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置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静置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皖北药业微生物药物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二期安装工程静置设备安装施工方案编制:孔斌审核:徐松批准:牛守义安徽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2014年12月目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3.施工准备工作---------------------------------------------------24.各工段静置设备一览表---------------------------------------35.基础的验收------------------------------------------------------86.基础处理及垫铁布置------------------------------------------97.静置设备安装---------------------------------------------------108.基础二次灌浆--------------------------------------------------199.静置设备的内件及附件的安装检查------------------------------2010.静置设备的清洗与封闭--------------------------------------2211.工程质量保证措施--------------------------------------------22 12.安全技术措施--------------------------------------------------2413.施工人员组织安排计划--------------------------------------2414.主要施工机具计划--------------------------------------------25 15.施工主要手段用料计划--------------------------------------261、编制依据1.1设计图纸。

1.2皖北制药和我公司签订的施工合同。

1.3施工规范、标准:GB50231-2009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及验收通用规范1.4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1.5公司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经验、施工方法。

项目组织机构2、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安徽省皖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微生物药物生产基地建设二期设备电气安装工程。

工程地点:安徽省宿州市开发区金泰五路。

工程内容:设备、电气、工艺、等系统安装。

工程范围:1500吨/年盐酸林可霉素原料药生产设备电气系统安装(发酵车间、压滤车间、提取车间、精制车间、动力车间、动物房、仓储配料间)本方案适用于各工段的静置设备安装:3、施工准备工作3.1 设备安装平面布置图、安装图、装配图、基础图、易损零件图及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齐全。

3.2 土建基础工程已基本结束,强度达到要求,并经验收处理合格,办理过基础交接手续,具备安装条件,基础附近工程已基本完成,场地平整碎石铺垫。

3.3 施工运输临时道路已整修,保证畅通运输。

3.4 施工用的照明、用电设备及材料齐全具备使用条件。

3.5 安装用的起重设备已到场,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3.6要安装的设备已经进厂并已检验合格,部件,附件齐全。

3.7 施工方案已经批准能够使用,并向施工人员进行了技术交底。

3.8 各施工机具及计量器具,均应检验合格,计量器具精度等级应能满足要求。

3.9设备的验收3.9.1运抵现场的设备,内件及安全附件应符合设计文件及订货合同的要求;3.9.2开箱检验应在监理、甲方、设备厂家和施工方四方的参与下进行,按照装箱单清点与检查下列项目,并填写开箱检验记录:a)箱号、箱数及包装情况;b)设备名称、型号及规格;c)内件及安全附件的规格、型号、数量;d)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3.9.3设备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a)无表面损伤、无变形、无锈蚀;b)焊接飞溅和工装卡具的焊疤已清除;c)不锈钢设备的防腐蚀面与低温设备的表面无刻痕和各类钢印标记;d)不锈钢设备表面无铁离子污染;e)设备管口封闭;f)设备的方位标记、中心线标记、重心标记及吊挂点标记清晰;g)防腐蚀涂层无流坠、脱落和返锈等缺陷。

4、静置设备一览表(表1)发酵车间:二级种子罐 DN1800×4300 V=12.5m3、4台发酵罐 DN3000×7500V=60.3m3、64台、糖消毒罐DN3000x7500 V=60.3m3、4台、硫酸铵罐DN2400x7500 V=38m3、4台、玉米浆贮罐DN3000x7500 V=60.3m3、4台、营养料罐DN2800x7500 V=52m3、4台、水罐DN3000x7500 V=60.3m3、4台、淀粉液化罐DN2600x4000 V=23.7m3油消毒罐DN1000x2000 V=1.8m3、大中罐配料罐DN2400x3800 V=19m3、热水罐DN1200x1400 V=1.8m3、硫铵豆粉配料罐DN2400x2500 V=11m3、油贮罐DN1600x2000 V=5.2m3、液碱贮罐DN1600x2000 V=5.2m3、热水罐DN1200x1400 V=1.8m3压滤车间:提取车间:精制车间:动力车间:动物房:仓储配料间:5、基础的验收5.1 基础移交时,应有中间交接证书及测量记录,并有相应的土建基础施工图。

5.2 基础的验收在施工方自检的基础上,监理、业主有关人员参加验收合格后,并办理中间交接记录,记录需三方签字确认。

5.3 基础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

5.3.1 表面要求平整,不得有油渍、疏松层、裂纹、蜂窝、空洞和露筋等缺陷。

5.3.2 标高基准线和纵横中心线需明显标识。

5.3.3 予埋螺栓螺杆垂直,螺纹完好,无锈蚀,损伤,螺母能轻松拧入,且应有保护措施。

予留地脚螺栓孔内的碎石、泥土等杂物积水必须清除干净。

5.3.4 基础的尺寸及位置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表2)6、基础处理及垫铁布置6.1 需要进行二次灌浆的表面应铲出麻面,以100mm*100mm面积内有3个~5个深度不小于10mm的麻点为宜。

