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规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体会找规律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推断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和听的习惯,并让学生体会同学之间互相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获知渠道。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体验找规律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圆片12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请看(出示挂图)节日里街上挂的彩灯、街道两边插的彩旗,它们的色彩搭配、间隔宽窄都是有规律的。
再看(出示挂图)我们家里的饭碗、盘子上的图案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
正是这些有规律的事物,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在生活中像这样的事物很多,你们想去探索吗?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索规律。
板书课题:探索规律。
二、初步探索
1、教学例1
看教材49页例题1,先找规律,再说一说。
大家自由发挥。
2、教学例2
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字母或图形,并说明理由。
(1)1,1,2,1,1,2,1,1,2,___,___,___。
(2)A,A,B,A,A,B,A,A,B,___,___,___。
(3),,,,,,,,,___,___,___。
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呢?
学生:(1)的规律是1,1,2的重复。
学生:(1)、(2)、(3)的规律是一样的。
老师:同学们很厉害,总结的不错哦。
3、教学例3
(1)动手操作,探索发现规律。
(2)出示例3。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这6个数1,1,2,3,5,8,()。
它们有什么规律排列而成的。
学生讨论后交流。
你们真能干,找到了这规律。
(3)运用规律。
教师:你们能用找出的规律,推断出后面的数是几吗?。
抽学生说说怎么想的,教师:刚才同学们根据先找出的排列规律,再根据规律推断出未知的数并画填出了数,这就是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4、教学例4
(1)观察思考,发现规律。
教师:刚才我们探索了图形的排列规律,下面我们探索数字之间的排列规律。
出示例4后提问:例4要我们干什么?怎样才能正确填出数来?学生可能回答:先找规律,然后填数。
(补充板书:填数)
教师:请同学们先找找这些数的排列规律,然后把你找到的规律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同学们在交流中听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教师有意请秩序最乱的、交流效果不太好的小组发言)同学们可能会说:我没听清楚,太闹了。
我没听到,他的声音太小了。
他们抢着说,我听不到。
我说的时候,他在玩东西……
教师:刚才像你们这样的交流行吗?应怎样交流呢?(学生说方法)
教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好。
在交流过程中要注意:发言的人要控制好音量,既不要影响其他组,又要让本组的同学听得清;其余的同学看着他,认真倾听他的发言,及时纠正和补充。
现在我们再交流一次,好吗?
教师:请一个人介绍你们组发现的规律,其余的人听后作补充。
教师:你们听到了他刚才说的这些规律了吗?还有什么补充的?同学们学知识就要像刚才那样,你向别人学习,别人又向你学习,这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
(2)运用规律。
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找到了规律,再通过合作交流,学到了别人找的规律,下面我们就用规律填数。
学生填空,然后抽学生说填多少,为什么?
(3)实践应用。
完成第50页课堂活动第2题和第3题。
三、总结
教师:今天,同学们探索了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你们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方法——(1)找规律;(2)画图形(填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