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1945年意大利国民生产总值退回到1911年的水平;于1938年相比,实际下降了百分之四十。
由于意大利在殖民地的移民被遣退回国,向外移民停止,意大利人口激增,至使生活水平降低到惊人的地步。
如果没有国际援助,尤其是美国的援助,许多意大利人就被饿死了。
到1945年,意大利的实际工资下降到1913年的百分之26.7 材料表明()A二战导致了国际力量格局的直接变化B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C美国的援助在进行经济侵略的同时也客观上帮助稳定了资本主义统治的秩序和战后经济的恢复D法西斯自食其果答案B2.1940年秋,蒋介石强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一个月内开到黄河以北,并寻机消灭,此事最终结果是A中共打退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B蒋介石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新四军番好C周恩来在重庆日报发表“为江南死国难者志衰”“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D宋庆龄、何香凝等民主人士在香港发起抗议活动解析:A。
此题难度简单,依据所学知识,随37年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广泛建立和游击主义以及变敌人后方为抗战前线的抗日方针,抗战后期当时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抵抗了半数以上的日伪军队,大大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国民党在当时还不能放弃统一战线。
另外英美从自身利益考虑(二战抗击法西斯的压力),也不希望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破裂。
bcd属于后果但不是最终结果,蒋介石迫于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不得不表示皖南事变“不涉及党派政治”,并保证“以后决无剿共的军事”。
至此,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被打退了3.“我们正睡在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上。
你们没有看见大地正在抖动吗?”材料说明A1837年欧洲农业歉收,工人失业,人民生活难以为继B俄国十月革命即将爆发C法国大革命进入高潮D法国迫切需要结束动荡实现稳定解析:D 这位法国议员的发言之前法国即将爆发二月革命,故排除b。
法国大革命的高潮在热月政变后标志结束,故排c d准确反映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的必然性,符合题意。
4.维多利亚18岁成为英国立宪君主,女王学会了如何心平气和地与首相共事,尊重政府的决策,哪怕她从心底里讨厌这个首相这说明A责任内阁已经确立下来,英王成为“虚君”B实权掌握在议会手中C君主立宪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强大D英国缺乏一个政令的连续性答案A5.“天道,后起者胜于先起也;人道,后人逸于前人也。
”他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不断向前进化发展的,有君主专制的“据乱世”进到君主立宪的“升平世”是历史的必然。
根据这种理论进化历史观,他认为当时的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已不合时宜,应当被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所取代。
“世运既变,治道斯矣。
材料表明A作者认为君主立宪制度比君主专制制度优越B作者讲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引入社会历史领域C作者意在变革儒家思想以法家思想为主导D中国政治改革不意操之过急,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解析:B 题目意在考查康有为的“三世说”的历史进化论观点,b项符合题意6.该国(日本)近年改变旧制……其变衣冠,易正朔,每为识者所讥,然如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矿,自铸洋钱,于国计民生不无利益。
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多借洋债,与英人暗结党援。
其势日张,其志不小。
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台湾之举材料说明李鸿章认识到A日本于1894年侵略台湾,日本获得清政府赔款50万亿两白银B主张学习日本的C赞成日本的政治改革D清政府政治腐败解析:答案B 李鸿章赞成学习日本的西方军事和工业技术故b符合题意,A项符合史实但材料无法反映c项说法错误,洋务派反对日本进行的政治变革具有保守性和落后性d 与题意无关7.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后,各地区纷纷要求审判路易十六。
路易十六曾大量勾结国外势力的密函藏在秘密橱柜里,并用他自己精心打造的锁锁住,然而没想到的是,这把锁竟然被他曾经最为宠幸的锁匠加曼打开了。
罪证激怒了人们,最终,在1793年1月18日,路易十六被勾结外人,泄露军事秘密,出卖法国,罪名成立,被国民公会押上断头台,在人民的欢呼中,人头落地!不过,路易王直到临死前,仍然坚持自己的无辜。
他是在早上十时被公社(Commune)押来这里的,手臂被反绑在背后,走上断头台。
这时,他高喊:“我清白死去!我原谅我的敌人,但愿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
”材料意在说明A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的冲突B法国民主力量在与专制势力的斗争中午,民主力量取得决定性胜利C专制统治不得人心D法国资本主义已有迅猛发展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路易十六宣称“朕即国家”,“我清白而。
原。
平息上帝”实质上表面了与主权在民思想的本质冲突,A符合题意B是此次事件的意义而非材料所表达的观点C项只是表象D无法直接得出结论8.91011.12.国民党“一大”宣言中规定“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
”由此推断国民党()A、广州国民政府实行土地国有B、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C、开始关心民生重视土地问题D、发展了“平均地权”的思想【考点】三民主义【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国民党“一大”召开于1924年,而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于1925年,A项排除;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不可能提出代表农民利益的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B项排除;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就有民生主义,不是1924年的新三民主义才开始关注民生的,C项排除;新三民主义将三民主义中的“平均地权”发展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材料中“资其耕作”“以均地力”等就是其体现,D项正确。
