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瓣术后的护理
(4)皮瓣的肿胀程度 术后轻微肿胀是手 术创伤所致的正常组织反应,一般术后3~7 天肿胀逐渐消退。如皮瓣明显或持续肿胀, 皮纹消失表明静脉回流受阻。可抬高患肢 或用50%硫酸镁湿敷。
(5)局部出血情况 发现局部性出血,应首先 查明原因。出血量较多,移植物发生血液 循环障碍者,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手术探 查;出血不多,应严密观察,保持引流通 畅,切不可压迫皮瓣止血。
• 旋转皮瓣
• 推进皮瓣
邻指皮瓣
管状皮瓣
供瓣区的选择:
1、皮肤外观正常,质地柔软而无瘢痕 2、至少有一对适当长度(2~3cm)和适当外径 (1mm左右)的正常动、静脉分 布于其内, 以便能在手术显微镜下吻合 3、血管的解剖位置应较明确,变异较小 4、可供足够大小的皮瓣,皮瓣的厚薄、肤色要 能满足受区的需要 5、皮瓣最好有一根可供缝接的感觉神经 6、皮瓣转移后供皮瓣部位的功能和形态影响不 大
(2)皮瓣的温度 皮温的变化已被证明 是判断皮瓣血循环情况最为敏感和有效的方 法。复温后的皮瓣温度,应等于或略高于健 处1~2度,应在33~35度以上。低至27度提示 动脉性血循环障碍,降低到27~31度之间, 提示静脉循环障碍。
(3)毛细血管充盈反应 用手指压迫移植 皮瓣使之苍白,放松压迫时,皮瓣应在1~2 秒内转为红润,如超过5秒,或反应不明显, 则考虑血液循环障碍。
健康教育
4.皮瓣经过3周左右的存活即可进行夹管训练, 夹管时间从长到短,直到夹管1小时,皮管仍 不变颜色即可断蒂。
5带蒂皮瓣断蒂前,以活动健指为主,按摩固定 的肢体、关节及骨突部位,术后两天用健手帮 助患手做被动运动,1周后做健指最大限度的 主动伸屈活动;断蒂后患指做主动和被动伸屈 活动;拆除缝线,可进行手指功能和协调动作 训练
皮瓣转移术后的护理
烧伤整形科 崔萍萍 2017 年 2 月 18
病人基本信息
18床 丁淑霞 女 65岁 主诉:右手疼痛肿胀半天 现病史:患者约于12小时前发觉大拇指疼痛
有裂口,遂予创可贴贴敷, 2小时后发现 拇指肿胀,予蜂蜜和酱油涂抹 ,病情未见 缓解, 疼痛和肿胀进一步加剧,后家人送 至我院,门诊拟右手软组织感染 收治入院。
选择的皮瓣有:
侧胸皮瓣、肩胛区皮瓣、股内侧、前内 侧、外侧皮瓣、足背皮瓣、胸肩峰皮瓣、 前臂皮瓣、下腹皮瓣、髂腰部皮瓣等。
受区要求
• 受区内或附近有可供吻合的血管。最好 动、静脉平行或相距较近
• 血管要有适当的长度和口径,最好皮瓣 血管与受区血管的口径相一致,口径不宜 太小,应能在显微镜下吻合
• 受区的血管被切断与皮瓣血管吻合,不 致引起该血管原来供应范围的组织缺血 或坏死。
局部保温
• 移植或再植物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 可引起血管痉挛造成皮瓣坏死。保温的 方法:室温保持在25~28度,患处可用 60W普通电灯照射烘烤,距离约30~40cm。
皮瓣的血液循环观察
• (1)皮瓣的颜色 术后皮瓣复温后皮肤颜色应红润、 色泽较健侧稍红或与健侧相同。正常皮瓣应红润、温 暖、干燥,如果皮瓣发白、干瘪,温度低于正常皮肤, 提示动脉缺血,应放平或放低肢体,注意保暖,并及 时报告医生,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术后3 d内皮瓣 可出现轻微肿胀,则为反应性组织水肿,但若皮瓣区 明显肿胀,出现瘀点,肤色由暗红→紫红→紫黑,多 为静脉回流受阻,可抬高患肢,并检查皮瓣蒂部是否 有受压牵拉、扭转,应及时调整体位使血运障碍得以 缓解,观管皮瓣内引流是否通畅,如果皮瓣区有皮下 血肿,应及时(1)观察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监 测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如有下降应及时报告 医生,并给予静脉补血,加快补液速度。切忌使用 升压药。
(2)出血情况观察
比较大的皮瓣应观察创面
边缘的渗血情况,随时估计出血量。
(3) 疼痛护理 疼痛可使机体释放5羟色胺,其
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血 管闭塞或血栓形成。因此,术后应根据病人情况选 择使用止痛剂与止痛方法,尽量避免一切引起疼痛 的诱因,如伤口包扎过紧;患肢牵拉、扭曲和活动; 体位不舒服等。术后治疗及护理动作应轻柔,患肢
皮瓣和皮片的区别
• 皮瓣本身自带血液循环 • 皮瓣完全不能受压
皮瓣移植的适应症
• 1、有骨、关节、肌腱、大血管、神经干等组织 裸露的创面,且无法利用周围皮肤直接缝合覆 盖时,应选用皮瓣修复。
• 2、拇指、手指再造均需以皮瓣为基础,再配合 支撑组织的移植。
• 3、手及手指的先天性或外伤后缺损需功能重建。
• 疑为血管痉挛,可先应用解痉药物对抗并观察 疗效;一旦确诊为血管栓塞,可立即进行手术 探查,切除栓塞吻合口,重接或做血管移植, 力争6小时内重建供血。
皮瓣水肿
• 皮瓣水肿常因静脉回流障碍所致。 • 术后适当抬高患肢或皮瓣移植部位,促
进静脉回流。 • 用棉签自移植物的远端向近心端滚动,
对微循环淤血有明显效果。 • 可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或局部理疗,以
促使水肿吸收。 • 必要时可拆除部分缝线,经上述处理无
明显效果者,可手术探查。
健康教育
1、告知病人及家属保持心情稳定,防止激 动以免血管痉挛。高蛋白、高纤维素饮 食防止便秘。
2、戒烟及避免被动吸烟,不饮用含咖啡因 的液体如可乐、咖啡、茶水。
3、强调术后正确体位的重要性,绝对卧床 1周,保证皮瓣的血液循环,特别是夜间 和凌晨,是血管危象高发时段
给予有效固定,必要时用石膏托外固定。
(4)防止感染 按医嘱早期足量应用抗生素,抗生
素做到现配现用。病室定时消毒,注意无菌技术, 限制陪护及探视人员,防止交叉感染。
(5)加强皮肤护理 术后制动时间长,做好生活护 理的同时要加强皮肤护理,定期按摩身体受压部位, 如上肢尺侧肘部、下肢屈侧、臀部、尾骶部。腋下、 手指之间皮肤相互接触之处用棉垫或纱布隔开,定 期更换,防止皮肤接触面因出汗潮湿,发生皮肤溃 烂。
谢 谢!
