日可待。 募捐账号:中国银行 组委会主任: 副主任: 成员: **祠堂重修组委会 二0一四年九月 篇二:修缮祠堂倡议书 篇一:修缮宗祠募捐倡议书 (:兴建祠堂倡议书) 修缮

3 30 宗祠募捐倡议书 尊敬的萧氏宗亲、 兄弟姐妹及萧氏后人:你们好! 萍西陂头萧氏宗祠 自1821年建成以来一直为子孙后代所敬仰,春夏秋冬辗转,风风雨雨浸蚀,历经数百年沧桑, 仍保存至今,但已经是破烂不堪。为倡导崇贤敬祖,饮水思源,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为缅怀 祖先,弘扬先祖创业精神,启迪后辈;为使宗祠恢复当年风采,彰显宗祠气派。由萧氏前辈 等发起,多次开会研究,一致同意在原址上作一次全面重修,因工作量大,所需费用也多。 现予以广泛倡导并征求意见,收集踊跃乐捐意向。百年大计,佑福子孙,期待所有萧氏子孙 的全力参与! 萍西陂头萧氏宗祠 理事会 xx年6月30日 篇二:韩氏祠堂重修倡议书 倡 议书 尊敬的韩氏族亲:

4 30 木有本,水有源。 寻根问祖,愿景向天。韩氏一族来韩寨居住,历时已久,经世流年,族人秉五峰山神灵之光 照,承茹水河浩浩之恩泽,感天地之灵,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世代族人崇人文,尚德操、 重大义,先后数次动十方愿景,携千家之臂力,你一砖我一瓦,随喜出资,倾情修葺助建山 庙,造就无量功德,影响甚远。韩氏族人历史上先贤众多,近代亦是名人辈出,政界、军界、 知识界、工商界成名成家之辈更是不胜枚举,真乃“代有贤良光史册,今有名哲效先贤”,是 为族人之欣慰、之骄傲!现今境内韩姓人氏已有近万之众,无疑是县境内一大姓旺族。韩氏 宗族,史有祠堂,曾因偏迁,就地窄狭,其势低陋,面貌破败,近年虽有修缮,但仍未改其 旧观。富而溯源,思祖敬宗,是我们民族传统之美德。今逢盛世,百废俱兴,人民丰衣足食, 安居乐业,得天地人和之利,重修韩氏宗祠,势在必行。如之共缅圣祖,光大先辈之业绩, 以彰其德;再之美化人文环境,福延后代,惠泽乡里,庇佑子孙。 子孙孝则祖祠兴,

5 30 祖祠兴则亲族荣。抚养子女可朝朝夕夕,孝敬父母可岁岁年年,然建祠安祖百年难遇,它是 先祖神灵的召唤,更是我们后世子孙义不容 辞的神圣担当和光荣之使命。修祠建堂业之崇高,行之艰巨。要修建好韩家祠堂,必须凝全 体族人之心,聚全体族人之力,启全体族人之智慧。故此正式向族人发出倡议:敦请韩氏族 亲奔走相告,广言宣倡,随缘乐助,广种福田,共扶祈愿,共襄盛举,其庄其德,不论分文, 滴滴充盈天地,点点利益无边,心心普皆回向,十方同归正觉。值此盛缘,仰望万方慷慨德 义,祈待勘石以记,流芳后园,其景普天。为倡行憧憬之业,经宗族共议,成立修建韩氏宗 祠宗亲会,负责筹资、筹建事宜。宗亲会内设日常工作组,由xx等人组成,负责建祠日常事 务。 宗祠重建为古建结 构,前临小院,砌石阶雕栏相通。备于明春动工,约半年工期。为如期竣工,于今冬完成土 建基础、材料购置及木工等工作。建祠预计需用资金20万元左右。族亲同心结善举,随缘乐 助臻福祉。凡举善款者请与宗亲会人员联系,时间从即

6 30 日起截至20XX年农历正月28日。 韩氏子孙祭祖圣堂, 宏德圣浆泽被万方。 祖德泱泱,祖祠煌 煌; 万世永垂,方土永 康! 韩氏宗亲会 20XX年农历10月 15日 篇三:关于重新修建怀远堂管氏宗祖祠堂的倡议书 关于 重新修建怀远堂管氏宗祖祠堂的倡议书 全体管氏子弟们: 始祖管万公祖,原 籍江西庐陵(现吉安),明朝初年,始祖从江西庐陵迁入祁阳定居,至今历六百余年。经世代繁 衍,生生不息,已延续二十五世矣。始祖一系管氏后代,现大多定居祁东县官家嘴镇,人口 千余。可谓祖德广远,佑我管氏子孙后代人丁兴旺、事业宏达。 前辈有识之士为纪

