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界面现象

界面现象

第九章 界面现象讲解: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现象和界面有关。

如:水在玻璃细管中会上升,这叫毛细现象;水可以在桌面上铺开,水银却成球状等。

通常把气液和气固界面成为表面。

第一节 表面张力和表面吉布斯函数一、表面现象及其本质 1.界面层的定义界面的5种类型:g-l,g-s,l-l,l-s,s-s. 其中g-l 和g-s 界面也叫表面。

界面分子和内部分子的区别:内部分子受力对称,界面分子受力不对称,不均匀。

液体自发使表面积缩小。

讲解:测定液体蒸气压,不能有空气存在,液体表面指纯液体与其纯蒸气之间的过渡层,只有几个分子厚。

日常生活中讲的液体表面,是指液体与空气之间的界面,其中空气被液体蒸气饱和。

2.系统的比表面(分散度)单位质量具有的表面积,或单位体积具有的表面积。

def defS S m V A AA A m V==质量表面积体积表面积例:一个边长为0.01米的立方体表面积是多少?把这个立方体分成10-9m 的小立方体,求其总面积。

解:边长为0.01米的立方体表面积 2-421=60.01=610m A ⨯⨯()321390.011010-=小立方体的个数为-92213226(10)10610m A =⨯⨯=⨯小立方体总面积物体被分散后的体积变化,请看358页表9.1。

二、表面张力、表面功、表面吉布斯函数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者3个概念是一回事。

讲解:吉布斯函数变就是等温等压条件下可逆过程得体积功。

:γ等温等压下可逆地增加单位表面积所需的功。

B,,S T p n G A γ⎛⎫∂=⎪∂⎝⎭ 表面张力就是表面功表面张力F:表面上,每米长度所受的收缩力,垂直于表面切线方向。

-2-2-1J m N m m N m⋅=⋅⋅=⋅单位: 表面功 表面张力2F l γ= 2Flγ= 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 (1)物质的本性()()s l γγ>一般相同聚集态时(γγγγ>>>金属键)(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讲解:可以看出键的极性越强,σ越大,因为非极性共价键组成的非极性分子之间只有色散力,极性分子间有色散力、取向力、诱导力。

(2)某物质的表面张力与其接触相有关(3)温度升高,表面张力降低。

(4)压力增大表面张力降低。

讲解:温度上升,分子间作用力减小,故γ减小。

请看362页表9.2,注意温度不同。

按照课件纠正362-363页多处印刷错误。

361页例9.1:25℃时,可逆地把一个半径为1.00×10-3m 的水滴,分散为半径为1.00×10-6m 的小水滴。

(1)体积表面积为原来的多少倍?(2)分散过程中的吉布斯函数变和功各是多少?已知25℃时水的表面张力为0.07275N·m -1。

解:(1)233,216,1243 (431.001010001.0010S V V V A r A V r r A r A r ππ--===⨯===⨯体积表面积公式)体积表面积为原来的1000倍。

(2)()33,2,111212133226343311()4311 4 1.0010 1.2610m 1.00101.0010S V V A V A A r r r r r r πππ----⎛⎫⎛⎫∆=-=-=- ⎪ ⎪⎝⎭⎝⎭⎛⎫=⨯-=⨯ ⎪⨯⨯⎝⎭240.07275 1.26109.1710J G W A γ--∆==⨯∆=⨯⨯=⨯作业:9.12。

第二节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及其后果讲解:液体的界面现象可以为我们所利用,例如,水在植物叶面会形成液珠滑落下来,但我们喷洒液体农药时希望它在叶面铺展。

我们清洗物体也希望清洁剂铺展。

一、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讲解:把一玻璃管插入水中,管内液面上升,且玻璃管越细,上升越多,这就是毛细现象。

上升的原因是附加压力。

1p ∆()附加压力产生的原因0p p p p p p p∆==+∆=-∆凸凹水平液面凸面液体 凹面液体 讲解:如第一节所示,平面液体表面的分子受两侧分子的吸引,形不成向下合力。

凸面可形成向下合力,凹面可形成向上合力。

2p ∆()的大小—拉普拉斯公式S S d ,d d d p V p V A A γ∆∆活塞加压,液滴体积增加体积功。

液滴表面积增加,表面功 S d d p V A γ∆=324d 4d 3V R V R R ππ==球体2S S 4 d 8d A R A R R ππ==2 p Rγ∆=实心液面或液珠 讲解:拉普拉斯公式的推导与书中略有不同,结果一样。

4 p Rγ∆=气泡 例:如图,2个气泡的趋势:A.一样大B.大的更大,小的更小C.保持现状二、毛细管现象毛细管现象:细管中液面上升或下降的现象。

1.液面变化的方向 p p ∆∆能润湿的液体形成凹液面,抵消外压,液面上升。

不能润湿的液体形成凸液面,增加外压,液面下降。

2.液面升降的高度0190,r r θθ<为毛细管半径;为液面的曲率半径。

为接触角,说明液体能润湿管壁。

11cos cos r rr r θθ==从数学上讲 122cos p r rγγθ∆==-代入拉普拉斯公式得 p gh g ρ∆=根据物理知识,有为自由落体加速度2cos h r gγθρ=根据这个公式,测定毛细管中液体升降的高度,可以计算液体的表面张力,如果已知毛细管半径和表面张力,可以预测液面升降高度。

