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1.1.结构层施工程序
弹墙、梁中心线及外边线,测水平标高,并做好标志--焊接柱模板限位撑筋--柱子钢筋绑扎--封柱子模板--搭设平板、梁、楼梯支撑排架--铺设平板、梁楼梯楼层模板--弹线(轴线、标高尺寸验收)--绑扎框架梁、次梁、楼板、楼梯、钢筋、管线安装--隐蔽工程验收(包括钢筋、管线、埋件、孔洞)--清理垃圾、浇水湿润木模板--浇捣柱子、楼板、楼梯砼--养护--拆模(保证强度)每个楼层均按此顺序循环,施工工序不得颠倒。
1.1.
2.钢筋工程
1.1.
2.1.钢筋的施工
本工程柱筋采用垂直对焊、板钢筋均为绑扎。
1)钢筋绑扎程序:焊接柱筋--梁筋--板筋,为确保钢筋工程顺利,要求钢筋翻样及时准确地做出钢筋下料表,各种规格的进料计划,按上述绑扎顺序按时进场,适时做好半成品加工,力争做到半成品钢筋随出、随吊、随绑扎。
2)钢筋绑扎、安装质量要求:
钢筋的交叉点应用20#铁丝(或22#)扎牢,不得有变形、松脱、位移。
所有钢筋的规格,间距,根数,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所有箍筋均应与受力筋垂直。
绑扎网和钢筋骨架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单位:毫米)
网眼尺寸±10
骨架的宽及高±5
受力钢筋: 间距±10 排距±5 箍筋间距±20
受力钢筋的绑扎应互相错开,接头数在同截面上,受拉区不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50%
1)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所有插入筋的规格、尺寸、间距、锚固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板和柱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间隔交错扎牢。
1.1.
2.2.钢筋施工技术措施
1)认真审图,如果结构局部钢筋过密,应与设计院商讨,确保施工质量。
2)按施工进度,分阶段向施工班组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内容包括钢筋绑扎次序,钢筋规格,间距位置,保护层垫块,搭接长度与错开位置,以及弯钩形式等。
3)所用的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保证,对各钢厂的材料均应进行抽样试验,并应附有抽样报告,不得未经试验盲目使用。
4)弯曲不直的钢筋应校正后方可使用,但不得采用预热法校正,沾染油渍和污泥的钢筋必须清洗干净后方可使
用。
5)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如发现钢筋与埋件或其他设施相碰时,应会同有关人员研究处理,不得任意弯、割、拆、移。
6)为了满足设计规定的保护层要求,应按设计保护层的厚度事先用与砼同标号的水泥砂浆做好垫块,设置间距一般为纵横1m垫一块。
7)墙主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对接头质量严格控制。
8)浇捣砼时要派专人负责看铁,随时随地对钢筋进行纠偏。
9)钢筋工程质量标准
10)钢筋施工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等的要求。
1.1.3.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1.1.3.1. 模板施工方法
其中1#、8#楼采用铝模板。
其它主体结构柱、梁模板采用木模板,平板模采用1.5cm厚的木胶板,局部的阳台板模板采用定型木模板,等木工进场后,提前制作。
不同模板施工方案。
1.1.3.
2.铝模工程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结合结构图、建筑图和节点详图和施工规范由厂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铝
合金模板深化设计。
厂家铝模深化设计完后仔细核对,确保与设计蓝图准确无误后,由业主/设计院审查批准,方进行铝模生产制作。
铝模生产制作完成在工厂进行试拼装,由业主/设计院/监理到厂内预验收,模板成品按下表进行出厂前的检验:
序号项目名称允许偏差检验方法
1 铝模板高度±3mm 用钢卷尺
2 铝模板长度-2mm 用钢卷尺
3 铝模板板面对角
线差
≤3mm 用钢卷尺
4 面板平整度2mm 用2m测尺和塞尺
5 相邻面板拼缝高
低差
≤0.5mm
用2m测尺和
塞尺
6 相邻面板拼缝间
隙
≤0.8mm 直角尺和塞尺
铝模试拼装并验收完成系统地进行编号,绘制好拼装图,作为施工现场工人施工图。
编号完成后拆除铝模并打包装车运至施工现场。
清点数量,复核每块模板的尺寸和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及部分工人到厂家进行培训,熟悉铝模板
安装拆卸方法、施工顺序及工序搭接操作要求。
2)铝合金模板技术特点
铝合金模板体系由模板系统,支撑系统,紧固系统,附件系统组成。
模板系统构成混凝土结构施工所需的封闭面,保证混凝土浇灌时建筑结构成型;附件系统为模板的连接构件,使单件模板连接成系统,组成整体;支撑系统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起支撑作用,保证楼面,梁底及悬挑结构的支撑稳固;紧固系统是保证模板成型的结构宽度尺寸,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不产生变形,模板不出现涨模、爆模现象。
a.混凝土一次浇筑,铝模系统将墙模,顶模和支撑等几大独立系统有机的结合为一体,一次将模板全部拼装完成,实现混凝土一次浇筑。
b.铝模的顶模和支撑系统实现一体化设计,将早拆技术融入了支撑系统,将大大提高模板周转率和施工效率,降低了材料成本和施工成本。
施工现场只用一套模板主系统,三套楼板底支撑,四套梁底支撑,和六套悬挑结构底支撑就可实现3-4天一层的施工速度。
c.实现工厂化施工,在工程准备阶段,铝模厂商根据施工图进行了深化设计及厂内试拼装后运往工地,将所有可能
出现的问题均解决在工厂里,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和精度。
d.使用寿命长,铝模可重复使用300次,且其回收价值高,因此铝模板在成本核算上也有其客观的应用价值。
1.1.3.3.具体的工艺要求和施工方法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a.铝模板进场前,项目部应组织有关技术人员逐级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使班组工长熟悉铝模施工工艺。
b.铝模板进场后,应根据装箱单检查进场模板编号、规格、数量及零配件的规格、数量是否相符,并用笔在模板背面醒目地标明模板编号,以便查找和吊装。
c.穿墙螺栓、各种连接螺栓要入库保存,以防生锈;斜支撑的调节丝杠、穿墙螺栓要涂抹润滑油。
d.准备好柳酸甲脂、植物油脱模剂,PVC套管等附属材料。
e.准备好锤子,小撬棍,打眼电钻,活动扳手,切割机,电锤,线坠,撬棍,葫芦索具,登高梯凳等施工工具。
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安装墙柱钢筋(墙柱水电施工)→安装墙柱铝模→安装梁铝模→安装楼板铝模→安装梁板钢筋(梁板水电安装)→收尾加固检查→混凝土浇筑
a.在楼层上弹好墙柱线及墙柱控制线,洞口线,其中墙柱控制线距墙边线300mm,可检验模板是否偏位和方正;在柱纵筋上标好楼层标高控制点,标高控制点为楼层+0.50m,墙柱的四角及转角处均设置,以便检查楼板面标高。
b.安装墙柱钢筋及预埋水电箱盒,线管,预留洞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