基础表面不得有疏松层或油污。

6.2 放置垫铁处的基础表面应铲平,其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0.5mm/m 与垫铁应接触均匀,接触面积不得小于50%。

6.3 予埋垫铁应将放垫铁处的基础面铲出凹坑,用高于基础标号的砂浆埋设平垫铁。

垫铁水平度偏差不大于0.5mm/m,标高偏差不应大于2mm,砂浆厚度不得小于40mm。

6.4 垫铁组应放在设备底座立筋及纵向中心线等负荷集中处。

6.5 垫铁组应放在地脚螺栓两侧并尽量靠近地脚螺栓,垫铁间距宜为300~700mm或依据底座情况而定。

6.6每组垫铁的斜垫铁下面应有平垫铁;放置平垫铁时,最厚的放在下面,薄的放在中间;斜垫铁应成对相向使用,搭接长度应不小于全长的3/4。

6.7 设备找正时,锤击垫铁的力量应使相邻的垫铁组同时受力。

设备找正后,各垫铁组均应被压紧,垫铁应露出设备支座底板外缘10mm~30mm,垫铁组深入支座底板长度应超过地脚螺栓。

垫铁组层间进行焊接牢固。

6.8与不锈钢制设备底座环直接接触的垫铁组,上面应有一块尺寸与垫铁相同的不锈钢制垫板或涂刷中性涂料隔离。

6.9 垫铁表面应平整、无氧化皮、飞边等。

斜垫铁的斜面应光洁,斜度为1/20~1/10并同种斜度规格成对使用。

6.10设备采用垫铁组找正、找平时,垫铁组位置及数量按下列规定设置:6.10.1裙式支座每个地脚螺栓近旁应至少设置1组垫铁;6.10.2鞍式支座、耳式支座每个地脚螺栓应对称设置2组垫铁;6.10.3支柱式支座每个地脚螺栓近旁宜设置1组垫铁;6.10.4有加强筋的设备支座,垫铁应垫在加强筋下;6.10.5裙式、鞍式支座相邻两垫铁组的中心距不应大于500mm;6.10.6垫铁组高度易为30mm~80mm;6.10.7支柱式设备每组垫铁的块数不应超过3块,其他设备每组垫铁的块数不应超过5块。

6.11无垫铁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6.11.1根据设备的重量和底座的结构确定临时垫铁组、小型千斤顶或调整顶丝的位置和数量;6.11.2支撑顶丝用的临时垫板顶面水平度允许偏差为2mm/m。

详见附件:垫铁布置图22页7. 静置设备安装7.1 设备水平运输:7.1.1 20吨以内设备采用卡车运输。

7.1.2 20吨~100吨设备采用50吨拖车运输。

7.1.3 100吨以上设备采用特种车运输。

7.1.4 运输道路应无障碍,预先进行硬化平整处理。

7.1.5 运输道路转弯处,要求回转半径能满足设备车辆通过。

7.1.6 运输锚点应按标准要求设置,锚点拉力应大于设备的牵引拉力。

7.2设备的压力试验:7.2.1 耐压试验;7.2.1.1 设备的耐压试验一般在安装前进行。

新购置设备具有完备的出厂证明文件时可不做耐压试验。

现场组对的设备应在吊装前进行耐压试验。

7.2.1.2 耐压试验用洁净水(不锈钢设备限制水中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且温度不低于5摄氏度,试验前均应进行外部检查合格,图样上注明不耐压试验的部件应在试验前拆除或隔离。

7.2.1.3试压过程中,不得对受压元件进行修理,试压发现的缺陷要在卸压后处理,消除缺陷后重新试压。

7.2.1.4 进行压力试验前,各部位的紧固螺栓必须装配齐全、均匀拧紧。

试验时应装设两块压力表,压力表应装在设备的最高处与最低处,试验压力以装在设备最高处的压力表读数为准。

7.2.1.5 压力表须经校验,精度不低于1.5级。

量程为最大试验压力的1.5~2倍。

压力表直径不小于100mm。

7.2.1.6 压力试验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响声、压力下降,油漆剥落或加压装置发生故障等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止试验,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合格后方可再次试验。

7.2.1.7 压力试验完成且施压用水放尽后,所有应拆除的辅助部件应立即全部拆掉,拆卸的部件及时复位。

7.2.1.8 耐压试验压力应按图纸要求进行,无要求时为最高工作压力(P)的1.25倍,且不小于P+17.2.1.9 试验过程中,设备充满水后,待设备壁温与试验水温大致相同后,缓慢升压到试验压力,稳压10分钟,检查无损坏、无宏观变形、无泄漏为合格。

然后将压力降到设计压力至少保持30分钟,同时检查压力不下降,无微量渗透为合格。

7.2.1.10 水压试验后,应及时将水排净,排水时不得将水排至基础附近,对内部构造复杂的设备应用压缩空气吹干吹净。

7.2.2 气密性试验:7.2.2.1 要求进行气密性试验的设备一般在安装后随系统进行,也可在安装后与系统隔离单台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