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今年以来我区经济运行不断向好,但仍然存在一下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
1-9月,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8亿元,增长14.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5.7个百分点。
同时受大项目支撑作用弱化,工业化投资力度萎缩、大项目稀少、去年同期基数高等因素的影响,我区固定资产面临反弹压力,完成既定任务困难较大。
其次,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受去年全年我区工业经济“前低后高”的影响,今年随着经济的回暖,全年工业经济将呈现“先扬后抑”的态势,加之我区工业总量不强、园区集聚功能不够明显和企业经济效益尚未根本好转的影响,我区工业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较大的困局。
最后,财政收支紧张矛盾突出。
从收入看,1-9月全区财政总收入增长11.2%,比1-8月回落4.7个百分点;比1-7月回落6个百分点;占市下达目标的69%,低于序时进度6个百分点。
从支出看,财政体制调整滞后于我区财政预算安排,形成缺口;造林绿化、校安工程等民生工程支出较大;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加强“三农”、教育、科技、劳动、卫生、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工作都需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且基数大、刚性强,收支紧张矛盾依然突出。
从财政体制调整因素的影响看,1-9月,按体制调整后,我区财政总收入完成13.8亿元,剔除体制调整因素,我区财政总收入完成14.5亿元,19户上划企业完成收入7553万元,上划房产税、契税272万元。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从元至九月经济运行的情况看,各县(市)经济发展仍不平衡。
生产总值增幅前三位的临夏市、临夏县、积石山县分别增长12.37%、11.99%、11.7%,增幅最小的永靖县为8.0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前三位的永靖县、康乐县、积石山县分别增长31.17%、26.84%、26.05%,增幅最小的临夏市仅为-16.52%。
财政收入增幅前三位的东乡县、康乐县、广河县分别增长35.89%、32.86%、31.94%,增幅最小的永靖县、和政县仅为0.16%、0.08%。
二、国有大型企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减弱。
我州经济结构中,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26.2:29.7:44.1,由于第一产业发展较为平稳,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相对有限,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二、三产业的拉动,第二产业增长又主要依靠工业经济的拉动,因此,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贡献作用。
同时,工业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的生产走势。
主要表现在大中型企业增加值所占比例高,刘电、盐电、刘化等中央、省属大中型企业完成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近4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近60%。
由于几家大企业都属水电能源工业,受黄河水位季节性变化的影响,生产容易出现起伏,造成国民经济增长往往缺乏稳定性。
国有大中型企业生产同比下降8.59%,导致工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由上年的32.2%下降到20.1%,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回落6.15个百分点。
三、工业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使工业企业产品成本增加,利润下降。
1—9月,我州工业全部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108.08%,九大类指数全部上升,其中燃料动力类和有色金属材料类指数分别高达109.99%和113.3%,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3.98%,原材料价格涨幅高于产品销售价格涨幅4.1个百分点,从而导致工业企业成本和费用增加,利润减少,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甚至已出现亏损。
四、财政收入增长困难。
截止9月底,全州大口径财政收入累计完成 3.96亿元,占预算的73.71%,短进度1.29%,短收693万元,同比增长9.4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8.23个百分点。
主要原因:一是电力企业受发电量下降的影响,完成税收10121万元,同比下降8.87%,减少税收817万元。
二是化工企业因产品调整结构、减免税政策和企业改革重组合并等因素造成税收同比下降39.3%,减少税收461万元。
三是小规模碳化硅企业受国家环保和产业政策的限制已关停17户,现有的企业由于受产品销售不畅和市场价格偏低的影响,产量下降,造成税收减少269万元。
五、物价水平涨幅较高。
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价格运行机制的综合作用下,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T)呈现持续高位运行的基本态势。
1至8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较上年同期上涨5.8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9、1.4个百分点,涨幅位居全省十四个市州第3位,其中食品类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12个百分点。
肉类中猪肉涨幅最高,最高时达到了每公斤22元,打破了往年8—9月间猪肉价格为全年最低月份的惯例。
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项目投资依然薄弱。
今年以来,投资最快的一直是房地产开发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全州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72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366万元,同比增长1倍。
房地产开发和农村投资的良好态势,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我州仍然缺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财源性项目,全州新开工项目共有251项,生产性项目仅有11项,占新开工项目数的5.7%;5000万元—1亿元的只有5个,亿元以上的只有5个关于前三季度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来剖析。
第一个问题,我们认为目前受需求的影响,工业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稳固。
目前国内需求在中央有关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有了一个明显的增长,内需这一块增势较猛,发展较快。
但是外需这一块,目前还处于恢复的过程中,还没有完全走出危机的影响。