• 2、绝对禁止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物质 可直接造成血管痉挛,导致移植物失败。
• 3、多食粗纤维蔬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 畅,如:白菜、芹菜、香蕉、火龙果、蜂 蜜水等,避免便秘用力大便诱发血管危象 。
• 4、饮食宜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之 品,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利于组织修复。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体位护理
• 一般取平卧位,抬高患肢10~20cm,略高 于心脏水平。
• 原则是保证移植再植物的血供,防止受压; 防止移植再植物血管蒂部发生扭曲和张力, 有利于局部引流;遵守各种麻醉后体位。
• 若患处发绀、水肿则表示静脉回流不畅, 应适当抬高体位。若患处苍白,毛细血管 充盈反应迟钝,表示动脉供应不足,可将 体位放平。
皮瓣血管栓塞
• 动脉栓塞常在术后30分钟~6小时内出现,皮瓣 颜色变为淡红色或苍白,肿胀不明显,皮纹增 多,皮温偏低,毛细血管回流不明明显
• 静脉栓塞表现为皮瓣肿胀或颜色改变。随着栓 塞程度的加重,皮瓣颜色加深,由红变紫、紫 红或紫黑,皮肤的变化限于局部或波及整个皮 瓣,同时出现水泡或创缘出血增多。
和皮下组织,并在切取过程中保留部分组织与身体 相连,用于覆盖另一部位创面的方法。 • 被切取用来覆盖创面部分称为皮瓣。 • 保留与身体相连的部分称为皮瓣蒂。 • 接受移植物的创面称为受区。 • 提供皮肤或皮下组织来源的部位称为供区。
• 新定义:为了覆盖创面并取代组织缺损,用于恢复
外观与功能的组织移植方法。
• (6)血管的充盈和搏动 在移植物的浅 层纯正存在较大血管行走时,如足背皮 瓣的游离移植,常可见到血管的充盈和 血管的搏动,可作为一种可靠的观察指 标。较小的或深层血管,可借助多普勒 超声血流仪来测定。
饮食护理
• 1、忌辛辣、刺激、油炸坚硬、生冷的食品, 如:辣椒、咖啡、浓茶、冰棒、生冷水果 等。
• 皮瓣血管痉挛 • 皮瓣血管栓塞 • 皮瓣水肿
皮瓣血管痉挛
血管痉挛是皮瓣移植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 不及时处理,可造成血管栓塞,导致手术失败。 为避免血管痉挛应保证病人术后体位舒适,患 肢有效制动;护理操作动作轻柔,避免造成疼 痛刺激;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纠正血容量不 足;加强保暖,室温保持在25℃以上,切忌忽 高忽低;有吸烟嗜好的病人,入院后即戒烟, 禁止他人在室内吸烟,做好健康教育,使病人 和家属了解香烟中的尼古丁等物质容易损坏血 管内皮细胞,有是血小板吸附剂,易造成吻合 血管栓塞和痉挛。
• 2016,12,26 在全麻下行右手感染伴骨筋膜 室综合征切开减压引流术
• 2017,2,7 VSD覆盖术
在臂丛麻醉下行右手拇指扩创
• 2017 ,2,14 在全麻下行右手拇指VSD去除 扩创+右手食指带蒂皮瓣转移术+右手食指植 皮术+右上臂取皮术
皮瓣的定义
• 传统定义:在身体的一部分切取创面所需要的皮肤
• 4、手部瘢痕挛缩畸形,瘢痕切除矫正畸形后有 骨骼、肌腱外露者,或瘢痕切除后进行肌腱、 神经、骨骼修复后的创面。
• 5、 手部慢性溃疡伴有骨骼、肌腱外露经病灶清 除后的创面。
皮瓣的分类
• 1、随意型皮瓣 局部皮瓣、邻位皮瓣、 远位皮瓣
• 2、轴型皮瓣 一般轴型皮瓣、岛状皮 瓣、肌皮瓣、游离皮瓣、含血管蒂的皮肤 复合组织游离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