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专项练习题及答案【篇一】1.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胆的学说。
”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胆学说”的提出者是( )A.孟德斯鸠B.狄德罗C.洛克D.伏尔泰2.(2009年广东高考17题)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运用这一理性。
这种思想( )A.促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B.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D.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3.(2009年高考北京文综20题)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反对宗教神学,强调三权分立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4.(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18题)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
”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A.人文主义B.民族主义C.天赋人权说D.三权分立学说5.(2007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29题)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这句话是( )A.禁欲主义思想的反映B.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映C.蒙昧主义思想的反映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6.(2009年海南高考8题)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
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
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B.革命权利的学说C.社会契约的理念D.天赋人权的思想7.(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8题)“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卢梭D.康德8.(2011年高考四川文综20题)狄德罗《百科全书》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
”此言体现的主张有①个人自由②权利平等③联邦共和④主权在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2011年江苏高考13题)“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
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
”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卢梭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康德10.(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15题)“……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A.宗教改革B.文艺复兴C.启蒙D.空想社会主义11.(2010年高考天津文综历史部分4题)“17世纪末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这是因为A.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想基础B.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基础C.有些启蒙思想家本身就是科学家D.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都反对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12.(2008年高考广东理科基础67题)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都反对A.君主制B.君主专制C.共和制D.君主立宪制13.(2008年高考上海文综12题)伊拉克战争给美、伊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灾难。
不久前,美国的“反战母亲”强烈要求美国众议院议长启动法律程序弹劾总统。
学生小明对此很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西方三权分立模式的理论渊源,为此,你建议他阅读A.《论法的精神》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D.《独立宣言》14.(2008年海南高考10题)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
”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A.洛克B.孟德斯鸠C.伏尔泰D.卢梭15.(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11题)伏尔泰在《风俗论》一书中对中华文化和儒家学说推崇备至。
他所获得的中国文化资料最有可能来自于A.外国使节B.传教士C.阿拉伯人D.留学生16.(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30题)对美国人设计政府结构影响的思想家是A.康德B.伏尔泰C.卢梭D.孟德斯鸠17.(2011年高考上海文综11题)17~18世纪,欧洲兴起了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法国人引领了时代潮流,涌现出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狄德罗等杰出思想家。
这场运动是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文学革命18.(2009年江苏高考15题)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19.(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15题)18世纪中叶,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大力加强专制统治的同时,改进司法制度,放松新闻检查,禁止驱逐农民。
这反映他受到了哪位思想家的影响?A.伏尔泰B.杰弗逊C.圣西门D.卢梭20.(2010高考广东文综19题)“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
”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是A.“信仰即可得”B“人是万物的尺”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21.(2007年高考江苏单科16题)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A.彼特拉克——以“人学”对抗“神学”B.拉伯雷——提出三权分立学说C.卢梭——倡导“人民主权”说D.狄德罗——宣扬科学与理性22.(2010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17题)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天赋人权B.主权在民C.君民共主D.民贵君轻2017高考历史启蒙运动练习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23.(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38题)(37分)1600年,意大利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之是非,初无定质。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
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李贽《焚书》材料二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
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德,或世诬陷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
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
”随后自杀身亡。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三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
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静止不懂的。
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
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
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
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
当宣布要处死他是,他说:”你们宣布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到判决更感到害怕。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12分)(2)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
(5分)(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开拓出一条新路。
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
(9分)(4)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布鲁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
(11分)24.(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27题)(25分)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
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料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史论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材料三史观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
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8分)(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8分)(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9分)25.(2011年海南高考28题)(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
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
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
”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
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这即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二“人民主权的原则……是无可争议的”,但“主权只是一个有限的和相对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