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临床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全)
临床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全)
右侧额叶脑 挫伤
双侧额叶脑 挫裂伤
双侧额叶脑 挫裂伤
CT表现:颅板下见梭形或半圆形高密度灶。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CT表现:急性期见颅板下新月 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脑水肿 和明显的占位效应。
双侧慢性硬 膜下血肿 亚急性或慢性血肿呈稍高、 等或低或混杂密度灶。
右侧慢性硬膜下血 肿CT表现
右侧慢性硬膜下血 肿MRI表现
外伤性脊髓损伤 (三个不同病例)
脊膜膨出
MRI表现:囊内脑脊液呈长T1和长T2 信号,疝入的神经组织呈中等信号。
脊髓空洞症
MRI表现: 囊腔—T1WI 低信号 T2WI高信号
脊髓血管畸形
脊髓血管畸形
第二章 颈部
一、鼻咽癌
鼻咽癌
鼻咽腔侧壁不对称、僵直 向咽腔内突出的软组织肿块,咽隐窝变浅或 闭塞 咽旁脂肪间隙消失或出现软组织肿块 翼腭窝和颞下窝肿块 颅底、上颌窦等处骨质破坏
病变早期表现为较大片状高密度影,病灶 坏死液化呈低密度,
六、肺结核
(一)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发病初期,X线见肺纹理增多,约在两周才出现典型粟粒样结节。表现为 广泛均匀分布于两肺的粟粒大小的结节状密度增高影。其特点为病灶分布均 匀、大小均匀和密度均匀,即所谓三均匀。 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X线:三不均匀:病灶大小不均,从粟粒样至直径lcm左右。密度不均,渗 出增殖性病灶,密度较高,边缘较清楚,钙化灶密度更高,边缘锐利。分布 不均,老的硬结钙化病灶大都位于肺尖和锁骨下,新的渗出增殖病灶大都位 于下方。
大叶性肺炎
右肺中叶大片状均匀的致密阴影,形态与肺叶的轮廓相符 病变的叶间裂的一侧界限平直,其他部分边缘模糊不清(实变期)
右肺上叶大叶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
右肺上叶大叶性肺炎,病变中可见空气支气管征,
三、支气管肺炎 【影像学表现】
X线:病变多见于两肺中下野的内、中带;长期卧床患者的坠积性支气管 肺炎,病灶多见于两侧脊柱旁及两下肺野。病灶沿支气管分布,呈斑点状 或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较淡且模糊不清,病变可融合成片状或大片状。
三、脑血管疾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
CT表现:大脑纵裂出血见中线区纵行窄带状高密度影。 也可见于鞍上池,外侧裂、环池,小脑上池或脑室内高密度影。
急性期血肿:呈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增高 的肾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团块影,周围 水肿带宽窄不一,局部脑室受压,破入脑 室可见脑室内积血。
脑出血
吸收期见血肿周围变模糊, 水肿带增宽,血肿缩小并密 度减低,小血肿可完全吸收。
实变期(红色及灰色肝样变期),表现为大片状均匀的致密阴影,形态 与肺叶的轮廓相符;由于实变肺组织与含气的支气管相衬托,其内有时 可见透亮的支气管影,即空气支气管征或支气管气像。病变的叶间裂的 一侧常可见平直的界限,而在其他部分的边缘模糊不清。
消散期表现为实变影的密度度逐渐降低病变呈散在的、大小不一和分 布不规则的斑片状影。进一步吸收后病变区出现条索状影。
脑转移瘤
二、颅脑损伤
1、脑挫裂伤(cerebral contusion)脑挫伤 (laceration of brain)脑裂伤 脑挫伤病理上脑内散在出血灶,静脉淤血,脑水肿和 脑肿胀,伴有脑膜,脑或血管撕裂,则为脑裂伤。 二者合并存在为脑挫裂伤。 CT:低密度水肿区内,散布斑点状高密度出血灶,伴 占位效应。有的为广泛性脑水肿或脑内血肿。 MRI:脑水肿,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脑血肿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
Chiari畸形
Chiari畸形伴脊 髓空洞症术后 Chiari畸形
六、脊髓和椎管内疾病
室管膜瘤
MRI表现: 肿瘤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 T2WI呈等或高信号 增强扫描,肿块有不同程度 和不同形式的强化。 神经鞘瘤
脊髓损伤
MRI表现: 脊髓损伤出血—T1WI 和T2WI呈高信号 脊髓水肿——T1WI呈 低或等信号
束腰征
垂体瘤
4、听神经瘤
是成人常见的颅后窝肿瘤。肿瘤起源于神经鞘瘤 CT表现: (1)桥小脑角池内等,低或高密度肿块,位于内耳道中 心平面,瘤周水肿轻—中度,偶见钙化或出血。 (2) 四脑室受压移位,伴幕上脑积水。 (3) 骨窗观察内耳道呈锥形扩大。 (4) 增强可呈均匀,非均匀或环形强化。 (5) 空气脑池造影可发现小听N瘤。 MRI表现:基本与CT相同
