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陈涉世家(25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_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2分)1)苟富贵7)等死,死国可乎2)若为佣耕8)今或闻无罪3)屯大泽乡9)楚人怜之4)会天大雨10)又间令吴广5)度已失期11)从民欲也6)今亡亦死12)比至陈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⑵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3.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4•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2分)5.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
对此,你又有何启发?(3分)(二)唐雎不辱使命(26分)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火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2分)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2)安陵君其许寡人7)非若是也8)虽千里不敢易也3)秦土不说9)岂直五百里哉4)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5)请广于君6)而君逆寡人者10)长跪而谢之11)寡人谕矣12)徒以有先生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1)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3)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3•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2分)4•填空。
秦国企图用____________ ■勺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引出唐雎___________ 事。
“______________ ”写出了这场外交斗争的结局。
(3分)5.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对此,你有何感想?(3分)(三)隆中对(24分)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 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 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 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 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 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 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 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 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贝愉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2•句子翻译(8分)(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3)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4)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3•诺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是如何“三分天下”的?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3 分)4. “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
结合选段内容,说说 隆中对策中哪些策略对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
(3分)(四)出师表①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 自枉屈,三顾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0分) 1) 谓为信然 ________________ 2) 由是先主遂诣亮 ________________ 3) 凡三往 ________________4)孤不度德量力6) 则名微而众寡 ________________ 7) 挟天子而令诸侯 ________________ 8) 此诚不可与争锋 ________________ 9)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________________ 5)欲信大义于天下 _________________ 10)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_______________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 f)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9) 悉以咨之(2) 以光先帝遗德(10) 必能裨补阙漏(11) 未尝不叹息痛恨(3) 妄自菲薄(12) 躬耕于南阳.(4).引喻失义(13) 先帝不以臣卑鄙(5) 俱为一体(14)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6) 不宜异同(15) 庶竭驽钝(7) 作奸犯科(16) 以彰其咎•(8)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句子翻译(1) 不宜妄自非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4)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5)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临危委重任和。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4、“由是感激”中的“是”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中的“此”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作答)。
(1分)6、作者强调自己本来的志向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7、你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心?九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文言文答案(一)《陈涉世豕》1、1)苟:如果5)度:估计9)怜:爱戴2 )若:你 3 )屯:停驻4 )会:适逢6 )亡:逃走7 )等:同样8 )或:有人10 )间:私自,偷着11 )欲:愿望12 )比:等到2、(1)现在果真让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被天下所倡导,应当会有很多响应的人。
”⑵第二天,士兵们议论纷纷,都不说话,只是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看着陈胜。
(3)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秦始皇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3、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4、(1)士兵对陈胜的敬畏(2)起义爆发前夕人心躁动、紧张而兴奋〔3)陈胜善于斗争和他的组织领导才干5、(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2)做事周密细致。
(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
启发:做事要考虑周到、三思而后行,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等等。
(二)《唐雎不辱使命》1、1)派2 )答应3 )通“悦”,高兴4 )出使5 )扩充6)违背7)这样8)即使9)值11 )道歉12 )通“喻”,明白13 )只,仅2、(1)即使这样,但是这是我从先王那继承的封地,我希望一生守护它,不敢交换!(2)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3)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3、暗示他要效仿三人,与秦王同归于尽,斗争到底。
4、易地,出使秦国,长跪而谢之5、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权,不卑不亢,敢于斗争牺牲的精神。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三)《隆中对》1、1、(1)说2 )拜访3 )总共4)估计5 )通“伸”,伸张6 )少7 )挟持8)亲自9)一天天2、(1)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yu0毅相比,当时的人都不承认这点。
(2)“这个人你可以到他那里去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3)但是我的志向至辄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⑷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是否有夺取它的意图呢?3、对曹操“此诚不可与争锋”;对孙权“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益州,“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4、加强名族团结;改善睦邻关系;对内革新政治;体恤百姓。
(四)《出师表》1、1)确实2)发扬光大3)随意看轻自己4)说话不恰当5)都6)应该7)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8)选拔9)询问10)询问11)通“缺”缺点12)曾13)亲自14)身份低微,见识短浅15)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16)希望17)表明,显扬2、(1)不应该过分看轻自己,说出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言劝谏的道路。
(2)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3)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做了好事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4)这些都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都忠诚纯正,(5)我于是感动奋发,就许诺为先帝奔走效劳。
3、三顾茅庐,临崩寄大事。
对刘备父子的真挚感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4、“是”指代刘备三顾茅庐5、北定中原,庶(sh m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6、表达他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7、示例: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令人感动,他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他那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忍不拔的意志,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