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次风机讲课

一次风机讲课

得超过50℃。电机轴承温度正常在40~ 50℃范围内。电机绕组温度正常在50~ 70℃范围内。
• 电机润滑油压在 0.2~0.4MPa 范围。
• 电机润滑油流量正常,电机前后轴承油位 正常。
• 风机周围无杂物影响风机运行调整。
• 风机地脚螺栓及固定部件应无松动,调节 伺服机传动机构无松动脱开现象。
风机失速的危害
风机进入不稳定工况区运行,叶轮内将产生一个到数个 旋转脱流区,叶片依次经过脱流区要受到交变应力的作用, 这种交变应力会使叶片产生疲劳。叶片每经过一次脱流区将 受到一次激振力的作用,此激振力的作用频率与旋转脱流的 速度成正比,当脱流区的数目2、3、、、、时,则作用于每 个叶片的激振力频率也作2 倍、3 倍、、、、的变化。如果 这一激振力的作用频率与叶片的固有频率成整数倍关系,或 者等于、接近于叶片的固有频率时,叶片将发生共振。此时 叶片 的动应力显著增加,甚至可达数十倍以上,使叶片产 生断裂。一旦有一个叶片疲劳断裂,将会将全部叶片打断,
正常运行检查项目
• 一次风机液压润滑油箱油位应保持在 1/3~2/3范围内,发现油位不正常降低 、升高应立即查找油位降低、升高的 原因并进行处理。
• 通过油箱油面镜观察油箱内油质应透 明,无乳化和杂质,油面镜上无水汽 和水珠。
• 监视润滑油温度正常,当油箱油温小 于25℃时,电加热器自动投入,当油 箱油温大于35℃时,电加热器自动退 出。
这两股分流来的气流又与原来 进入叶道1 和3 的气流汇合, 从而改变了原来的气流方向, 使流入叶道1 的气流冲角减小, 而流入叶道3 的冲角增大,由 此可知,分流的结果将使叶道 1 内的绕流情况有所改善,脱 流的可能性减小,甚至消失, 而叶道3 内部却因冲角增大而 促使发生脱流,叶道3 内发生 脱流后又形成堵塞,使叶道3 前的气流发生分流,
风机喘振产生的原因
轴流风机在不稳定工况区运行时,还 可能发生流量、全压和电流的大幅度的 波动,气流会发生往复流动,风机及管 道会产生强烈的振动,噪声显著增高, 这种不稳定工况称为喘振。
风机喘振产生的原因
左图为轴流风机Q-H 性能 曲线,若用节流调节方法减 少风机的流量,如风机工作 点在K 点右侧,则风机工作 是稳定的。当风机的流量Q < QK 时,这时风机所产生 的最大压头将随之下降,并 小于管路中的压力,因为风 道系统容量较大,在这一瞬 间风道中的压力仍为HK,因 此风道中的压力大于风机所 产生的压头使气流开始反方 向倒流,由风道倒入风机中, 工作点由K 点迅速移至C 点。
一次风机失速与喘振介绍
喘振,顾名思义就象人哮喘一样,风机出现 周期性的出风与倒流,相对来讲轴流式风 机更容易发生喘振,严重的喘振会导致风 机叶片疲劳损坏,出现喘振的风机大致现 象如下: 1、电流减小且频繁摆动、出口风压下降摆 动。
2、风机声音异常噪声大、振动大、机壳温度 升高、引送风机喘振动使炉膛负压波动燃 烧不稳。
风机喘振产生的原因
但是气流倒流使风道系统中 的风量减小,因而风道中压 力迅速下降,工作点沿着CD 线迅速下降至流量Q=0时的 D 点,此时风机供给的风量 为零。由于风机在继续运转, 所以当风道中的压力降低到 相应的D 点时,风机又开始 输出流量,为了与风道中压 力相平衡,工况点又从D 跳 至相应工况点F。只要外界 所需的流量保持小于QK,上 述过程又重复出现。如果风 机的工作状态按FKCDF 周 而复始地进行,这种循环的 频率如与风机系统的振荡频 率合拍时,就会引起共振, 风机发生了喘振。
• 一次风机轴承温度、电机轴承温度、电机 线圈温度不高。
• 一次风机任一润滑油泵运行 • 一次风机无跳闸条件。
一次风机跳闸条件
• MFT动作。 • 两台送风机全停。 • 两台引风机全停。 • 两台空预器全停,延时5S。 • 液压油或润滑油压低低。 • 风机X或Y向轴承振动高和高高全来。 • 风机运行60秒后出口挡板关闭。
一次风机
一次风机作用:
一次风的作用是用来输送和干燥煤粉,并供 给燃料燃烧初期所需的空气。
大气经消声器垂直进入两台轴流式一次风机, 经一次风机提压后分成两路;一路进入磨煤机前的 冷一次风管;另一路进入空预热器的一次风分仓进 行加热,加热后进入磨煤机前的热一次风管,热风 和冷风在磨煤机前混合。
在冷一次风和热一次风管出口处都设有调 节挡板和电动挡板来控制冷热风的风量, 保证磨煤机总的一次风量和出口温度在要 求范围内。合格的煤粉经煤粉管道由一次 风送至炉膛燃烧。
一次风机发生喘振的常见原因
1 烟风道积灰堵塞或烟风道挡板开度不足引起系统 阻力过大。(我们有碰到过但不多)
2 两风机并列运行时导叶开度偏差过大使开度小的 风机落入喘振区运行(我们常碰到的情况是风机 导叶执行机构连杆在升降负荷时脱出,使两风机 导叶调节不同步引起大的偏差)
3 风机长期在低出力下运转。 4 一般的处理原则是调整负荷、关小高出力风机的
风机喘振的测量
一次风机、送风机采取 失速测量装置,引风机 采取喘振测量装置