15℃时水的极限毛细上升高度,粗砂为0.2m ,细砂为1.2m ,而纯粘土则为12m 。

讲解:水在植物的毛细管中上升,使植物吸收水分。

土壤中的毛细管,可使地下水上式,供植物吸收,锄地时,切断上面的毛细管,可防止水分蒸发。

2块玻璃中间有水,形成凹液面,中间为负压,难以打开。

讲解:请看368页例9.2。

三、微小液滴的饱和蒸气压—开尔文公式讲解:平面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主要与温度有关,液气平衡时,蒸气压与外压相等,曲面液体有附加压力,相当于改变了外压,蒸气压也要随之改变,才能平衡。

开尔文公式02lnr p Mp RT rγρ=凸面液体与平面液体相比02lnr p M p RT rγρ=-凹面液体与平面液体相比 凹面蒸气压比平面低,凸面蒸气压比平面高。

2121211lnp M p RT r r γρ⎛⎫=- ⎪⎝⎭弯曲程度不同的液体相比 四、开尔文公式的应用 1.过饱和蒸气压液滴为凸面液体,蒸气压大于平面液体。

液滴越小,蒸气压越大,对小液滴不饱和的蒸气,对大液滴饱和或过饱和。

讲解:将大小不等的液滴放在钟罩内,小液滴越来越小,大液滴越来越大。

液滴都是凸面,小液滴附加压力大,饱和蒸气压高,大液滴附加压力小,饱和蒸气压低,钟罩里同样的蒸气,对小液滴不饱和,小液滴不断蒸发;同样的蒸气对大液滴过饱和,蒸气不断在大液滴上凝结。

人工增雨原理:空气中的小液滴蒸气压太高,水蒸气对它不饱和,有时水蒸气的压力已是平面液体水饱和蒸气压的4倍,仍不能下雨。

打入大一些的物质,水蒸气在其表面凝结,形成大液滴。

2.过饱和溶液小晶体比大晶体溶解度大。

2121l-s 2121211ln 2(s)11ln(s)p M p c p RT r r M c c RT r r γργρ⎛⎫==- ⎪⎝⎭⎛⎫=- ⎪⎝⎭把亨利定律 代入得k由于小晶体溶解度大,溶液对小晶种不饱和,小晶种不易继续增大,形成宏观上的过饱和溶液。

可加较大的晶种,大晶种溶解度小,溶液对大晶种过饱和,大晶种可继续增大。

3.过热液体沸腾原理:液体内部形成小气泡,小气泡内压力大于外压时,小气泡变大,冲出液面。

过热液体的形成:若气泡太小,产生的附加压力相当于增大了外压,气泡无法变大。

继续加热,就形成过热液体。

防止过热:加入多孔性物质,使形成的气泡大一些。

讲解:纠正374页印刷错误。

第2行,将“内部气体”改为“承受”;第3行,将第一个“存在”改为“长大”。

4.过冷液体讲解:凝固点时,液体水与固体水蒸气压相等。

OA 线为液体水的蒸气压曲线,OB 线为大冰粒饱和蒸气压曲线,O 点大冰粒和液体水蒸气压相等,T f 为形成大冰粒的温度;O′A′线为小冰粒饱和蒸气压曲线,O′点小冰粒和液体水蒸气压相等,T f ′为形成大冰粒的温度。

防止办法:加大冰粒。

5.毛细凝聚毛细管内的液面为凹面,蒸气压低,气体易在毛细管内凝聚。

作业:9.16,9.19。

第三节 润湿和接触角一、润湿的类型沾湿、浸湿、铺展润湿 二、铺展润湿s l-s g-l g-s l-s g-l g-sl-s g-l g-s l-s g-l g-s () G A G γγγγγγγγγγγγ∆=+-∆=+-+<+>单位面积时 过程自发,能铺展。

过程不自发,不能铺展。

讲解:纠正375页印刷错误。

讲解:液-固和气-固的表面张力现在无法测定,上式只能用作理论分析。

研究润湿靠接触角。

讲解:水在木头表面能铺展,汞在木头表面不能铺展。

三、接触角与润湿的关系g-s l-s g-l =cos γγγθ+力平衡g-s l-sg-lco s γγθγ-=00g-s l-s 0g-s l-s cos >090,0cos <090, γγθθθγγθθ><=<>时,,润湿。

铺展润湿。

时,,不润湿。

作业:4.14,4.15。

第四节 表面活性剂一、种类和结构表面活性剂: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有机物。

⎧⎧⎪⎪⎨⎪⎨⎪⎩⎪⎪⎩阳离子型离子型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型非离子型1633316333+17351735C H NH Cl C H NH Cl C H COONa C H COO Na +--−−→+−−→+阳离子型阴离子型33++-22 CH CH| | R-N -CH COONa R-N -CH COO Na | +→+两性型33 | CH CH 非离子型:酯类等。

二、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讲解:溶液很稀时形不成胶束,增加浓度时,表面活性剂分子自动聚集于表面,以降低表面张力,当表面铺满以后,在增加浓度,就会在溶液内部形成胶束。

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表面形成单分子层,开始出现胶束,这时的表面活性剂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

胶束类型:球状、腊肠状、层状等。

三、亲水-亲油平衡讲解:亲水能力和亲油能力的评价,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亲水基和亲油基都有不同的类型,例如羟基和羧基都亲水,不好比较强弱。

类型相同时,亲油基越长,亲油作用越大,乙酸根中的亲油基是甲基,不起什么作用,到十七、八个碳原子的烃基,亲油作用就很明显了。

1945年格里芬提出的HLB 值,为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HLB=20+ 亲水基质量亲油基质量亲水基质量HLB 越大亲水能力越大。

四、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1.润湿作用降低农药的表面张力,可使农药附着在植物叶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