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柳永雨霖铃

柳永雨霖铃

• 黄金榜上没有我的大名,偶然丧失了当状元的希望。圣明的朝代暂时遗落 贤才,我怎么疗治心灵的创伤?既不能大显才华实现风云志向,那就一任 自己纵情放荡。更何况管它得与丧!我本才子词人,自应是白衣卿相。 • 就在那烟花巷陌中,隐现艳丽雅致的丹青屏障。幸有知己知音的意中佳人, 最值得我寻访。姑且这样偎红依翠,此种风流韵事,足令我平生舒畅。美 好的青春那么短促,不过一瞬时光。还是忍着辛酸,把金榜虚名换成及时 行乐的小饮清唱!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这个句子是否有矛盾之处?
• “留恋”与“催发” • 表现词人深深的眷恋 • 设宴帐中,本欲多“留恋”片刻,怎奈 “兰舟催发”,这样的饯别酒,饮起来怎 能不“无绪”?欲留不得,欲饮无绪,矛 盾之极,这种矛盾的心理恰恰表达了诗人 难分难舍的心情 。
情——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 矛盾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承上片念去去句,写想象别后酒醒所见。诗 人通过写最具离别特征的意象“杨柳”表现 离愁,通过写晓风之凉、月亮之残表现凄凉 冷落之感。
• 这几句是想象的虚景,因情设景。虚构离别 之后的相思之苦,与前面实写离别场景融为 一体,更形象地抒发别情。表现作者分别后 孤独、无助、迷茫的精神状态。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们很自然地将人的悲 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联系起来,月圆便想起团圆,月缺 便想起分离,月是离合的象征。而人生总是离多聚少,且往 往是月缺人也缺,月圆人不圆。故人看见月亮很容易触景生 情,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
象 征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 《琵琶行》几个地方写到月: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恋人在都门外的长亭摆下酒筵给他 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心 思,为什么? 这七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 与典型心理: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一 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 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的矛盾何其尖锐。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中国人的感情表达向来含蓄,纵使内心千 言万语也不会轻易表达《红楼梦》第三十 四回:“此时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 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厉害, 听了宝玉这些话,心中提起万句千言,要 说时却不能说得半句„„”可以说非常典 型。离别在即,词人思绪万千,但是相顾 无言,惟有泪千行 。
• 《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所传诵 的一首,被称为“宋金十大曲之 一”。本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 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 动人的别离情景。
字词解析
烟波:烟雾弥漫、水波动荡的水面 无绪:没有心绪 念去去: 想到将来行程遥远 经年:年复一年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 描写了哪些景物? 长亭、骤雨、寒蝉 • 这些景物描写起什么作用? 渲染悲凉的气氛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这个千古名句该怎 样理解? • (明)贺裳《皱水 轩词筌》:“柳屯 田‘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自是古今俊句。” • 看似平常的一句诗 为什么能得到这么 高的评价呢?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这个句子中有几个意象呢? • 四个,酒、杨柳、晓风、残月,词人在这 儿把酒、杨柳、晓风、残月这几件最能触 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 。 • 这几个意象都有怎样的象征意义呢?我们 不妨先来看几个诗句。
柳象征什么呢?柳和留是谐音的,所以古人有折柳 赠别的传统,有折柳送行的风俗。折柳赠人是希望 对方留下来。离别的人一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 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
谐 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 霏。”--《诗经》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 白《春夜洛城闻笛》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菩 萨蛮》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隋· 无名氏《送别》
景语 寒蝉 长亭 骤雨
情感 凄切、落寞 别离之愁
悲凉、清冷
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看似简单写景,好像只在对着长 亭的当儿,听到寒蝉在叫,看到骤雨 刚停,但其实,不仅声音、形象中有 异样的情味,连呆对着的长亭也不是 单纯的建筑物。时当秋季,景已萧瑟, 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 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 闻,无处不凄凉!看来这是一个很好 开头,起句便给全诗酿造了一种足以 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给全诗定了凄 切的感情基调。
“千种风情”也因爱人不在而不愿与人说。 “清秋节”之实景可以随时令之推移暂告消 失,而“伤离别”的实情却是随时令之推移 与日俱增。读完下片回味上片,更能懂得 “都门帐饮无绪”“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凝噎”中包含的深情。这就达到了虚实相济 的效果。
还乡。” ——李白《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 感慨时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惜别时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 ——杜甫《登高》(身世之愁,亡国之恨) 无故人。” 愁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更愁。”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孤独时李白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白居易《琵琶行》(离愁) ”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 思念时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相思泪” ” --范仲淹《苏幕遮》 哀伤时李清照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
风格比较 豪放派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 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
婉约派
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 腻,语言含蓄, 多写个人遭遇或 者男女恋情
词眼?
