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第一章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1、钢和硬钢的应力—应变曲线有什么不同,其抗拉设计值fy各取曲线上何处的应力值作为依据?
2.钢筋冷加工的目的是什么?冷加工的方法有哪几种?各种方法对强度有何影响?
4、试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的性能有哪些要求?
5、我国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有几种?我国热轧钢筋的强度分为几个等级?用什么符号表示?
6、除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外,为什么还有轴心抗压强度?
7、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如何测试的?
8、什么是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割线模量和切线模量?弹性模量与割线模量有什么关系?
9、什么叫混凝土徐变?线形徐变和非线形徐变?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有什么本质区别?
10.如何避免混凝土构件产生收缩裂缝?
第二章混凝土结构基本计算原则
1.什么是结构可靠性?什么是结构可靠度?
2.结构构件的极限状态是指什么?
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有何不同?
4.什么是结构上的作用?作用的分类有哪些?
5.什么是荷载标准值、荷载准永久值、荷载设计值?是怎样确定的?
6.结构抗力是指什么?包括哪些因素?
7.什么是材料强度标准值、材料强度设计值?如何确定的?
8.什么是失效概率?什么是可靠指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9.什么是结构构件延性破坏?什么是脆性破坏?在可靠指标上是如何体现它们的不同?
第三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在外荷载作用下,受弯构件任一截面上存在哪些内力?受弯构件有哪两种可能的破坏?破坏时主裂缝方
向如何?
2.适筋梁从加载到破坏经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每个阶段是哪个极限状态的计算依据?
3.什么是配筋率?配筋量对梁的正截面承载力有何影响?
4.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的破坏特征有何区别?
5.什么是最小配筋率,最小配筋率是根据什么原则确定的?
7.单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应力图形如何确定?受压区混凝土等效应力图形的等效原则是什么?
10.在什么情况下可采用双筋截面?其计算应力图形如何确定?其基本计算公式与单筋截面有和不同?在双筋截面中受压钢筋起什么作用?其适应条件除了满足之外为什么还要满足?
13.在进行T型截面的截面设计和承载力校核时,如何分别判别T型截面的类型?其判别式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无腹筋简支梁出现斜裂缝后,为什么说梁的受力状态发生了质变?
2.无腹筋和有腹筋简支梁沿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有哪几种?它的破坏特征是怎样的?
3.影响有腹筋梁斜截面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在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梁上哪些位置应分别进行计算?
第五章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1.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好,为什么在轴心受压柱中,还要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 轴心受压构件中的钢筋,对轴心受压构件起什么作用?
2.轴心受压短柱的破坏与长柱有何区别?其原因是什么?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配置螺旋箍筋的柱承载力提高的原因是什么?
4.偏心受压短柱和长柱有何本质区别?偏心距增大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6.附加偏心距是什么?其值为多少?
第六章钢筋混凝土受拉钢筋承载力计算
1.如何判别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的大、小偏心?它们的破坏特征各有什么不同?
5.轴心拉力N对有横向集中力作用的偏拉(或拉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有何影响?
主要体现在何处?
第七章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2.钢筋混凝土构件在纯扭作用下可能出现哪些形式的破坏?它们分别有什么样的特征?钢筋对构件的承载力、抗裂及刚度各有什么影响?
3.配筋强度比对构件的配筋和破坏形式有什么影响?
4.无腹筋混凝土构件剪扭承载力有什么形式的相关规律?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是如何
考虑这种相关性的?
5.弯扭构件的破坏与哪些因素有关?
6.弯剪扭构件的配筋是如何确定的?
7.T形和I形截面构件在受扭计算时,做了哪些简化?
第九章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和变形验算及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1.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由哪些因素引起?采用什么措施可减小非荷载裂缝?
2.构件为什么要进行裂缝和挠度验算?
3.影响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采用什么措施可减小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宽度?4.为什么说裂缝条数不会无限增加,最终将趋于稳定?
5.裂缝间应变不均匀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6.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挠度计算与弹性受弯构件挠度计算有何不同?为什么?
7.何为“最小刚度原则”?钢筋混凝土构件度计算为什么要引入这一原则?
8.材料强度的随机性和长期荷载作用的影响在最大裂缝宽度计算时是如何考虑的?
第十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1.什么叫预应力?什么叫预应力混凝土?为什么要对构件施加预应力?
2.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相比,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有何优缺点?
3.什么叫先张法?什么叫后张法?两者各有何特点?
4.什么叫张拉控制应力?为什么要对钢筋的张拉应力进行控制?
5.什么叫预应力损失?有哪些因素引起预应力损失?
8.减少预应力损失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