13.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的资料记载:“在治安战期间的某战场。
敌我的势力范围犬牙交错,变化无常。
有关敌人准确位置的情报很不可靠,甚至在我方势力范围内部深处经常潜藏有敌人的军事力量”。
下列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材料真实地反映了武汉会战后的战争特征B、材料中的“某战场”是指中国的正面战场C、“犬牙交错”是因为全民族抗战尚未形成D、材料反映的相关情况主要出现在抗战初期【考点】抗日战争【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治安战期间”“敌我的势力范围犬牙交错”“在我方势力范围内部深处经常潜藏有敌人的军事力量”可知,在战场上,日军和中国的抵抗力量同时存在,并且中国的抵抗力量经常在日军后方出现,由此判断这个战场是华北战场,A项正确,B项排除;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形成,材料描述是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战斗情况,C、D两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14.历史学家牛军认为,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
下列内容符合“新的对外政策”意图的是()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B、提出并实施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于1950年,主要涉及中、苏两国关系,与题干中的“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不符,A项排除;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各国普遍接受的指导国际关系的原则,符合题干中的“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B项正确;题干中的信息反映的是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C、D两项所述的时间与题干中的情况都不符,均排除。
15.毛泽东在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我们在一个地广人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内,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
……我们的党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
”此会议()A、通过了《共同纲领》文件B、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D、确定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总任务【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与失误。
依据材料“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胜利”可知题干中的时间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时候,即1956年。
A项是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时,排除;B项是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排除;C项是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后,C项排除;D项是在1956年的中共“八大”时,符合题意。
16.布罗代尔说:“这场战争的结果将决定大西洋归属宗教改革派还是归属西班牙人,归属西欧人还是归属伊比利亚人。
”“这场战争”()A、使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B、荷兰取得独立,成为了“海上马车夫”C、英国获胜,开始确立了海上霸权地位D、西班牙失败,丢失了海外广大殖民地【考点】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依据题干中的“宗教改革派”可判断时间是16世纪。
使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的事件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A项排除;荷兰是通过长达80年的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获取独立的,与题干中的“这场战争”不符,B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西班牙进行战争的是英国。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权地位,C项正确;“丢失了海外广大殖民地”材料信息不能反映,D项排除。
17.在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过程中,有一个群体被称为反联邦党人。
他们认为,宪法拟议的政府权力是比政府组织形式更为核心的问题。
联邦党人最引以为豪的是创立了三权分立的政府形式,以为这一形式就能保证公民的自由。
对此,反联邦党人并不乐观。
由此可以看出反联邦党人()A、认为分权体制能够保证公民自由B、对联邦政府权力保持高度警觉C、强调制宪的核心是确保政府权力D、希望继续维持邦联体制的现状【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分权体制是联邦党人创立的,不符合题意,A项排除;材料表明反联邦党人认为“宪法拟议的政府权力是比政府组织形式更为核心的问题”,并且对三权分立的政府形式“并不乐观”,说明反联邦党人对联邦政府权力保持高度警觉,B项正确。
C项表述反映材料信息不全面,排除;D项表述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
18.据江苏省统计局权威数据统计:江苏对外贸易从1974年出口0.77亿美元起步,到1996年出口超100亿美元,用了近23年;从出口超100亿美元,到2000年出口超200亿美元,用了4年时间。
江苏外贸出口4年就达到第二个百亿美元的主要原因是()A、南通等沿海港口城市开放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C、浦东开放带来的辐射效应D、中国加入WTO促进经济发展【考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