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大气污染及其防治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大气污染及其防治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课标要求】
1、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2、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3、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

【教材分析】
环境保护属于选修内容,虽然是选修内容,但是环境保护是我国现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大气污染问题更是热点中的热点,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所以,本节内容有较强的实际价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污染的概念。

掌握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2)、理解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和危害,及防治措施。

(3)、学会分析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和酸雨形成的成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2)、理解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普遍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思想意识。

(2)、培养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和酸雨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1、可吸入颗粒物的概念、酸雨的危害及防治。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