• 词眼是词中最精炼传神、最能概括词的主旨的一句 话 。 •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解题 • “雨霖铃”的词牌源于 唐玄宗 的典故,这个词牌多是表现离 别相思的,所以词调往往及其 哀怨 。 • 雨霖铃 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 乱迁蜀,入斜谷,时霖雨连日, 栈道中闻铃声,为悼念杨贵妃, 遂作此曲。
词的有关知识:
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 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 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 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 “曲子词”、“歌词”等。
词 的 分 类
按长短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1字以上
按段落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豪放派 按风格 婉约派
• 在几百年前的宋元时代,有一首歌是铁定能入选十 大金曲这首歌就是——《雨霖铃》它的作者是谁啊? • 柳永可谓那个时代的super star,有超级多的粉丝 他估计堪比现在的周杰伦、林俊杰,因为当时有句 话叫“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但是啊,有 才的人一般是比较狂傲的。
《鹤冲天》
•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 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 是白衣卿相。 •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 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 名,换了浅斟低唱!
上阕:离别难 实 写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 景语: 雨初歇。 念去去,千 皆 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情语: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 执手相 兰舟催发。 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借景抒情,虚实相生
上片总结:
离别前—勾勒环境: 寒蝉、长亭、骤雨 离别时—描写情态: 执手、泪眼、凝噎 想象别后之景:烟波、暮霭、楚天 实写 实写 虚写
离 愁
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 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无限的凉意和凄 凉,秋天早晨时分更凉。 寓 意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 刺客列传》
酒是愁的象征,那酒醒就是愁醒啊 。
象 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 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
百 度 经 典 金 曲 榜
TOP10
1. 2. 3.
红豆 王菲 千千阙歌 陈慧娴
大海 张雨生
单身情歌 林志炫
4.
5. 6. 7. 8.
朋友别哭 吕方
吻别 张学友 倩女幽魂 张国荣
光辉岁月 Beyond 红日 李克勤
9.
10. 追梦人 凤飞飞
千千阙歌
• 人到中年,可能就有了一种怀旧的情节。总是没来由 的喜欢在雨夜怀想一些前情旧事,喜欢在落日的黄昏 翻阅一些过往的书籍,喜欢寂寥时聆听一些老歌。 • 我们明白,生命中有些事情,不管已经过去了如何久 远,当无意中再被翻阅的时候,不管美好的怎样如初, 还是会在潜意识里隐隐作痛,那份无奈和不甘,却在 不知不觉中,把故事的美好无限放大,在暖色里一度 悄然绽放。时光匆匆,谁可以挽留且住?没有人会在 你生命里永久停留,走的走,散的散,昨日的你是你, 今日的你是谁?昨日温情缠绵,今日万般皆空,明日 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这里面写了哪三种景物? • 烟波、暮霭、楚天 • 这三个景物有什么特点呢?三种景物与词人的 愁绪有什么联系? • “烟波”是千里,“暮霭”沉沉,“楚天”开 阔 • 借景抒情,借三个景物来写愁的绵长、浓重与 无边无际;虚景实写,借浩淼迷茫的烟波暮霭 衬托出情人相见无期,自己前途的渺茫,表现 离人黯淡的离愁。 • 过渡句,“念”字告诉读者下面为想像的景物, 是虚写。承接上片内容,写出的是恋人分别时
情——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 出 说千顾柳 话 不行无永 来 ”言和 。 ,,恋 悲惟人 痛有“ 得泪相 • 其说此 实是时 有“无 千无声 言语胜 万”有 语,声 。 , •
心中千言万语要和对方 说,却激动地哽咽,什 么都说不出来了。动作 神态的细节刻画是情感 的集中表现 ,真挚动 人。
• 词的上阕写的是离别难,表现依依惜别之情 • 用了融情入景,虚实相生的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