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有人说:“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散播一种榜样,我们就能够时时看到奋斗的目标和参照物。
因此,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榜样,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种轰动效应,很多的时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师更是学生的一面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你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雨之云、无光之灯!没有什么比教师的榜样力量更强大了,教师怎样做,他们就会怎样学,教师的言行、思想、品德等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心理等都有深刻的影响,学生们不自觉地会把教师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和自己的榜样。
一、教师的职业决定教师榜样的作用。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个教师对自己育人的工作职责是否明确,也就是说一个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否端正,这是衡量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也是师德规范的首要问题。
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品质高尚,而且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
首先,教师必须献身教育,教书育人,诲人不倦。
应满腔热忱,关心爱护学生,这样的老师可敬可亲,学生才会愿意学,也才学得好。
其次,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古人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充分说明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以自己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
首先,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这同样会给学生以影响和感染,使本一心向上的学生更增添了动力。
二、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关键作用
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
一个人能否成才,首先取决于他是否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学校教育应首先是“成人”的教育,“成人”才能“成才”。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是班集体的主要教育者及组织者,在学生的人格素质的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
教师又是他们心中的偶像和效法的榜样,教师的思想素质无疑在无形中会给学生以影响。
教师作为人类文明传播使者,是学生接触最多、模仿最为直接的对象,是学生身边的榜样。
身边的榜样符合青少年的生理特点,青少年的特点是好学习、爱模仿、思想敏捷、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有好奇心、可塑性大。
特别是从幼儿园到中小学生,他们都具有"向师性",都有尊重、崇敬教师,乐意接受教师教导的自然倾向,他们善于模仿教师的言行,教师的一言一行,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学在行动上。
学生在某一问题上与父母发生争执时,他会理直气壮地说:“这是老师说的”,言下之意,老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很多中学生崇敬自己的老师,一切都以老师为表率,就是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的同志,一谈起自己的老师,往往也会肃然起敬,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有些事业上很有成绩的专家、学者,每当谈起自己成长的过程,总是念念不忘老师的功绩。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特别是在课堂上,学生对教师耳听目视,聚精会神地听从教师的教诲,老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深深铭刻在学生的脑海中,教师的言行、举止、仪表都在为学生做表率、起示范作
用。
三、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学生。
人格是教师魅力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事业以及自己的态度在其言行中的反映。
人格魅力并不是一项单纯的性格或特质,而是多方面的综合呈现,它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与号召力之总和。
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体现在渊博的知识、灵动的智慧上。
知识是水,魅力是舟,魅力需要知识的承载方能显出迷人的风采。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最新动态,更新、优化自身知识系统,使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具主动和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优的精神食粮。
只教学生读书,而自己少读书或不读书,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因此,在读书方面,也得要求‘教师下水’”。
所以,身为人师应紧跟时代步伐,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学习领域,不仅自己所学专业要“精深”,相邻学科也要“广博”,向“博、大、精、深”迈进,真正成为一专多能的人。
其次,具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这是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前提。
要让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师,必须要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如慈母般地用真挚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
一个教师是否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主要是看他是否真正地去关心爱护学生。
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有一种为教育事业、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才会产生强大的震撼与感染,显出十足的人格魅力。
最后,教师的人格魅力还表现在拥有一定的人文修养上。
教师的学识水平,不仅包括在本专业学习研究中的深度与广度,还包括教师对本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熟练掌握。
较高的人文修养有利于教师把握社会发展趋势,使他们勇于接受新事物,有利于教师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拥有取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拥有较高的人文修养的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某种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的规律性知识,而且还可以给学生以人文方面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教师的影响就能更多地渗透到学生生活的一切领域。
总之,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为人师表”是无声的教员,无声的身教往往胜于有声的言教,教师的威信越高,其教育、教学效果就越好。
因为学生对教师尊重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行举止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观察着、琢磨着和模仿着。
有威信的教师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心悦诚服的教育作用。
教师道德品质和行为举止是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优秀品质。
教师要承担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