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派名师读后感
时光飞逝,细细回味从指间流过的教育生涯,心里激起层层涟漪,满心充斥着幸福的感觉。
《苏派名师》主编张俊平在序中提到:“记忆的吉光羽片的背后,是他们对教育西西弗斯式的追求,对课堂狄奥尼索斯般的改革激情,依凭着自己的良心教书,不跪着读书,拒绝平庸,甘于寂寞,享受孤独,创造幸福,成为大地的异乡者,孩子的点灯人”。
这句话让我对优秀教师这一称谓有了更深的体会。
作为教学一线的英语老师,我的精心准备不仅仅是在公开课上,平时的常态课我也一点都不会怠慢,每一节课的设计都尽可能的详实有效,把课上扎实了,学生也就更容易掌握知识,不再使英语课堂变得机械枯燥。
小到从单词的理解,到课文的掌握,再到作业的分层设计,我循序渐进的展开课堂教学。
同时,从低年级开始我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刚开始我会让学生听英语,在进行跟读,再设计一些习题,通过几年的英语学习,他们能够自然,流畅的用英语进行交流,并能熟练运用于笔头,我相信通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他们会带给你更大的惊喜和感动。
我觉得在教学管理当中要做到“五视”:“平视”每一个孩子,不摆架子,有气度有雅量,知无不尽,言无不尽。
“仰视”每一个孩子,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想法,让他们在能力范围内独立自主的解决困难。
“透视”每一个孩子,不仅听其言还观其行;不仅明其心还查其效。
“远视”每一个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引导他们,促进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正视”每一个孩子,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轴心,组员平等接触为半径,形成一个牢固的学习圈子。
有的时候,孩子们不能准确的表达心里面所说的,有的孩子看到老师就害怕,不敢去多解释什么,他们默默的去接受老师的批评,也不管自己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虽然教学工作繁重,但是要想当一名优秀教师就要用爱心去浇灌每一个孩子,牢记“童心”“静心”“耐心”“痴心”,做到不“冤枉”任何一个孩子。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作者,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庾南教授的话说得好:“教育是事业,事业的辉煌源于热爱;教育是科学,科学的高峰需要智慧去征服;教育是艺术,教育的美感需要在创作中升华:从中享受教育生命的绚丽多彩。
教师的身份可以普通,境界不能低下,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