7 30 念祖先的丰功伟绩,于清朝乾隆年间,在先祖安息之地修建管氏宗祠,塑像立碑,臵田定制, 彰先祖之功德,延管氏之文脉。曾几何时,逢年过节,族人洁衣正冠入祠,鸣炮奏乐,上香 进礼,瞻仰缅怀先人,教育激励后代。从晨至昏,祠内人声鼎沸,礼乐不绝。既庄重肃穆, 又热闹喜庆,场面恢宏壮观。作为祭祀祖先的家庙宗祠,管氏祠堂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 扬先祖美德,提高后代文化礼仪素质、激励族人团结向上努力进取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 的积极作用。它既是神圣的殿堂,又是育人的学堂,还是乡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只可惜, 神圣可亲的管氏祠堂于文革动乱年月几番蒙受损毁,及至荡然无存。数十年来,管家子弟无 不哀之痛之惜之,且深深自责吾辈未能保护好祖先的宝贵文化遗产之罪过。 “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当前我国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社会和谐,百废俱兴。早在八、九十年代, 我国不少地方就设法修复了文革中被毁损的祠堂家庙。近年来,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口号 的提出和实施,人们对宗祠在和谐社会建设和文化传承

8 30 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清楚明确。祖国 东西南北,到处可见金碧辉煌、修葺一新的宗庙祠堂,有些甚至成为当地旅游文化的一个重 要元 素。国家倡导忠孝文明,世人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人之肤发生命,授之于父母,根之于 祖宗。吃水不忘挖井者,丢本忘祖枉为人。无祖宗骨血生养,哪有我辈化人入世?没先人开 基创业之功,哪有后代承业立身之地?无论斗转星移、朝代更替,缅怀敬仰先人,光宗耀祖 皆天经地仪、无可厚非也。有鉴于此,在重修祠堂受挫多年后的今天,许多热血族人坐立不 安,寝食难宁:身为管家子弟,不能让祖宗的神灵有一个体面的安息之所,是我辈奇耻大辱 也!现在天时地利人和,如不抓紧重修祠堂,可能就再也没有这样好的机会了!大伙理当集 思广益,踊跃献计出力。20XX年春节,重建管氏祖祠再次提到管姓家族的重要议事日程上。 经过充分的民主协商,“管氏宗祠重建领导小组”已经产生并开始工作;通过审慎勘察,宗祠 地址已经选好;宗祠的总体设计程式正在征集筹划;全面的集资动员正式启动!

9 30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 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富裕起来的管氏后人都在问:“我是谁?根在那里?”不少人 回乡祭祖的同时,产生疑问,面对文明社会高楼大厦遍地林立的时候,我们的列祖列宗却无 栖身之地,饱受风雪之苦;追先贤念祖德,只能面对遍地瓦砾,倾听断墙残壁在向世人倾诉 自身的不幸遭遇,愧对先 我们承诺:任何人 不论捐款多少,贡献大小,我们都将在重修之中刻石留名;不论何人所捐、捐赠多少、款项 用于何处,我们都将在网上公布,公开接受监督。因此,捐款人请留下您的详细地址,姓名 及捐款数额。 我们保证:所有的建言献策都会受到应有的重视,所有的捐献都会得到有效监管与合理使用。 我们相信:全族同胞一定能深明大义,管氏祠堂一定能建好! 重建保方管氏家祠 领导小组 20XX年3月1日 附:重建保方管氏家祠领导小组名单及联系电话(略)

10 30 为了实现此夙愿, 经我族祁东理事会讨论决定,向全体族人筹集重建祠堂续修族谱资金。筹集方式如下: 一,筹集资金活动 实行不分性别、自愿捐助、公平合理、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二,凡自愿捐助者 不分男女均名登族谱,享受理事会成员待遇。 三,务农人员个人 捐助达500元、非务农人员个人捐助达1000元以上者,名登建祠石雕功德榜,受后嗣敬仰。 四,直系家庭成员 合计捐助达1000元以上者,理事会为其定制家谱一套;每人的捐助款只能计算一次,不得重 复累计。 五,受国家级表彰 人员或个人捐助达10000元且品德优良、卓有建树者,理事会为其编撰名人传记载入族谱、 家谱;受省部级以上表彰人员或个人捐助达5000元且品德优良、事业有成者,理事会为其编 撰名人传记载入家谱。名人传记将制作成单行本在族人中发行,并作为宣传教育的主要图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