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雄”主题的话题作文指导

“英雄”主题的话题作文指导

“英雄”主题的话题作文指导“英雄”相关作文话题及范文(一)这两年,人们关于“英雄”的讨论越来越多,有人为博热点侮辱先烈形象,串改事实,有人心存疑惑,质疑这个时代是否还有真正的英雄。

如何看待“英雄”这个话题,也成为我们关注和写作的热点,鉴于内容有些多,今天于老师就先给同学们分享一篇作文考题及范文,好好参考一下吧~1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①“我们太需要在银幕上看到一个中国的超级英雄了……电影表现的也不是具体的硬汉,而是国家意志的强硬。

”吴京谈到影片《战狼2》时这样对媒体说。

②“如果英雄意味着个人主义,那么我认为不需要。

如果英雄意味着觉醒,意味着伟大,那么我认为迫切需要。

”网友在“知乎”上如是说。

③有失败,有英雄,但没有什么失败的英雄。

文天祥、史可法都是大大的成功的英雄。

英雄从不失败,他在天塌时也会捞到天鹅。

一一李敖④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⑤真正的英雄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远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罗曼•罗兰⑥内心贫乏和感到自己无用,促使我抓住英雄主义舍不得放下。

一一萨特有人说,今天是“后英雄时代”。

什么是英雄?英雄是否还被需要?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请从上面材料中选择两到三则材料为基础立意,谈谈你对“英雄”的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命题方向科学精神:勇于探究、批判质疑人文底蕴:人文关怀、审美情趣健康生活:自我管理、健全人格社会参与:社会责任3审题限制性:(1)“从上面材料中选择两到三则材料为基础立意”“谈谈你对‘英雄’的思考”,题目引导语要求联系两到三则材料来谈自己“对‘英雄’的思考”,如不能联系材料则为跑题。

(2)“有人说,今天是‘后英雄时代’”“什么是英雄?英雄是否还被需要?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这个引导语暗示了考生的思考方向,万万不可丢掉的是“今天”二字,所有的问题离开这个背景就失去了论证的意义。

(3)题目要求“选择两到三则材料为基础立意”谈谈你的思考,因此考生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表现思考的深度和论证的精彩。

开放性:1.材料组合是自由的。

不管是何种组合,只要理性分析“要不要英雄”以及“英雄应该有什么品质”,并恰当举例,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即可。

2.“谈谈你的思考”,既让学生有话可说,又需要学生理性思考。

考生可以回答在今天“什么是英雄”“要不要英雄”以及“英雄应该有什么品质”,要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也可以根据现实多角度论证英雄在和平年代不被需要的原因并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还可以从时代、国家的角度论述不同情况下需要不同的英雄……只要能自圆其说,有思考深度即可。

(3)文体是自由的,可以通过记叙一个人的几件事来表明你对英雄的看法,也可以通过写议论性散文阐发你的观点。

但就“谈谈你的思考”这一要求来说,议论文体更容易表现思考的深度。

4、解题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思辨、文化、审美能力,本材料直接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思辨能力——阐释“你对‘英雄’的思考”体现文化价值观,分析“英雄是否还被需要”则考验学生的思辨力。

写作本题,关键是要确定“英雄”的标准,并要知道“代代英雄,标准不同”。

可以从各个时代的历史人物入手分析,还可以对现实人物进行分析,或在对比分析中感受英雄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观。

各式各样的英雄让我们拥有英雄情结,为我们战胜困难找到动力。

5、参考立意①②⑥组合:这个时代依然需要英雄。

①②⑤组合:我们需要不自私、不被卑下情操屈服、代表国家意志的英雄。

③⑤组合:英雄永不失败。

③④组合:只要面对困难勇敢拼,即使失败也是英雄/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英雄。

……6、范文展示今天,中国仍需要英雄反复品读材料中关于英雄的内容,我比较赞同吴京和“知乎”网友的观点,任何时候中国都需要“表体现国家意志的超级英雄”,他应该“不自私、能觉醒、够伟大”。

今天,中国依然需要英雄。

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英雄,当国家利益被忽略、民众权益受损害时,他们会挺身而出。

当年,鲁迅冒着生命危险揭露走狗文人及政府的丑恶嘴脸;鉴湖女侠秋瑾冒着被砍头的风险恶果宣传革命;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选择等待抓捕而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豪迈。

他们是英雄,面对生死,他们勇敢、无畏地站出来,维护大众利益,完成国家意志;当今,崔永元冒着生命危险揭露这个社会的假恶丑,他是精神上的硬汉,代表这个时代的国家意志,代表广大人民的意志,他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

有人说:和平年代,英雄的用武之地何在?发此疑问者只看到“世界安定如一潭幽幽湖水,宁静美好”,殊不知,这样的岁月静好正是仰赖于英雄的负重前行。

杨利伟是全国人民心目中的飞天英雄,我们只看到飞天归来时他收到的掌声和鲜花,却没看到他在飞天前艰苦卓绝的训练,以及飞行中要面临的许多未知的危险,他每向前迈进一步,都需要极强大的素质、智慧和勇气做支撑。

中国太空事业要发展,就需要更多的杨利伟这样的英雄。

从他们身上,我们才能看到国家未来光辉远大辉煌美好的前景和希望。

中国的科学研究领域从不缺少默默奉献、潜心钻专研的英雄,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克勤克俭。

古稀之年还在苦心钻专研水稻品种的“水稻之父”袁隆平;一心扑在地球深探领域的“科研疯子”“拼命黄郎”黄大年;被网友称赞为龙之角、凤之冠,国之栋梁的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这些科学巨人身上无不具有敢为天下先的科研勇气、能为天下先的科研素养、必为天下先的科研决心。