支气管炎性阻塞时,见三角形肺不张的致密影,相邻肺野有代偿性肺气肿 表现。
小叶性肺炎
两下肺野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较淡且模糊不清,
小叶性肺炎
两肺野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 缘较淡且模糊不清
小叶性肺炎
两下肺野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较淡且模糊不清,
病灶呈弥漫散在斑片影,边缘较模糊,或呈分散的 小片状实变影,或融合成大片状
左侧骨性内 听道扩大
听神经瘤
双侧听神经瘤
增强MRI示左侧 管内段 听神经瘤
鞍区囊性肿块 伴蛋壳样钙化
颅咽管瘤
5、脑转移瘤
有原发肿瘤病史,病变常为多发,也可单发。 CT表现: 脑内多发或单发结节,呈等或低密度灶,出 血时密度增高,瘤周水肿明显。结节状或 环形强化,也可混合出现。 MRI 表现:肿瘤呈长 T1 和长 T2 信号,瘤内出 血则呈短T1和长T2信号。
间质性肺炎
五、肺脓肿
肺脓肿
X线:病灶单发或多发,多发者常见于血源性肺脓肿。病灶较早时表现为肺 内团块状影,其后形成厚壁空洞,其内缘常较光整,底部常见液平。
【影像学表现】
急性期,由于脓肿周围炎性浸润存在,空洞壁周围常见模糊的渗出影。慢性 期,脓肿周围炎性浸润逐渐吸收减少,空洞壁逐渐变薄,腔也逐渐缩小,周 围有较多紊乱的条索状纤维病灶。
血型播散型肺结核 a.b.CT平扫:a为急性粟粒型肺结核;b为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二)继发性肺结核
X线:继发型肺结核的X线平片表现与病变性质有关。
1,渗出浸润为主型
2.干酪为主型
3,空洞为主型
[影像学表现]
1,渗出浸润为主型
病灶大多呈斑片状或云絮状,边缘模糊,好发于上叶
尖后段和下叶背段,以尖后段最多见,病灶可单发或多发, 局限于一侧或两侧肺尖和锁骨下区。病灶内密度减低区为 病灶溶解、空洞形成的表现。空洞可为薄壁、张力性、干 酪厚壁和纤维空洞等。有时可见空洞播散所致其他肺野的 较广泛和散在的支气管播散灶,呈大小不等的斑点状或斑 片状影。
腔隙性脑梗死
右侧基底节区脑 梗死CT表现
缺血性脑 梗死
MRA示左侧大脑中 动脉分支明显减少
缺血性脑梗死
CTA 右侧额 叶出血
DSA
大脑前动脉瘤 合并出血
鞍上动脉瘤
大脑前动脉瘤
部分血栓形 成动脉瘤
右侧大脑中动 脉巨大动脉瘤
CTA
右侧大脑中动脉区 动静脉畸形
四、颅内感染性疾病
CT表现:急性炎症期呈大片状低密 度灶,边缘模糊,伴占位效应,增 强扫描无强化。 化脓坏死期:低密度区内出现更低 密度坏死灶,轻度不均匀强化。 脓肿形成期:平扫呈等密度环,内 为低密度可有气泡影,增强扫描呈 环形强化,内壁光滑或多房分隔。 MRI表现:脓腔呈长T1和长T2信号 异常,增强扫描呈光滑环形强化。
一、支气管扩张症
一、支气管扩张症
CT平扫:左肺下叶支气管管腔明显扩大,大于伴 行的血管影,管壁增厚
一、支气管扩张症
CT平扫:囊状支气管扩张,内见气液平面;
二、大叶性肺炎
X线:与病理分期密切相关,X线征象较临床症状出现要晚。 基本X线表现为不同状及范围的渗出与实变。 充血期由于很多肺泡尚充气,往往无明显异常的X线征象。
四、间质性肺炎
【影像学表现】
X线:病变分布较广泛,好发于两肺们区附近及肺下野:病变累及
支气管、血管周围的间质时见纤细条纹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清晰或
略模糊,其走行僵直,可数条互相交错或两条个行;病变累及终末 细支气管以下的肺间质时,病变显示为短条状,相互交的密度增高
影,其内可见间质增厚所构成的大小均匀而分布个均匀的小结节状
浸润性肺结核: a.示两上肺尖锁骨上下淡薄密度增高影; b.示左上肺尖锁骨下淡薄密度增高影
[影像学表现] 2.干酪为主型
甲癌晚期肿瘤常突破甲状腺被 膜向周围侵润
累及喉和气管导致气道狭窄
累及颈静脉可形成癌栓
甲状腺癌
第三章 呼吸系统
一、支气管扩张
X线:早期可无异常发现。 重者局部肺纹理增多、增 粗、排列紊乱。扩张含气 的支气管可表现为粗细不 规则的管状透明影,扩张 含有分泌物的支气管则表 现为不规则的杵状致密影。 囊状支气管扩张呈囊状或 蜂窝状影,表现为多个圆 形或卵圆形薄壁透亮区, 有时囊底有小液平;
左颞叶1级 星形细胞瘤
T1WI
T2WI
右额叶1级 星形细胞瘤
T1WI
T1WI
T1WI-C+
右侧小脑星形细 胞瘤3级
T1WI-C+
条状钙化
钙化显示CT 优于MRI
右侧额叶少枝胶 质瘤
MRI钙化 显示不清
2、脑膜瘤
CT表现: 平扫——肿块呈等或高密度,见斑点状钙化。 基底与硬膜相连,类圆形,边清楚。 周围水肿轻或无水肿,颅骨受侵可骨质增 生或破坏。 增强扫描——呈均匀性显著强化 MRI表现: 平扫——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 T2WI呈等或高信号 增强——呈均一性强化,邻近脑膜强化称“脑膜尾征”
密度增高影,肺野内可可见广扩泛的细小结节状影,大小一致、分 布不均,但肺尖及两肺外带常不受累及。肺门影增大,密度增高, 但结构不清。
间质性肺炎
双肺纹理增多,紊乱,见短条状、条带状密度增 高影相互交织成网,其内见不均匀分布的小结节 状密度增高影,双侧肺门显示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