所以外需这一块目前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受外需影响,就要影响东部,影响全国,进而影响四川。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业受需求的影响仍然较大,目前我省产销率、工业经济效益都还没有完全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所以说目前工业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在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巩固好这种回稳向好的发展趋势。
第二个问题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幅有所回落。
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4.7%,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也回落了3.4个百分点。
受经济增速回落的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回落也很正常,但是四川城乡居民收入绝对水平本来就低于全国,人均收入在全国排位靠后,在这种低收入的情况下,如果增速上不去,就会拉大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第三个问题,目前节能降耗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刚才我已经谈到,具体数字就不再说了。
从总体情况来看,今年的形势不错,但前三年的情况不太理想,会对今明两年节能降耗工作带来比较大的压力。
基于这种考虑,我们仍然把目前节能降耗的形势看得比较严峻。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农业经济:一是自6月以来全州出现长期高温旱情,部分县市农作物均有不同程度的灾情出现,造成部分县市秋粮减产。
二是农业、畜牧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工业经济:一是规模企业开工仍不足,企业亏损面仍大。
9月份当月停产企业有54户,比上月增加2户,当月停产企业比上年同月减少产值7524万元。
到9月底仍然完全停产的企业有15户,减少产值4.28亿元。
1-8月,全州295户规模工业中亏损企业有126户,亏损企业亏损总额高达6.22亿元。
二是部分企业流动资金紧张。
三是一批重点新建项目不能按时投产,产能闲置。
固定资产投资: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慢,离年初目标任务较远。
1-9月,由于受雨水过多的影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3.49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比上年同期减少146.8个百分点,投资完成仅占年初目标的62.9%。
2、基础设施投资下降,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快速铁路黔东南段等跨地区重点工程投资任务艰巨。
1-9月,以交通运输业、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业、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为主的基础设施投资完成97.5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3%,其中: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快速铁路黔东南段等跨地区重点工程投资完成40.37亿元,占基础设施投资的41.4%,比上年同期下降34.6%。
仅完成全年96亿元目标的42.1%,离全年目标还有57.9%的差距。
第三产业方面:一是旅游产业还未取得突破性发展,外来消费不足。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较低,州内消费潜力不足。
三是新型服务业发展的规模还比较小。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中固有的矛盾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新问题也开始显现,在省定经济目标中,大部分指标均能较好完成,许多指标走在了全省前列,如全市GDP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排全省第一位、限额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排全省第2等,但存在的问题仍然突出:固定资产投资目标难以完成、节能目标完成难度极大,高技术产业发展完成省定目标还有困难。
(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目标任重路坚。
1-9月全市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比上年同期下降1.4%,增幅在全省排第18位。
城镇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占投资主导地位的工业投资增长偏低。
二是支撑投资高速增长的大项目减少。
三是项目建设资金趋紧,制约投资项目的顺利推进。
(二)节能降耗任务艰巨。
1-9月份,平顶山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8.9%。
万元GDP能耗2.1吨标准煤,下降4.5%,要完成全年5%的降低目标,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三)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
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7.6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较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低12.4个百分点,与全年15%的目标低5个百分点,完成全年目标存在一定难度。
(四)工业企业赢利难度加大,亏损明显增加。
一是大企业“增收不增利”矛盾突出。
全市现有大型企业7家。
今年以来这些大企业增收不增利,制约了全市工业效益的提升。
二是受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企业亏损加剧。
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6.5亿元,增长290%。
亏损面为5.4%。
发电、水泥企业受电煤价格上涨影响,整体利润下滑严重。
其中姚电公司、平东热电、三和热电、蓝光电厂、星峰集团等企业亏损加巨。
另外,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一些国家经济衰退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全面升级,加上四川地震及近期的南方水灾,给全市经济的平稳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三、全年经济形势判断今年以来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特别复杂,遇到了世界经济增长总体趋缓、物价上涨压力较大等情况,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大。
外部需求收缩,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国内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在“保增长、控通涨”总的宏观调控政策下,陆续出台了提高纺织品出口退税率、调整信贷规模、下调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运行的态势。
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非常复杂和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平顶山市还遇到了固定资产投资回落、节能降耗压力加大、工业特别是电力行业亏损加巨等诸多问题,总体经济在前几年高速增长的态势下,面临着经济发展周期性回落的可能,同时土地、电、资金等资源要素制约情况凸现,总体上看,经济运行高增长低通胀的趋势出现了变化,呈现出平稳下行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