他们是代表国家意志的“超级英雄”,中国拥有了这样一批科研英雄,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英雄,星火是学前故事的英雄情结,也是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更是惊世骇俗的精神源泉。

公交司机吴斌心系民众的安危,忍住钻心的疼痛,保住了一车人的性命,他是我们的英雄;天津爆炸事件中,年轻的消防队员忍受毒气的侵袭,冲进灼人的火焰,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歌,他也是英雄;南海领空被非法入侵时,是心系国家权益的王伟撞向敌机玉石俱焚震慑了敌人,他也同样是英雄……危难时刻,平凡人心底的星火被点燃了,瞬间划破了危难的阴霾,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这时候他们是觉醒的、伟大的,成为大众意志甚至国家意志的代言人。

郁达夫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了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我们呼唤英雄情结,呼唤英雄横空出世。

英雄有觅处多少年前,铮铮铁骨的辛弃疾发出千古一叹“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多少年后,世人高呼英雄早已无出处,这是个英雄缺失的时代。

怎么会?当今天下英雄仍有觅处。

英雄不是仅仅只有冲锋上阵,保家卫国的铁血汉子,英雄该赋予其更广义的界定。

英雄是以任何形式奉献着自身,为世界洒下光亮的种子的人和一群人。

黄继光、邱少云是英雄,那个时代坚守民族文化脊梁的梁思成、傅斯年也是英雄。

当今,我们同样不缺少这样的英雄。

许渊冲——年近百岁,是世界上为数不多获有“北极星”奖章的翻译者。

这项荣誉是不会轻易授予的,更难得的是授予了一位将中文翻译成英文的学者。

许老先生花了八十年的时间做到了,他立志要将中国的唐诗宋词传向外国,让外国人看一看东方的灿烂文明,音调平仄与外国的不同。

想要外国人对中国古老文化产生共鸣,实非易事。

为了钻研,许老先生仍保持着两点睡觉、早上七点起床,只休息5个小时的高度作业习惯。

一个小小想法的萌芽,他坚持了八十年。

苦心孤诣、极尽钻研的精神,留给当代人是无限思考与振奋。

他是位英雄,没有杀敌却用笔为世界、国家勾勒出丰腴的文化殿堂。

坚守是先生的英雄品质。

“我燃尽心血,为你开辟征途。

”燃血开路,是黄大年教授一声最贴切的写照。

何谓英雄?那一直是奉献和燃烧。

抛却百倍于现在的工薪,黄大年毅然决然地回到了中国,用知识开拓我国的科研项目———地质(灾害)研究。

终日的燃烧,五十六岁的他去了远方,去追寻永远的理想。

临终前,他留下一句话:“将我的电脑留给国家。

”没有兵戈相向的战争年代,平和静好中确难涌现一批易让人看到的热火英雄。

但今日,哪里都有英雄,他们孑身奉献,默默坚守,组成时代英雄的群像。

“长裙姐姐”飞奔救人、外卖小哥冒雨为救护车引路,这些都闪烁着英雄的光辉。

这个时代缺少的不是英雄,而是去发现,时代浪潮之巅,去呼唤英雄,呼唤的是其身上的品质。

千千万万人中,千千万万事业中,英雄当然有觅处。

“英雄”相关作文话题及范文(二)1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有调查显示,和科学家受到的关注相比,演艺明星受到的关注更多。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悲哀,因为和前几代人相比,科学家在当今青少年心中的地位下降了许多,加之社会的发展与国力的提升必须得有科研作为支撑,因此,社会需要积极的价值导向;也有人认为,在多元的社会结构里,曝光度由其所从事的职业特征决定,再者关注娱乐新闻符合普通人的心理需求,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将从事不同职业的群体放在一起比较关注度。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装;不少于800字。

2、命题方向人文底蕴:人文关怀、审美情趣学会学习:勤于反思科学精神:理性思维3、审题限制性1.“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演艺明星受到的关注度比科学家更多”是这次作文的核心事件,这是一个比较性质的逻辑判断,考生必须是针对这一事件作出判断:我们关注的对象应该是“科学家”还是“演艺明星”?有没有必要把二者放在一起比较关注度?2.“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考生观点要与材料内容关联,放弃材料只谈“关注度”视为偏跑。

3.材料的两个观点,都是因果关系的复句,考生选取观点后要在此基础上深入追因,体现思维的深度,浮于表面、泛泛而论会影响文章的说服力。

开放性1.角度是自由的。

对于“演艺明星受到的关注比科学家更多”一事,有人认为是一种悲哀,有人认为无可比性。

面对这个冲突,考生可以否定或赞成任何一个观点,还可以辩证地审视及选择立场提出自己的观点主张,自圆其说即可。

2.考生可以对观点认识评价,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归因,分析利弊,也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3.文体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但要符合文体特征及要求,不能写成四不像。

就材料对立观点的设置看,此题更适合写议论文。

4、解题这是一个带有任务驱动的材料作文,题目提供的真实的场景是:有调查显示,和科学家受到的关注相比,演艺明星受到的关注更多。

考生面对的冲突是: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悲哀;也有人认为没有必要将从事不同职业的群体放在一起比较关注度。

这是价值选择的考查。

考生需要完成的任务是: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在冲突中思考、权衡、选择,然后论证自己的观点。

这是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

5、参考立意从担忧者角度:1.“娱乐”明星,娱乐至死。

2.“娱乐”明星,国之悲哀。

3.“娱乐”明星是“愚乐”。

4.请为科学家聚焦。

5.关注科学家才是积极的价值导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