轴流风机在叶轮进口处装置喘振报警装置,该装置是由一根皮托管布置在 叶轮的前方,皮托管的开口对着叶轮的旋转方向。在正常情况下,皮托管所测 到的气流压力为负值,因为它测到的是叶轮前的压力。但是当风机进入喘振区 工作时,由于气流压力产生大幅度波动,所以皮托管测到的压力亦是一个波动 的值。当运行工况超过喘振极限时,通过皮托管与差压开关,利用声光向控制 台发出报警信号,要求运行人员及时处理,使风机返回正常工况运行。
• 风机低温下长时间没有运转,在运行前, 油系统至少提前两小时运转。
一次风机启动条件
• 一次风机出口挡板关闭。 • 一次风机入口动叶开度≤5%。 • 空预器至少一台运行。 • 任一引风机运行。 • 任一送风机运行。 • 一次风机电机润滑油供油流量不低 • 一次风机电机润滑油供油压力不低
• 一次风机液压油供油泵压力不低
轴流式一次风机结构
一次风机的叶轮为双级叶轮
• 叶轮是风机的主要部件之一,气体通过叶 轮的旋转获得能量,然后离开叶轮作螺旋 线的轴向运动。该风机叶轮为焊接结构, 这种叶轮比起铸造轮毂可承受较大的离心 应力,因而可以提高转速,缩小风机尺寸 。
• 一。
一次风机的流量主要取决于燃烧系统所需 的一次风量和空气预热器的漏风量。
一次风机工作原理
流体沿轴向流入叶片通道,当叶轮在电机的驱动 下旋转时,旋转的叶片给绕流流体一个沿轴向的推 力(叶片中的流体绕流叶片时,根据流体力学原理, 流体对叶片作用有一个升力,同时由作用力和反作 用力相等的原理,叶片也作用给流体一个与升力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即推力),此叶片的推力对 流体做功,使流体的能量增加并沿轴向排出。叶片 连续旋转即形成轴流式风机的连续工作。
风机失速产生的原因
如果脱流现象发生在风机的风 道内,则脱流将对风道造成堵 塞,使风道内的阻力增大,同 时风压也随之而迅速降低。 风机的叶片由于加工及安装等 原因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形状 和安装角,同时流体的来流流 向也不完全均匀。因此当运行 工况变化而使流动方向发生偏 离时,在各个叶片进口的冲角 就不可能完全相同,
一次风机启动前检查
• 油站运行正常,风机液压油及润滑油、电 机润滑油正常。
• 油站冷却器冷却水投入正常。 • 检查风机联轴器联接正常。 • 检查动片角度与指示位置相符,关闭动叶 • 润滑油箱油温度≥25℃。 • 有两到三台磨煤机冷风关断挡板打开,冷
风调节挡板开度>30%,磨出口门打开,以 保证一次风形成畅通的风道。
• 一次风机及电机运行中无异音,内部无碰磨、刮 卡现象。
• 一次风机电机线圈温度不超过115℃,一次风机 电机及相应的电缆无过热冒烟,着火现象,现场 无绝缘烧焦气味,发现异常应立即查找根源进行
• 主轴承温度,至少2小时检查记录一次(新 安装或大修初次启动应每隔半小时检查记 录一次,运行有异常时,检查记录时间间 隔酌情掌握)。主轴承温度不得超过80℃
当风机的工作点落在旋转脱流区,叶 轮前的气流除了轴向流动之外,还有 脱流区流道阻塞成气流所形成的圆周 方向分量。于是,叶轮旋转时先遇到 的测压孔,即镉片前的测压孔压力高, 而镉片后的测压孔的气流压力低,产 生了压力差,一般失速探头产生的压 力差达245~392Pa,即报警,风机 的流量越小,失速探头的压差越大, 由失速探头产生的压差发出信号,然 后由测压管接通一个压力差开关(继 电器),压力差开关将报警电路系统 接通发出报警,操作人员及时采取排 除旋转脱流的措施。
• 经常检查主轴承箱振动值正常,振动速度 有效值不超过10mm/s,否则停止风机运行
• 电机油站油箱油位正常,油质良好。 • 电机润滑油站过滤器压差≤0.2MPa ,否则
报警,应及时切换、清扫。 • 电机润滑油箱油温高≥40℃报警,油温偏高
时应检查冷却水投入情况。 • 电机润滑油温度一般正常为38~42℃,不
• 动叶调节油压正常调整在2.5MPa-3.5MPa,轴 承润滑油压在0.35-0.4 MPa,油站滤网前后差压 低于0.05MPa,轴承润滑油供油温度调整在30~ 40℃,轴承润滑油流量应大于3L/min。
• 一次风机油系统无渗漏,油站冷油器冷却水管道 无泄漏,冷却水畅通。
• 一次风机正常运行工况点在失速最低线以下,动 叶调节范围45度,遥控和就地开度指示一致,以 确保风机运行中无喘振,一次风机电机不过载
风机失速和喘振的区别 失速和喘振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失速是叶片结构特性造 成的一种流体动力现象,它的一些基本特性,例如:失速 区的旋转速度、脱流的起始点、消失点等,都有它自己的 规律,不受风机系统的容积和形状的影响。 喘振是风机性能与管道装置耦合后振荡特性的一种表现 形式,它的振幅、频率等基本特性受风机管道系统容积的 支配,其流量、压力功率的波动是由不稳定工况区造成的, 但是试验研究表明,喘振现象的出现总是与叶道内气流的 脱流密切相关,而冲角的增大也与流量的减小有关。所以, 在出现喘振的不稳定工况区内必定会出现旋转脱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