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操作规程化工企业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目录一、2-萘酚车间安全操作规程1 磺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般规定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
熟悉本岗位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和维护保养方法。
熟悉本岗位设备开、停车顺序和操作,以及检查、分析、防止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开车前准备检查清理所有设备、管道、阀件无滴渗漏堵塞现象。
仪表、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等保持正常使用要求,备好使用工具。
开硫酸液下泵进酸于计量槽,待回流时停泵,备用。
磺化锅应无杂物,投料前应先加热夹套热油,预热烘干水份。
调整磺化锅的各种阀门必须使其处于正确位置,在磺化操作过程中,排空管必须保持畅通。
运行中的操作开启精萘打料泵,将熔融的萘打入萘计量槽,回流时应立即关闭打萘泵电源,以免超压跑料,造成火灾隐患。
加酸过程中必须使搅拌处于转动状态,加酸必须先慢后快,防止反应剧烈造成安全事故。
投料、保温维持、取样过程中,必须保持排空管畅通,生产过程中发生堵管,导致锅内压力或温度超标,必须停止投料,关闭导热油,待管道疏通后方可恢复生产。
取样分析严禁搅拌转动,必须保证反应釜无压力状态下才能缓慢打开手孔取样,取样时操作人员严禁正对手孔,取样结束后应立即关闭手孔,并打开搅拌。
取样分析合格后,通知水解吹萘岗位操作人员,经水解吹萘岗位操作人员确认后,方可吹扫管道,且必须确保管道畅通方可出料。
磺化出料压力严禁超过,出料结束后必须将出料管道内物料全部吹扫干净,并通知水解吹萘岗位操作人员出料完毕;出料完毕锅内余压排空必须缓慢进行,防止回收塔压力过高萘气外泄。
操作时发生的异常情况,分析数据必须按实际情况填写。
停车操作停止搅拌,切断电源,关闭各种阀门。
下锅时必须切断搅拌机电源,悬挂警示牌,并设人监护。
反应釜必须按压力容器要求进行定期技术检验,检验不合格,不得开车运行。
锅内严禁存放物料,萘、酸计量槽严禁存放原料。
安全注意事项精萘:萘的蒸汽和粉末对眼睛及呼吸系统的粘膜、皮肤和脑神经均有刺激作用,一般容易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中毒现象,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为毫克/立升。
萘易燃,闪点为86℃,爆炸范围按体积百分比,下限为,上限为,萘的岗位,应保持良好的通风。
98%硫酸:高浓度的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湿性、腐蚀性,落在皮肤上会引起严重的灼伤(稀硫酸沾在衣服上也会引起化学腐蚀),其蒸汽对呼吸系统的粘膜和肺部均有刺激和灼伤作用。
硫酸溅入眼睛尤其危险,操作中切不可把水倒入硫酸中,以免硫酸飞溅灼伤人体。
如果硫酸搞到皮肤上,应迅速用干布揩干,并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干净。
磺化物对人体的危害与硫酸相似,防护方法与硫酸相同。
磺化岗位:磺化在操作过程中,废气管一定要保持畅通,在取样分析时更要注意废气管是否畅通,锅内无压力时才能打开手孔盖。
在生产过程中如遇锅内压力增加或温度超标,应立即检查,同时关闭导热并冲通废气管,使其恢复后再生产。
打萘时,发现萘计量槽有回流时,应立即关闭萘泵电源,以免引起火灾。
防爆区域必须使用防爆电气设备,严禁铁器撞击,以免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2 水解吹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般规定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
熟悉本岗位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和维护保养方法。
熟悉本岗位设备开、停车顺序和操作,以及检查、分析、防止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开车前准备检查清理所有设备、管道、阀件无滴渗漏堵塞现象。
仪表、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等保持正常使用要求,备好使用工具。
水解锅应无杂物。
运行中的操作水解操作调整水解锅的各种阀门必须处于正确位置,如水解钠长时间没有应用蒸汽缓慢的升温预热,须通知磺化操作工进料。
进料结束后必须关闭进料阀门,开启搅拌,向锅内加水200L,水必须缓慢加入,防止反应剧烈压力过高。
打开蒸汽阀,锅内压力必须维持在~,严禁低压和超压。
必须控制水箱冷却水温度60℃,防止温度过高跑萘和过低堵管。
吹萘操作在搅拌情况下,向水解物中加液碱145L,加碱必须缓慢进行,防止锅内反应剧烈压力过高。
关闭加碱阀,打开蒸汽阀,锅内压力必须维持在~,严禁低压和超压。
必须控制水箱内冷却水温度60℃,防止温度过高跑萘和过低堵管。
吹萘结束后,取样分析。
必须停蒸汽、停搅拌,关闭水箱冷却水,必须待锅内无余压时方可缓慢打开手孔取样,取样后关闭手孔打开搅拌,取样分析合格后通知中和岗位进料。
得到中和岗位允许,调整阀门,扫管出料。
必须确保管道畅通方可出料,出料时压力严禁超过。
出料完毕必须扫通管道。
锅内余压必须缓慢排空,防止回收塔压力升高,萘气外泄。
操作时发生异常情况,分析数据必须按实际情况填写。
停车操作停止搅拌,切断电源,关闭各种阀门。
下锅时必须切断搅拌机电源,悬挂警示牌,并设人监护。
反应釜必须按要求进行定期技术检验,检验不合格,不得开车运行。
长时间停车锅内严禁存放物料,碱、水计量槽严禁存放原料。
如遇“三停”在正常水解、吹萘时停止操作,关闭水、汽阀,停止加碱,及冷却水。
安全注意事项液体烧碱:具有吸湿性、腐蚀性,对皮肤和肌肉有灼伤作用,碱可以吸收水分,使脂肪碱化,发生溶解性的坏死,并蔓延到邻近组织中去。
精萘:萘的蒸汽和粉末对眼睛及呼吸系统的粘膜、皮肤和脑神经均有刺激作用,一般的中毒现象是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为毫克/立升。
