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期末复习指南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期末复习指南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期末复习指南
电子技术基础复习指南 模拟部分(第五版)
一、绪论
1.3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区别:在时间和幅度上均是连续的信号称为模拟信号,在时间和幅度上不是连续的而是离散 的,这种信号称为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较为稳定)。

1.4放大电路模型
四种增益
(1)电压增益 -------- :0二A. : j
(4)互导增益 -------- 1.5放大电路的主要性
能指标
2.2理想运算放大器 解题步骤
(1)根据虚短
v id = 0 = V p ⑵根据虚断 i id = 0 = 未接反馈端
电位
(3)列电流方程(接反馈)
⑷结果
例题1 :分析
(1)根据虚短 v p 二V N
⑵根据虚断i id = 0 ,又接地v N = o ⑶因i i =i f 有:也 0
= ° V
°
R1 R3
(4)结果 V 。

= f (vj ;
⑵电流增益 i^Ai i
(3)互阻增益
:0
= A r i i
二、运算放大器
2.1传输特性
例题2
二输入运算放大电路
根据虚短 V p =V N
根据虚断i id = 0 因咕• i i2二i f 有: 结果
V o = f (V i 1,V i2)

三、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3.半导体
3.1.1 P 型半导体
杂质离子:3价元素杂质(硼),空穴数远大于自由电子数,空穴为
多数载流子,自由电子
为少数载流子。

3.1.2 N 型半导体
杂质离子:5价元素杂质(磷,砷
等),自由电子为 多数载流子,空穴为少数载流子。

3.2.1漂移与扩散
例题3 ***、三输入运算放大电路 (1) 根据虚短 V p =V N (2)
根据虚断i
id
二 0
,又接地v N = 0
(3) 因 i i1 i i2 i i3 二i f 有.V
i1 V i2
-0
R1
R2
(4) 结果 V o = f(V i1 ,
V i2 )
5
例题三图
由于电场的作用而导致载流子的运动称为 漂移 由于载流子由高浓度区域到低浓度区域运动称为 扩散
、 (1) (2)
(3)
4
V ii -0 R1
,又接地
忽略内电场,内电阻,反向电流的阻碍作用。

反偏断路,正偏短路。

(2)恒压降模型:
考虑内电场的作用
(3 )折线模型:(用的相对少一点)
考虑内电场的作用 也考虑内电阻的作用
二极管的计算 解题步骤
(1 )判断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断开二极管。

判断二极管两端口的电位。

判断是否截止或导通等。

例题4 如右图所示:
断开BD ----------------- 由于
v c
= -6V
, V B = -12V ,
v c v
B
所以BD 导通,二极管短路 ------------
锂理模型 恒压降槿型
所以 V A - -6V --------------
判断是否截止或导通等
例题5:多二极管电路 如右图所示: 解:
断开D1,D2;
V A 二 V i , V B =3V , V C = -4V ;
若D1导通_3V 。

若D2导通V j 辽-4V .即如图
当D1导通,D2不导通时 v i -3V ■ v ° =3V Vi - 5slnv/trv)
例题五图
当D2导通,D1不导通时 V j _ -4V
V O 一 -4V
断开二极管
判断二极管两端口的电位
当D1,
D2都不导通时_4V匚7\匚3 . V。

二V i =5sinwt
四、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基础
(1)三极管的工作条件(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
计算
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
一、静态分析
两种类型, _____ 一、
r
R b R e
例题七图
例题6
1.直流通路:略
2.电流分配方程:I c “I B I E = (V ■ ) I B
3.输入回路方程:v cc=I B R B J BE T E R E
F—T
r L
例题六图
4.输出回路方程:V C^I B R B U BE I E R E
5.结果
例题7
6.结果:
V cc T c R : U CE U E
二、动态分析(解题步骤)
例题八:
(共射极,共集电极,共基极放大电路求 A u , R i ,R o ) 经典例题:课本 P131 例4.3.2 课本P194例4.6.2
如下图: 共射极放大电路:
2.输入回路方程求 B 点电位: R
b 2 v B =
v cc
B cc
R b1 + R b2
3.由电位B 求E 点电位:

••
U E = U B _
U BE
4.由E 点电位求E 极电流:
I
- U
E
E
R e
1.虚断:T I B = 0 I C = : I B I E = (1 亠」)I B
5.根据I E 及电流分配方程求I B 和I C :
I
B
I E
(i :)
1.画出微变等效电路:右图
“0「be i e R l (1 JRJ
-R e R L
3.求输入电阻
易知,当断开负载R L时,求输出电阻 & : R0=R C
判断三极管的类型
原则:
1.给出电压,则电压为中间大的必定是B极。

2.求增益A u: V f
备卜
'
r >
FV
<
I “Uo R1
------ L
—u
U i Rl 微变等效电踣圏;馬
R e R L
i c
R e R L
A u
U o i b R e R L
U i i bSbe (1 JR/ R e R L
即:
Sbe * (1「)R eJ R e R L
易知输入电阻等于R b1 , R b2和R并联R i
2.由于I
^I
B I
C
,所以
I B I C
同方向。

例中中间为E 极
六、差分式放大电路
输入电压Vi1

Vi2
之差称为差模信号。

常表示为
V id 二% - V i 2
计算题较之前的变化不大,基本类似,且考的可能性也比较小所以不必花太多 的时间在这一章。

七、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重点章节)
7.1.1什么是反馈:所谓反馈,是指将电路输出电量(电压或电流)
7.1-反馈的类型(四种)
一、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
判断:反馈信号中只有直流而无信号 (无交流成份)称为 直流反馈,反馈信号中只有信号而 无直流称为交流反馈。

二、 正反馈和负反馈(按反馈的信号极性分类)
判断:(瞬间极性法) 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极性相同或同相,则两种信号混合的结果将使 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大于输出信号,这种反馈叫
正反馈。

反之,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极性
相反或反相,则两种信号混合的结果将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小于输出信号,
则称为负反馈
三、 串联反馈与并联反馈
判断:看 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和反馈网络的输出端。

若果输出端交于一点的话就是 并联反馈,
交于两点就是 串联反馈
四、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
判断:先找出在输入输出回路之间起联系作用的反馈元件
输入电压Vi1

Vi2
的算数平均值称为共模信号。

常表示为
V ic
=V i1 V i2 -2
(或反馈网络)。

根据反馈信号的
取出方式,判定是电压还是电流反馈:
方法:将输出端短路,若反馈信号不存在,为电压反馈;反之为电流反馈。

7.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
1、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2、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3、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4、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深度负反馈计算:
计算步骤
设计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步骤
1.确定需要的反馈类型
2.确定反馈系数的大小
3.适当选择反馈网络中电阻阻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