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喷涂概述与材料.
表面工程与热喷涂
0
第二节 热喷涂技术概述 一、热喷涂概念
热喷涂----利用某种热源,如电弧、等离子弧或燃烧 火焰等将粉未状或丝状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加热熔化或 软化形成熔滴、并以一定速度射向预处理过的基体表面、 形成具有一定结合强度涂层的工艺方法。
喷焊---是指用热源将喷涂层加热到熔化,使喷 涂层的熔融合金与基材金属互溶、扩散,形成类 似钎焊的冶金结合,这样所得到的涂层称为喷焊 层。
工艺灵活
工件受热温度可控 涂层容易控制 成本低
LEE MAN (SCETC)
在喷涂过程中可使基体保持较低温度,基体变形小,一般 温度可控制在 30~200℃,从而保证基体不变形、不弱化。
涂层厚度由几十微米到几毫米,涂层表面光滑,加工余量少。
但目前该技术仍存在着结合力低、孔隙率较高、均匀性差 等缺点,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LEE MAN (SCETC)
LEE MAN (SCETC)
表面工程与热喷涂
7
涂层的特点:
涂层的性能具有方向性
垂直和平行涂层方向上的性能是不一致的。
有孔隙或空洞
涂层中颗粒与颗粒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部分孔隙或空 洞,其孔隙率一般在 0.025%~20%之间,涂层中还伴有 氧化物等夹杂。
涂层结构可改变
涂层经适当处理后,结构会发生变化。如涂层经重熔处理, 可消除涂层中氧化物夹杂和孔隙,层状结构变成均质结构, 与基体表面的结合状态也发生变化。 残留应力是由于撞击基体表面的熔融态变形颗粒在冷 凝收缩时产生的微观应力的累积造成的,涂层的外层 受拉应力,而基体或涂层的内侧受压应力。
表面工程与热喷涂 涂层中颗粒与基体表面之间的结合以及颗粒之间的结 合机理目前尚无定论,通常认为有三种结合:
碰撞成扁平状并随基体表面起伏的颗粒,由于和凹凸不平的 表面相互嵌合(即抛锚效应), 形成机械钉扎而结合。一般 来说,涂层与基体的结合以机械结合为主。 这是当涂层和基体表面产生冶金反应的一种结合类型,如 出现扩散和合金化,包括在结合面上形成金属化合物或固溶 体。当喷涂后进行重熔即喷焊时,喷焊层与基体的结合主要 是冶金结合。
LEE MAN (SCETC)
表面工程与热喷涂
10
三、 热喷涂技术分类及特点
1.热喷涂技术的分类
热源
喷涂方法
线材火焰喷涂
火焰
粉末火焰喷涂 高速火焰喷涂 爆炸喷涂 电弧喷涂
自由电弧 等离子弧
LEE MAN (SCETC)
大气等离子弧喷涂(APS)
低压等离子弧喷涂(LPPS) 水稳等离子弧喷涂
表面工程与热喷涂
5
机械结合
冶金-化学结合
物理结合
颗粒与基体表面间由范德华力或其他次价键力形成的结合。
范德华力是存在于分子间的一种吸引力,它比化学键弱得多。
LEE MAN (SCETC)
表面工程与热喷涂
6
(二)热喷涂涂层结构
• 喷涂层的形成 过程决定了涂 层的结构,喷 涂层是由无数 变形粒子互相 交错呈波浪式 堆叠在一起的 层状组织结构。
喷涂材料在热源中被加热的过程和颗粒与基体表面的 结合过程是热喷涂涂层制备的关键环节。 (一)涂层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热喷涂的工艺过程:
喷涂材料加热熔化 粒子喷涂 涂层形成 熔滴雾化 粒子飞行
LEE MAN (SCETC)
表面工程与热喷涂
4
热源温度越高,熔滴冲击速度越大,形成的涂层越致密。
LEE MAN (SCETC)
表面工程与热喷涂
13
第三节 热喷涂材料
一、热喷涂材料的性能和分类
1.热喷涂材料必须满足的性能:
稳定性好 使用性能好 润湿性好 固态流动性好 热膨胀系数合适
热喷涂材料在喷涂过程中,必须能够耐高温,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和热稳定性,即在高温下不发生有毒的化学反应及性能上的转变。
根据工件的要求,所得涂层应该满足各种使用要求,即喷涂材料也必 须具有相应的性能,如耐磨、耐蚀、导电、绝缘等。 润湿性好,则得到的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高;自身密度好,且涂层 平整。 固体粉末的流动性与粉末形状、湿度和粒度有关。流动性好,才能 保证送粉的均匀性。 若涂层与工件的热膨胀系数相差甚远,则可能导致工件在喷涂 后的冷却过程中引起涂层龟裂。
LEE MAN (SCETC)
表面工程与热喷涂
1
热喷涂技术的目的:
热喷涂的目的:是提高工件的耐蚀、耐磨、耐高温等 性能,亦可用于修复因磨损或加工失误造成尺寸超差的零 部件。
LEE MAN (SCETC)
表面工程与热喷涂
2
热喷涂生产实例
录相
LEE MAN (SCETC)
表面工程与热喷涂
3
二、热喷涂的原理
火焰喷涂 高速火焰喷涂 爆炸喷涂 电弧喷涂 等离子弧喷涂
LEE MAN (SCETC)
表面工程与热喷涂
12
2. 热喷涂技术的特点
可喷涂的材料广泛 基体不受限制
几乎所有的金属、合金、陶瓷都可以作为喷涂材料,塑 料、尼龙等有机高分子材料也可以作为喷涂材料。
在金属、陶瓷器具、玻璃、石膏,甚至布、纸等固体上都 可以进行喷涂。 既可对大型设备进行大面积喷涂,也可对工件的局部进行喷涂;既 可喷涂零件,又可对制成后的结构物进行喷涂。室内或露天均可进 行喷涂,工序少,功效高,大多数工艺的生产率可达到每小时喷涂 数千克喷涂材料。如对同样厚度的涂层,时间比电镀用的少得多。
涂层中存在残留应力
LEE MAN (SCETC)
Ni-Cr-B-Si火焰喷涂组织
表面工程与热喷涂
9
涂层的残留应力:
涂层中存在的残留应力会影响涂层的质量,残留应力的大小与涂层的厚 度成正比,限制了涂层的厚度。因此,薄涂层一般比厚涂层具有更好的结合 强度,受残留应力的限制,热喷涂层的最佳厚度一般不超过 0.5 mm。 热喷涂层残留应力的大小可通过调整喷涂工艺参数进行控制,但更有效的 方法是通过涂层结构设计,采用梯度过渡层缓和涂层残留应力。
11
各种热喷涂技术的典型特征参数
喷涂方法 温度 /℃ 3000 3000 4000 5000 >10000 粒子速度 /m.s-1 40 800~1700 800 100 200~400 结合强度 / MPa 8~20 70~110 >70 12~25 60~80 气孔率 /( %) 10~15 <0.5 1~2 10 <0.5 喷涂效率 /kg·h-1 2~6 1~5 1 10~25 2~10 相对 成本 1 2~3 4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