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一)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一)第2—3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结合人民币单位和长度单位,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2、过程与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小数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进行操作来体会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小数的意义的过程。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学习、实际操作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事先布置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全班交流。
2、教师引入:在老师身上藏着一些小数呢!出示课件:体重48.5千克;身高1.57米;眼镜的厚度0.003米。
师提问:谁能来读一读这些小数?读小数时应注意什么?学生尝试读数,并思考。
3、再次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读有关小数的信息,写出小数。
教师并强调写小数时应注意什么。
4、师揭题:看来同学们既会读小数,又会写小数了,那这些小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具体感知小数的意义。
1、师引导并提问:1.11元是什么意思?1.11米是什么意思?请同学利用附页1,做一做,并进行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二)建立模型,体会小数的意义。
1、自学小数的意义。
2、小组交流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千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01。
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 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 数表示是0.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000份,用分数表示千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 是 0.001米。
5、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用一句话概括:小数就是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一题。
让学生说一说1.39里面的“3”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连线,教师巡视,最后反馈汇报,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3题。
(1) 结合习题中给出的例子,让学生说一说题中涂色部分可以分成那两个部分,为 什么可以用1.3表示。
(2)学生独立完成后面两个数字的填写。
(3)反馈回报。
指明说一说用什么数可以表示涂色部分,为什么可以用这个数表示,最后集体订正。
四、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3页“练一练”中的第2、4题。
板书设计:小数的意义(一)一位小数:十分之几101=0.1 两位小数:百分之几 1001=0.01 三位小数:千分之几 100010.001 课后反思:小数的意义(二)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究怎样把几厘米用米作单位和怎样把几克用千克作单位,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单位换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感受小数在日常生 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单位换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进行简单的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学习、谈话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的第一幅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师引导并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36厘米等于多少米?(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厘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1)分组讨论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观察米尺,说一说你的发现。
学生观察米尺,教师巡视指导。
师问:1厘米还可以怎样表示?生汇报: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1001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师: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呢?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讨论后汇报:36厘米用分数表示是10036米,用小数表示是0.36米。
(2)交流2米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师过渡:知道了36厘米还可以用0.36米表示,那么黑板的长2米36厘米用“米”作单位如何表示呢?学生讨论后汇报:将2米写在整数部分,36厘米是0.36米,那么2米36厘米就是2.36米,黑板长2.36米.2、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第二幅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和第一幅情境图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质量单位的换算和长度单位的换算的方法是一样的。
因为1 千克=1000克,鹌鹑蛋的质量是12克,等于100012千克,也就是0.012千克;500克等于1000500千克,也就是0.500千克。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1题。
(1)学生独立思考,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2)小组活动,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师参与活动。
(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5题。
思考:0.3时写成分数是多少小时?表示什么意思?生回答:0.3时写成分数是103时,表示将1时平均分成10份,3份就是0.3时。
四、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5页“练一练”2、3、4题。
板书设计:小数的意义(二)1厘米=1001米=0.01米 1克=10001千克=0.001千克 36厘米=10036米=0.36米 12克=100012千克=0.012千克课后反思:小数的意义(三)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三)第6—8页教学目的:1、理解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小数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及进率关系。
2、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重点:小数意义及性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小数计数单位及进率的理解。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出示自读目标通过图片我们知道,北京地铁的最高运行速度约为22.222米/ 秒,你知道这个小数每一位数表示的意义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小数的意义(三)(一)在计数器上拨出22.222,并说一说其中的“2”分别表示的意义。
(二)区别数位与计数单位。
二、自主阅读,小组交流(一)自主学习完成P6第一部分(一)组内交流,教师点拨(二)认识数位顺序表自主阅读,进一步认识小数计数单位(三)讨论理解“满十进一”低一级的单位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为什么呢?说说你的理解。
三、巩固提高完成P7页1、2 题四、作业完成《小练习册》1、2题第二课时一、情境导入,出示自读目标师:课前同学们去商场、超市观察商品的标价签,并记录1-2种商品的价格,谁来汇报一下?老师也做了调查,小豆豆文具店一支钢笔标价是 2.5元,另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为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交流讨论完成课本P71.0.6和0.60谁大?涂一涂,比一比2.在下面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
独立尝试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涂法和想法,你发现了什么?全班展示,师生共同评价3.小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的基本性质)三、独立练习巩固提高1、独立练习:P8 3、4、6题2、全班交流,互相评价四、课堂小结:课上到这,同学们有哪些新的学习体会?还有什么问题?今天的知识你是怎样掌握的,能让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学习心得吗?(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节本课内容。
)五、课后作业完成第8页5题板书设计:小数的意义(三)小数的基本性质课后反思:比大小教学内容:教材9-10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并能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比较整数大小的知识,进行知识迁移。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寻找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与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异同。
教学准备:课件、正方形纸、彩笔。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一位小数表示( )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 )分之几。
2.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或()。
3.小数点后面的第二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或()。
4.0.307的3在()位上,表示();7在()位上,表示()。
5. 1米=()分米,1分米=()米;1千克=()克,1克=()千克。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比较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的大小。
1、在一次跳高比赛中,先出场的两位选手的得分如图所示。
两人的得分哪一个高?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内交流。
0.69 ○0.82、引导:运用转化法和画图法可以比较小数的大小,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比较大小呢?(运用计数单位的有关知识比较大小)(二)比较整数部分不同的小数的大小。
1、三位选手跳远的得分评委也打出来了。
你能说说谁跳的远吗?小组内说说你的方法。
()>()>()2、引导:因为2.97比3.13和3.08都小,我们知道:整数部分小的那个数就小,那3.13和3.08如何比较呢?(三)我们来总结。
(1)、根据上面我们比较的过程,你能说明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吗?在小组内试一试,看谁说得好。
(2)、结合在小组成员的比较方法,完成下面的填空。
(3)、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部分的大小,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部分相同,就从部分的位比起,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位也相同,就从下一位比起。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1.在数轴上找到9.8和10.1的位置,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比大小。
0.839 ○0.9 6.07 ○ 6.7 5.45 ○ 5.634.03 ○ 4.009 7.217 ○7.22 7.19 ○71.9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5分米=()米37厘米=()米5元4角=()元150克=()千克4. □0. □7在□里填数字,使它分别符合下列要求:(1)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2)使这个数最接近31,这个数是()。
板书设计:比大小0.8>0.69 3.13>3.08>2.97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依次类推。
课后反思:买菜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够主动收集生活中的小数信息,提出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数学问题。
过程和方法:会主动联系并提取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并会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