萘易燃,闪点为86℃,爆炸范围按体积百分比,下限为,上限为,所以有萘的岗位,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操作人员应戴好口罩等保护用具。
水解岗位以及精萘回收萘贮罐周围属于防火防爆岗位。
水解、吹萘岗位: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注意萘喷淋塔溢流管回流是否正常,发现不回流或塔内产生压力并发出水汽的碰击声,则有可能塔内温度低或塔内物料已满,应停止吹萘及停止塔顶母液的喷洒,关闭溢流管的考克阀门,将塔内物料温度升至100℃,使萘熔融,回流管溢流正常,并保持温度85℃~95℃。
吹萘结束后出料,出料后废气不应放得太快。
发现冷凝盘管不畅通马上采取疏通,减压,直至恢复正常后再继续生产。
水解吹萘工作范围较大,须经常查看喷淋塔回流情况,所以严禁在通行路段放置杂物等其他物品,严禁在回流水管道上行走,以防万一失足,造成灼伤。
防爆区域必须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严禁铁器撞击,以免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3 回收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般规定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
熟悉本岗位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和维护保养方法。
熟悉本岗位设备开、停车顺序和操作,以及检查、分析、防止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开车前准备检查清理所有设备、管道、阀件无滴渗漏堵塞现象。
仪表、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等保持正常使用要求,备好岗位专用工具。
运行中的操作必须先将回收萘釜注水至回流为止,打开阀门接收萘,调整循环水流量,控制回收塔温度65℃。
若循环水塔内温度减不下来,则必须用二次喷淋水,严禁混用。
严禁回收塔萘气外泄。
喷淋过程中,时刻检查底部回水量大小,必须及时调整阀门,防止跑萘。
轮班对回收塔轮流处理,调整阀门,使喷淋水放完,开盐水泵打盐水超过塔内萘液位。
加盐25Kg升温100℃静置30min,分层将萘注入萘回收地罐,用压缩空气压入干燥锅,压力禁止超过。
进行两次分水后用蒸汽盘管加热至120℃压入磺化计量槽备用。
停车操作长时间停车,需将回收塔,干燥管物料处理干净,清洗设备。
如遇“三停”,在水解吹萘停止后,关闭水、汽阀,停止加碱,循环喷淋及盘管冷却水,待恢复后继续生产。
安全注意事项精萘:萘的蒸汽和粉末对眼睛及呼吸系统的粘膜、皮肤和脑神经均有刺激作用,一般的中毒现象是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为毫克/立升。
萘易燃,闪点为86℃,爆炸范围按体积百分比,下限为,上限为,所以有萘的岗位,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操作人员应戴好口罩等保护用具。
防爆区域必须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严禁铁器撞击,以免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4 中和、酸化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般规定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
熟悉本岗位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和维护保养方法。
熟悉本岗位设备开、停车顺序和操作,以及检查、分析、防止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开车前准备检查清理所有设备、管道、阀件无滴渗漏堵塞现象。
仪表、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等保持正常使用要求,备好使用工具。
预热亚钠槽中的亚钠,温度控制在95~100℃。
中和锅应无杂物。
运行中的操作中和锅进料完毕,必须打开搅拌,调整阀门,通知酸化岗位准备接受SO2。
必须待酸化岗位操作人员同意接收SO2,才能开启亚钠阀门向中和锅内加预热后的亚钠,先慢后快,防止反应剧烈窜料将中和物料带入酸化锅。
当SO2视镜中无气流旋转关闭亚钠阀门,通蒸汽吹出残留SO2,吹出取样测试。
取样时必须保证反应釜内无压或负压,必须停搅拌。
打开手孔时必须缓慢,防止锅内残存SO2溢出。
待中和测样合格后,通知结晶岗位准备出料,待结晶岗位同意后用蒸汽吹扫管道,畅通后用压缩空气出料,出料时压力严禁超过,出料结束必须扫通管道,必须缓慢排空锅内余压。
停车操作停止搅拌,切断电源,关闭各种阀门。
下锅时必须切断搅拌机电源,悬挂警示牌,并设人监护。
反应釜必须按要求进行定期技术检验,检验不合格,不得开车运行。
较长时间停车,中和锅内严禁存料,亚钠贮罐停止加热。
如遇“三停”必须停止操作,待正常后恢复操作。
安全注意事项二氧化硫气体:较浓的二氧化硫可引起结膜炎、喉炎、气管炎,有刺激性,易被直觉,二氧化硫是在中和反应时逸出,或随中和物料带至吸滤、碱熔岗位。
操作时要严密设备,中和反应要在负压下进行,中和物料中二氧化硫要干净,操作地点要求通风良好。
98%硫酸:高浓度的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湿性、腐蚀性,落在皮肤上会引起严重的灼伤(稀硫酸沾在衣服上也会引起化学腐蚀),其蒸汽对呼吸系统的粘膜和肺部均有刺激和灼伤作用。
硫酸溅入眼睛尤其危险,操作中切不可把水倒入硫酸中,以免硫酸飞溅灼伤人体。
如果硫酸搞到皮肤上,应迅速用干布揩干,并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干净。
中和酸化岗位:操作过程中保持中和锅、酸化锅的真空度,不让SO2外溢,若SO2外溢则按相应的应急准备和响应计划处理。
中和过程中锅内物料起泡沫或者起压力,难以中和,可按照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之中和酸化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对照处理,直至恢复正常为止。
中和、酸化出料后排废气时要慢,尽量减少废气的扩散。
中和锅、酸化锅出料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