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渊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典型材料
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村级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为全面推进“五个基本”建设,更好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我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区位优势,通过一系列举措,到2010年下半年,村级集体收入实现了新的突破。
一、聚精英、拓市场,创建专业合作社
黄渊村属近郊村,毗邻荆州市开发区,农业生产主要以蔬菜种植为主,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
以前,由于,本村的蔬菜经营模式存在着散、乱、小的问题,农民对市场、销路等信息知之甚少,导致农业发展速度缓慢。
近年来,我们村涌现了一批以周永宏等人为代表的创业致富能手,通过创办绿康蔬菜专业合作社,将蔬菜产业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由种子研发、生产、加工到销售服务一条龙式的产业链条。
2009-2010年,本村通过采取竞标等方式,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情况下将土地承包出去,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最大空间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同时,也带动了整个蔬菜产业的发展。
预计将在2010年底为村集体净增加2万元收入。
二、搞服务、保生产,增加集体收入
本村根据实际情况,拟定了产前、产中、产后三个具体服务项目。
产前,有村“两委”班子及各小组联络员深入各农户,征
求所需的种植品种、种子以及生产资料,采取分门别类到种子、农资、农膜生产厂家和经销部门进行集中订购的方式,为农户提供方便以及质量保障。
同时,与商家协商,按照低于市场价格的标准销售给农户,从中获得部分差价,增加集体收入。
产中,村“两委”将利用现有资源,为各农户提供农药、技术等,帮助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切实为老百姓搞好跟踪服务。
产后,村“两委”将及时做好市场调查,引进和联系产品销售商贩到本村直接收货,解决农产品的销路问题,同时,可以从中提取中介费增加集体收入。
预计到年底,村集体可净增加3-5万元的收入
三、节能耗、创效益,兴办蔬菜加工业
本村的农业产业主要是以蔬菜生产为主,每年产量可在几十万吨以上,但由于市场行情经常波动,在蔬菜生产销售过程中,部分产品出现滞销的现象,很多农户将蔬菜丢置、耕作、浪费,鉴于此情况,村“两委”重点围绕兴办蔬菜加工产业,把弃用的蔬菜实施转化,变废为宝,提高经济效益。
四、建制度、强管理,完善村级财务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村级财务预决算、现金管理、开支审批、经济合同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专项资金管理、财务与资产管理收益分配等制度,把村级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确保集体支出科学、合理,控制非生产性开支。
二是健全和完善民主决策程序。
建立健全村“两委”会议制度、党员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民大会制度,明确议事范
围,规范议事程序,实行集体决策、民主决策。
凡是关系全体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如集体土地征占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干部报酬、企业改制、大额举债、大额开支等事项,都必须让群众知道,由村民大会或代表大会讨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